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2019年8月15日/星期四(结)
语句摘录
61.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所以,在智商、情商之后,心理学家又提出了挫折商。所谓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在应对挫折时形成的一些良性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培养一个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可培养一个人的多向度思维,让一个人考虑事情更全面。
62.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心,是他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这里的客体关系指我们心理中内化的“我与重要亲人的关系”。“我”是主体,而重要的亲人是客体,这个关系就被称为客体关系。
这个客体关系有三个部分:“内在的我”、“内在的爸爸”和“内在的妈妈”。它们之间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我们长大后与其他人的交往方式。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比较健康,那么我们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那么我们长大后就难以与别人健康相处。
63.
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的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64.
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在《改变,从心开始》一书中写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了竞争式快乐这一层面,即我一定得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
65.
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只剩下了一种快乐——人群中的快乐。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为被人赞许和喜欢的,否则我就不快乐。
66.
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发生坏的事情,也往自己身上揽。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但是,假若父母说,是的,那些所有的坏事情的确就是你导致的,这个孩子就无非走出坏的自恋。不幸的是,这样的父母并不罕见,很多父母对无辜的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后会理直气壮地说,这一切都是你的错!
67.
有太多的案例说明,当父母无端辱骂为女,并斥责儿女应为他们的失败、苦恼、愤怒和失控等负责时,他们总是会成功的。他们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必定是非常自恋的,他认为是自己导致了周围了的一切,应该为这一切负责。
这种好事坏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的特点是天生的,所有孩子都这样。不过,好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他导致的,而什么事情不需要他负责。但糟糕的父母则相反,他们喜欢推卸责任,既自恋又弱小的孩子无疑是最佳对象。
68.
在整个家庭系统中,不管孩子是不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其实都是最没有力量的人。因为,即便他处于家庭的中心,父母在乎他都胜于在乎对方,那也不是他努力的结果,而是父母把他置于这种位置,而这种位置其实很不利于他成长。
69.
当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孩子会伤害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关系。但做父母的常常因为不理解这种行为而斥责孩子干了坏事。结果,孩子伤害了自己后,再一次被父母伤害。
家长们需要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善意,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懂他的意思。同时,又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和你没有关系。我们会努力解决,你要相信我们,你的牺牲行为对我们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这样一来,孩子既感觉到了父母的理解,同时又明白他的牺牲行为是错误的,就会放弃这种错误的努力。但问题是,大多时候父母的某一方为了在婚姻战争中得到盟友,会主动将孩子拉进问题的漩涡。
70.
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我们说,一些人有清晰的自我,他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另一些人没有清晰的自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71.
双重矛盾的意思是,你既不能做A又不能做负A。例如:表面上,父母或亲人希望你做A,但你真做了他们不高兴。内心里,他们其实希望你做负A,但你若做了负A,他们可能会更不高兴。譬如,妈妈张开双臂欢迎你,你扑上去,但你感觉到她分明在推开你。若你不扑上去,她会斥责你。
双重矛盾的源头,是一个人内心的分裂,也即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
72.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后者的悲哀是,他自动的寻求别人的感受,围着别人的感受转,为别人而活。若内部真实的自我得不到外界经验的确认,因此也无法发展自己,这导致持续的绝望。
73.
一直记得一段很有智慧的话: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存在主义一直强调这样的人生哲学: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
74.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与你”: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
75.
有一个“碰触你的内在婴儿”的练习:闭上眼睛,安静下来,先花5分钟感受身体。足够放松后,想象一个婴儿在你身边...他会在哪个位置?他是什么样子?什么神情?看着他,他会和你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76.
我们都想与别人亲近,但很多人都学会了一种与别人亲近的方式,支配者学会了权利的方式,依赖者学会了示弱的方式,而迎合者学会了奉献的方式。
77.
结婚时,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选择时也常是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
婚后因没有情感的滋养,也因为女性更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感觉到孤独,于是去抓丈夫,去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情感基础,又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会让他重温旧时被妈妈吞没的恶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是其他女人。
妻子感觉到更加孤独无助,但她越抓,男人跑的越远。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那么儿子不仅弥补了情感的空洞,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空洞,结果,她把儿子抓得更紧。儿子被妈妈抓得很紧,那女儿呢?若妈妈内心比较健康,则可能给予同样的待遇,也会被妈妈抓住。但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则女儿容易成为妈妈的“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形象,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78.
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
79.
“婆媳关系”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因为它听上去是婆婆和媳妇的二元关系,却忽视了本质——这是婆婆、媳妇和儿子的三角关系。并且,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是儿子,而不是婆婆和媳妇。从这个角度看,婆媳关系是一个再糟糕不过的词语,因为这给了儿子一个借口,让他从容地说,这是两个女人的事情,他可以做的事情不多。实际上,他才是核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果他袖手旁观,那么所谓的婆媳关系是很难处好的。
80.
嫉妒狂的自我价值太低,他们因此很需要用嫉妒将这种不好的感受转嫁出去。对他们而言,嫉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搞砸了我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的。并且,因为根本不愿意面对超低的自我价值感,他们甚至都不能承受恋人对自己的直接否定,而非得需要一个三角关系,即:不是我让你不喜欢,而是另一个人让你不喜欢我。这样一来,就有两个人去承受她转嫁而来的自卑感。
81.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妈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
82.
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的爱越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
83.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84.
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彼此都活在幻觉中。第二个阶段,一加一等于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才是爱。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