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一位群友陈述:
昨天我儿子跟他爸爸吵了一架,然后赤脚走到小区对面的公园了,有个好心的阿姨打电话给我,等我赶到才走。
儿子哭的稀里哗啦的。两父子像斗鸡,然后过了一会又好的,很开心地叫爸爸了。
幸好我现在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了。否则加上我怒气冲冲,家里氛围又要一团糟糕了。
一个家庭,发生这样的情况,群友处理的很好。
我提议3条:
需要告诉孩子(她儿子五年级),如果父母一时情绪失控,他该怎么做了。
家庭冲突,在所难免,孩子要逐步学会理性处理。
孩子,需要接受父母的缺点。
02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的认知和自控能力有限。
但有一点,我想是许多家长都忽视了,当孩子到了八九岁(具体年龄视孩子情况而定),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我们应该选择时机,与孩子做一次好好沟通。
或者,第一次发生较大冲突后,及时复盘。以此为契机,分析利弊,与孩子做一次深入交流。
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发展到产生冲突,如何处理?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
与其他人发生冲突,很正常。因为这个世上,除了父母,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所以,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最好征求父母的意见,寻求父母的帮助。
与父母发生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种种原因,父母有时候可能会批评你,骂你甚至打你,但你千万不能离家出走。父母骂你,你可以不听,打你,也就是打的那一刻会疼。而如果你因为离家出走,遇到人贩子,可能会被卖到落后的地方给别人当娃,再也见不到父母;或卖到黑工厂,沦为童工;甚至被人为致残后,拉出去扔到闹市上去从事乞讨;女孩子还可能被拐卖到深山区域,嫁给兄弟几人为妇,沦为生儿育女的机器,再也没有机会走出来…
面对情绪失控的父母,这个时候,你首先需要理性,暂且忍耐。然后,寻找机会,向另一方求救。
如果你已经十几岁,具备一定能力后,完全可以不再向另一方求救,自己处理。你可以穿好衣服,带上钱和手机,出去在家附近逛逛,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等心情好了,记着回家。
03
我熟悉的一个小朋友,就是这样。她大学以前,与父母在家发生冲突后,她会穿上自己的衣服(平时是校服),背上小的斜挎包(里面一直备有人民币100多),拿上手机,去熟悉的地方转悠,找个餐馆,一边吃饭一边上网玩,吃饱喝足后,再买几本喜欢的书籍或杂志,心情大好,唱着歌就回家了。
等她回到家,父母,早就消气了。家里一派祥和:大家相互检讨、原谅,彼此拥抱。
04
一个烟火家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关键是:发生了,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冲突过后,请及时复盘,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或无所谓对错的说道,亦或无力改变的现状,长期陷入争吵的困境,导致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产生大的裂痕。
人世间,真情最可贵,愿我们都能珍惜今生的缘分。
后记:今年4.17日,上海17岁中学生跳桥身亡事件曝光后,大致写了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冲突教育的观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展开。今天看到群友的陈述,终于,下决心,推出此小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