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个妈妈在朋友圈分享说“亲生的就是亲生的啊!上一秒钟刚刚被我凶,下一秒又在我怀里叫妈妈。”
孩子总是那么轻易地原谅父母。
如果是你凶了同事或者其他亲戚,没一段时间,肯定是修补不好关系的。有的还因此反目成仇。
也许,正是因为能这样轻松地获得孩子原谅,所以很多的父母就觉得吼吼孩子没关系啊。
还有一部分的父母会说: “我有 脾气未必要憋着啊,把自己憋死?我们小时候不都是被打骂着长大的,不也很好吗?”
2
可是吼孩子时,你知道孩子的感受吗?
我们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这是很多父母及教师的一个弊病。
父母打着爱的名义,用父母的权威,期待孩子能够言听计从。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固执的坚持或者犯了小错的时候,就去威胁吼叫。
带着情绪的教育是最无用的教育。
因为你在吼叫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被封闭的,因为心理保护机制会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
有的孩子会用手捂住耳朵躲避,有的孩子用哭来保护自己。因为你吼叫造成的伤害太大。
德国有一本非常出名的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是一只可爱的企鹅宝宝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它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
“今天早上,我妈妈发脾气,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最后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又将我找了回去,将我修补好。
妈妈跟我说“对不起”,我也原谅了妈妈。
在父母吼叫伤害中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甚至会瑟瑟发抖,他们靠着天马行空的神游来逃避令人恐惧的现实世界。
父母一两次的伤害,孩子会把伤口修补好,因为只要改了就还是我的好父母,不过还是会留下满身伤痕!
如果时间久了,吼叫成为教养习惯了,那父母就要考虑孩子的心理伤害了。
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其他他们什么都明白。
孩子的内心很柔软。小小的他们会犯错。
成长就是一个犯错和改错,叛逆到懂事的过程。
孩子总是愿意原谅“暴力父母”的过错,知道父母是心情不好,不是不爱我。
孩子永远善良得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理解父母,而我们呢,是否也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在为人父母的路上,能一次也不吼叫的父母我不知道有没有?
因为我自己也曾对着孩子发过火,看到孩子吓怕的样子,非常的后悔。
所以我就想着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修行,说的真好。
3
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仔细回想就会发现这跟自己的童年息息相关,跟那个生活过的原生家庭紧密相联。
小时候父母为人处事的方式,情绪的表达无一不影响着我们性格脾性的形成。
火爆性子的父母养着火爆脾气的孩子,温和的父母养着温和的孩子。
什么样的土壤开出什么样的花。
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受着父母及家庭的影响。
不要以为发脾气是爱,也不要觉得发脾气是真性情,更不要以为发脾气是有本事。
真正能做好自己情绪的管理的人,才是真本事,才是好父母。
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面前,愿我们能用平和的情绪,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一树繁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