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父亲是区别于母亲的独立性别形象,从父亲的身上,孩子先观察到父亲对自己的联结,理解“什么是父亲”;其后感受到父亲和母亲的联结,理解“什么是丈夫”;接着通过父亲和爷爷奶奶的关系,理解“什么是儿子”;再通过外部环境体会父亲的社交、父亲的事业,综合学习“什么是男人”。
这些命题,在一方面,男孩应该以自身的选择去回答;另一方面,女孩也需要了解另一性别的特质,为将来的择偶方向奠基。
可以说,人生中的有些课程,是母亲无法教会孩子的,只能依靠父亲本人投身于亲子教育中。
01、给男孩:榜样的力量有人说,母亲的教育是一种“叶根”的教育,它向人类运输水分,让生命变得滋润、丰满;父亲的教育则是一种“主干”的教育,树立一个基点,实现生命向长空中的充分伸展。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从男人的角度给予自己坚强、自立、自强、自信、宽容的品格引导,这是与母爱完全不同的爱。
男孩跌倒了,母亲可能会忙不迭地先抱起来爱抚,父亲则会先站在一边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
男孩长大了,母亲或许还倾向于事事包办,但是父亲则会先意识到让孩子养成自理习惯。
合格的父亲,同样也会教会男孩如何去做一个儿子,将来如何做别人的丈夫、别人的父亲。
相反,一个家暴、酗酒、对家事不管不顾的父亲,也会成为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风向标。
02、给女孩:标准的制定父亲对女儿履职前,先要有自我审视的空间:也许你的样子,就是你女儿未来老公的样子。
父亲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会女儿认知异性;也要在女儿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信任和爱。
比如女儿在青春期或许会为自己的相貌、身材而感到焦虑,认为妈妈只会安慰和敷衍,因为她更期待异性的赞美,这时候父亲就应该发挥作用,建立女儿的自信和安全感。
在合格父爱中长大的女孩,她会不自觉地以爸爸为参照建立自己的择偶标准,更关注异性的责任感、安全感、道德修养,不会轻易被对方的容貌、言语所迷惑。
而父爱缺失的女孩,在建立择偶标准时没有参照物,急切地想从异性那里寻得归属感和认可,很容易陷入“配不上对方”的心理困局,被肤浅的花言巧语迷惑。
03、父亲最大的情感联结有的父亲重男轻女,有的父亲却重女轻男,那么在家庭生活中,父亲最大的情感联结在谁?
该更爱儿子,还是更爱女儿?
都不是,父亲要做到的、最重要的,是当着孩子的面好好爱母亲。
一个夫妻没有爱的家庭,培养出的男孩子家暴、出轨的概率更大,因为他从生命一开始就不信任婚姻和谐;而女孩子则会怀疑自己作为女性的价值,在恋爱时会担心被抛弃,婚后即便面对无法忍受的丈夫也会委曲求全。
爸爸爱妈妈,不仅应该是家庭中“爱”的常态,更有助于提升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就说过,家庭中应该形成互相链接的“三角关系”,而不是聚焦的“中心关系”,也就是说不要两个人都集中对孩子,让孩子觉得我是家庭的重点,以自我为中心。
04、父爱,杜绝“过度依恋”一般来说,2岁前的孩子会把母亲当作世界上最亲密的人,孩子在半岁左右就会产生“认生”的现象,只要妈妈抱、只有妈妈才能哄睡。
但如果3岁以后,孩子还是强烈拒绝除母亲外所有人的亲近,就属于对母亲的过度依恋,是一种需要人工干预的心理不健全现象。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对母亲的过度依恋,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父爱缺失的情况。
在这样缺失父爱的家庭中,孩子需要足够的爱,就只能向母亲无限索求。
“丧偶式育儿”日渐成为现实中的常态,但每个父亲都应该引起重视,父爱的参与是孩子摆脱对母亲单人依恋的开端,它能让孩子在接触外界的年龄段,开始接纳其他人,探索新的世界。
05、为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美国发明家查尔斯·凯特林曾说:“每个父亲都应该记住,有一天他的儿子将模仿他的样子,而不是听从他的建议。”
任何一种家庭教育都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而父亲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无疑更与社会性相关。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容易在溺爱中形成自我中心的不良性格;妈妈带大的孩子,容易在与妈妈的长期博弈中养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习惯。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不断长高,身体健壮,当他们的个头渐渐赶上甚至超过母亲的时候,在视觉上占了上风,母亲的规劝、呵斥都不再有那么大的威慑力。
而父亲在教育中的参与,则有利于为孩子建立完整的规矩意识,了解社会规则、道德原则、风俗习惯等。
因此,父亲尤其要从自身做起,教会孩子规矩,为孩子树立榜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