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遇见了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了语言科,约的是省内最著名的医生,只因为他们觉得2岁2个月是男孩的语言爆发期,但他们的儿子还迟迟没有语言爆发的迹象。医生告诉他们:“孩子语言没有任何问题,孩子的发展有个体性差异,有所不同不代表有问题,在家多多和孩子沟通就行,不必往医院跑了。”
医生的话让父母吃了定心丸,这孩子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疑惑,怎么和孩子进行沟通呢?更小的孩子可能一个字都不会讲,又要怎么进行沟通呢?其实啊,再小的孩子都可以有效的沟通。每个阶段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点,这些很多的细微点就决定了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沟通3个原则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沟通,都有一点需要明确:孩子才是沟通的主体,要用适用于孩子年龄的方式。沟通有3个原则:
1.关键期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的意思是错过了学习的好时机,事后再补救,尽管再勤苦努力也难成功了,强调的就是要抓住关键期。
1935年,奥地利著名的生物学家洛伦兹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他发现小鹅在刚孵化出来后的几个到十几个小时内会有认母的行为。即如果小鹅第一眼见到的是鹅妈妈,就会跟着鹅妈妈走,如果第一眼见到的是人,也会把人当作母亲,跟着他走。然而,如果在出生后的20个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任何生物,那么一两天后,无论鹅妈妈还是别的生物再怎么努力接触,小鹅也都不会跟随,更不会“认母”。这个发现说明,这种能力是与小鹅特定的生理时期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发展的关键期往往事倍功半。
2.适龄性原则:如果父母要求一个2岁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像主持人一样演讲,这就不符合对2岁孩子的要求。沟通要遵循的适龄性原则就是指,对孩子的要求要符合这个年龄段。
父母对半岁的孩子侃侃而谈,孩子多半不会感兴趣,看似在滔滔不绝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其实是无效的沟通,自顾自的说,孩子是融入不进去的,因为他的语言能力还不够。
3.个性化原则:“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的现象表明人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差异性。有人善于言辞,有人长与数理运算,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的外向,要判断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女孩的语言爆发期在1岁8个月,男孩的语言爆发期在2岁2个月。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语言能力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有家长一看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并没有迎来语言的爆发期,立马就带着孩子去了康复中心。这就忽略了个体发育的差异性,1岁8个月和2岁2个月,并不是说所有孩子都会在这个阶段语言爆发。有的孩子会早一些,有的孩子会晚一些,要接受个体的差异性。
非语言沟通1岁前的孩子,还不会讲话,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沟通主要就是靠非语言的沟通。
0—4个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被突然的声音吓到而哭闹。如果父母让家里因此开启了静音模式,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这个阶段的孩子沟通的方式是温暖沟通:对孩子讲话声音细一些,声调降几度,无论说什么。
音乐沟通:有研究表明,音乐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有让心情舒畅、不急躁的作用。让孩子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当然由妈妈轻轻唱是最好的方式。在孩子睡前可以引入白噪音:下雨的声音、风吹树叶的声音、流水的声音……新生儿离开妈妈的子宫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他们更喜欢子宫内的嘈杂声。
4—11个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了翻身、独坐、爬行、扶站,与这个阶段的孩子沟通的主要方式为模仿沟通、肢体沟通、绘本沟通。
模仿沟通,天宝半岁时会发出一些奇怪的音节,像“啊古”、“共”、“哦”……我会模仿他的语言和他聊天,通常一聊就是半小时。
肢体沟通,孩子练习爬行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爬,也可以和孩子进行比赛,稍微领先宝宝一些,逗逗他对他做做鬼脸,你会发现宝宝的兴奋就会被调动起来。
绘本沟通,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绘本,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阅读。孩子对文字和纸面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颜色、图画等。孩子可能对绘本《小黄和小蓝》并不感兴趣,但父母可以把黄色和蓝色的玻璃球装进瓶子里,哗啦啦的声音孩子一定会感兴趣,也可以给孩子做黄+蓝=绿的实验,孩子感兴趣以后更容易沟通。
行为性语言到实际语言沟通转换11—1岁3个月,孩子在这个阶段会进行肢体性语言到实际语言的转换。在此之前,孩子想要拿一个东西,会拉着妈妈手过去拿或者自己用手指一指,这种就是用行为来代替语言的方式。从行为语言转换到实际语言这个阶段很重要,因为这个时间就是语言转换的关键期,通常只有4、5个月,如果在这个时间内语言转换没有做好,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度会降低,导致语言爆发期推迟。
积极的回应:孩子拉着妈妈让妈妈拿水杯,妈妈通常都会明白孩子是想要喝水了,如果妈妈直接把水拿过来递给孩子,就错过了一个跟孩子沟通的机会。正确的做法是:妈妈蹲下来问宝宝“宝宝,你是想要水杯吗?喝水,水 ”用缓慢的速度让孩子看到妈妈说话时的嘴型,宝宝可能发不出“水”这个音,但他会模仿妈妈的嘴型。
全职妈妈除了陪伴孩子,可能还有很多家务要做,有的妈妈会让孩子在客厅玩,自己在房间一边做家务一边陪宝宝聊天,认为这样也是在和宝宝沟通。其实,这个方法在孩子语言转换的阶段是无效的,因为孩子看不到你的嘴型,不能直观的感受如何发音。
每时每刻:孩子的一天之中,除了睡觉的时间,这样的语言转换发生在一天中的每时每刻。把孩子所有动作性的语言都转换成实际语言,妈妈会很辛苦,但只要坚持这样做,2到3个月就能看到成效,“水”、“吃”、“喝”……积累的语言越来越多。把握好这个语言转换的关键期,打好基础,在语言爆发期孩子的语言才能真正爆发。
初步语言沟通13—19个月,是孩子词汇高度积累时期。孩子获取词汇的方式有很多,最好的方式是听父母讲话,孩子通过观看父母讲话的嘴型来学习发音。这个阶段决定了语言爆发期来的早或是晚,词汇积累的多,语言爆发期会说的就多。
小区一位邻居,孩子一岁多时,她正在厨房炒菜,孩子摇摇晃晃的走去厨房找她,喊妈妈,邻居立马把火关掉,蹲下来耐心和女儿对话,她在孩子词汇高度积累的时期,及时回应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
这个阶段孩子,父母要多对着孩子讲话,放慢速度,嘴型夸张,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在这个阶段进行最好。孩子的语言输入的多了,输出也是水到渠成。
实际语言沟通19—3岁,孩子已经掌握了实际的语言沟通,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增加了。这个阶段包括了我们常说的“可怕的两岁”,这个阶段与孩子沟通是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沟通方式。
1、改变思维
吐槽大会中池子说起吐槽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沟通是这样的:“让你多喝热水,你不喝,生病了吧,活该。”“让你多喝热水,你不喝,手机丢了吧,活该。”这其实是很多父母的沟通方式,唠叨。“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又把积木扔的到处都是……”这些唠叨是不是很熟悉。
唠叨看似是关心,其实说的大部分都是废话,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分不清哪些是废话,哪些是重点,面对父母的唠叨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耳朵关起来,父母的话更听不进去了。
改变思维模式,就是要避免“关心则乱”,从事件中抽离出来,用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食物掉了,捡起来要吃,妈妈上前一巴掌把东西打掉,孩子懵在原地,这就是“关心则乱”的过度反应。如果妈妈从事件中抽离出来,分析下这个食物是不是脏了?吃了会不会有危险会生病?得到自己的答案后在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2、说事实
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多用描述性的语言,少用批判性的语言。“我已经不知道和你说了多少次了,别把积木扔的到处都是,你就是不听,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这样带着情绪的语言,既不能规范孩子的行为,又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不如改变一下方法,只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实“我看到你把积木扔的到处都是”。
3、说情绪
利用同理心,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培养孩子好的性格和价值取向。生活中,很多父母总要求孩子理解自己,却没想过理解孩子,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年龄、位置、角度不同,常常会有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如果孩子能运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自然会产生想要和父母沟通的欲望。
因为小伙伴抢了孩子的玩具,孩子动手打了别人,我见过父母上来就对孩子一顿打,然后要求孩子给别人道歉。孩子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的目的是限制不好的行为,但是要讲究策略,走进孩子的心里。说出孩子的情绪,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限制坏行为:“你喜欢的玩具被抢走了,感到很愤怒,所以你想要把玩具抢回来,然后就动手打了小伙伴,小伙伴被你打哭了”孩子能学会换位思考,就能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4、说发现
孩子的情绪得到理解后,就不会抗拒和父母进行沟通,父母不妨让孩子设想,自己是受害人会有什么感觉“上次你抢了别人的玩具,一个哥哥走过来把你推倒在地,你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你当时是什么感觉呢?”引导孩子自己总结问题。因为孩子经验少,做错事情时,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孩子有改正错误的方法:“你去把小伙伴拉起来吧,再给他说声对不起,你可以把玩具分享给他,也可以告诉他自己还想再玩一会”。
5、说规则
孩子把积木扔的到处都是,这个行为如果被允许,孩子会认为乱扔东西是对的。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父母要做的是:立即惩罚—解决问题—重视规则。告诉孩子“你把积木扔的到处都是,妈妈不会帮助你整理,你需要自己把他放进盒子里。”当孩子接受了惩罚:整理积木,很好的或者不情愿的把积木整理完成后,他亲身体会了乱扔积木的后果,下次再想扔积木时候,就会思考一下。如果每次乱扔积木都用这个方法,孩子也会重视起规则。
这其中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我们往往只看到孩子在语言爆发期并没有爆发,而看不到在孩子词汇积累期并没有积累足够的词汇,或者忽略了语言转换的关键期让孩子受到更多的刺激。每个阶段的孩子,沟通的方式和重点都不一样,父母也要不断学习不停进步。莫言在论家庭教育时说:“没有天生就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