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4、14、24日更新】
一位妈妈问:“我家闺女四岁了。幼儿园老师教跳绳,她总是跳不好,我就示范正确的方法给她看,但她坚决不改。我说:‘你的方法错了,练再久也不会成功!’但她说自己的方法就是对的,还跑到别的房间去练,不让我们看。我们也试了试您说的‘温柔的坚持’,可是感觉效果甚微啊!管孩子咋这么难?”
我说:“‘温柔的坚持’指的是原则问题,但是跳绳的方法并不是原则问题,你为什么要坚持呢?”
她问:“那什么才是原则问题呢?!”
仔细想想,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父母的标准就是原则?老师的要求就是原则?肯定会失败的就绝对不能尝试?明摆着有利的就必须选择?
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理所当然,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如果没有搞清楚,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父母就会觉得管多了孩子烦,管少了自己不放心,左右为难。
原则,就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准则,对孩子简单来说就是规矩,也就是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绝对不能做。这个解释看起来清晰明白,然而每个人的标准却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有人觉得父母都是为孩子好,所以自己的每一句孩子都必须听;有人觉得只要不违背法律,孩子做什么都可以;有人觉得用餐规矩体现对父母的尊重,孩子必须遵守;有人觉得亲子关系越平等越好,那些老规矩最好丢掉。
还有些人对孩子的期望有的是明确的、第一位的,比如学习成绩好、社交能力强;有的则是含糊的、第二位的,比如自理能力强、与人为善、注重承诺等。这些潜意识中重要性的差异,也会影响父母对于“原则问题”的判断。
由于“原则”的定义不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就会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家庭教育起点与本质的差别,也就形成了孩子个性塑造和发展方向的分水岭。父母在哪些问题上坚持,孩子就会在那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而父母无意忽视或有意放松的方面,则是孩子随意伸展或自由发展的方向。
虽然对“原则”的界定没有统一标准,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尝试寻找便于分辨和理解的角度。
1、短期与长期我认为判断是否应该坚持一个观点或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时间。如果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即使眼前再艰难,也应该坚持。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就是“原则问题”。
比如小孩子哭喊着要东西,只要满足了一次他就会得寸进尺,进而形成骄纵的个性。因此,即使孩子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即使一两个小时不得安宁,父母也要坚持不放弃。
比如孩子不愿意自己洗衣服,只要帮他几次他就会索性随手一扔,进而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弱,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上缺乏责任心。因此,即使脏衣服放在那里一两个星期、即使想穿干净衣服却没的换,父母也要坚持不放弃。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长期”不是一个月或一年,而是10年、20年或更长时间。坚持原则的意义很多时候并不在当下,而是为孩子的长期发展打基础。因此,父母看得越长远,就越明白今天应该怎么做。
2、家庭与社会家庭对于孩子,除了具有养育和保护的职责和功能,还是他学习生活技能和与人相处等能力的场所。此时父母对孩子的所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引导和训练,都将成为他将来进入社会和独立生活的铺垫。
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的需要当作家里的第一要务,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进入幼儿园或学校后,他就会经常因为别人的忽视或要求产生各种不适应和抵触情绪,长时间难以融入。
如果父母总是尽力帮孩子解决困难,他进入社会后遇到麻烦就会不知所措。后果就是轻则使同事质疑他的工作能力,重则造成心理问题。
在家里指导并训练孩子进入社会应该具备的能力,他进入陌生群体时就会表现得适应能力很强。而父母过于呵护的做法,就像把从未下过水的孩子直接扔到河里,毫无经验的他怎么可能不出现危险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哪些是“原则问题”就不言自明了。坚持原则,意味着对孩子的未来负责,这才是真正爱他的表现;而在“原则问题上”妥协,则意味着对他的残酷。
3、谁是主体?在一些家庭中,孩子的成长并不是父母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些父母会更多考虑自己的感受。比如因为不想做饭,就经常叫外卖或在外就餐;因为不想被打扰,就让孩子玩手机;因为想多休息,就常年请保姆或小时工;因为想轻松,就把孩子托付给父母。
思考和权衡的出发点不同,“原则”的标准当然也不同。但是,如果父母总是不想牺牲或改变自己以往的生活,就必然会忽视对孩子至关重要的饮食健康、手机管理、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及亲子关系的维护。
生孩子不是玩游戏,不喜欢了可以随时卸载。孩子生下来仅仅是个开始,作为父母,你无法选择只享受他带来的欢乐却逃避与此伴生的烦恼。
有所得必有所失。只有以积极主动而非得过且过的心态对待孩子,才能既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又避免被迫应付因不想舍弃、不想受累而带来的越来越多的麻烦。
4、比例不管“原则”还是“规矩”,在家庭生活当中永远只能是小比例事件。如果绝大部分行为都有明确的限定,即使越雷池半步也会遭到批评或嘲笑,人的情绪就会持续紧张而压抑。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反感父母“唠叨”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而且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其合理性。然而这并不能说明这种习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比如洗脸用凉水还是温水、从前向后顺序看书还是随意翻看。
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经验,然而这些经验并非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而且父母也要给孩子通过体验获得自己经验的机会。比如允许孩子自己摸索跳绳的技巧和学习的方法。
“规矩”太多就是束缚,“原则”只能是必须遵守或绝对不能触碰的少数。比如要求孩子不能打人、骂人、先写作业再玩、玩手机必须遵守约定等。与此同时,在其他方面则给他最大的自由空间。这样,孩子才会愿意听从与配合父母的管教。
”原则问题”应该是精练的、不容质疑的,一旦确定就不能轻易妥协。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孩子,家庭教育就能高效又温馨,父母也不会觉得管孩子又累又难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