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长大还没有泯然众人的天才神童们,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之外,平时养成的行为习惯以及自我约束,也是能够走到最后的关键因素。常能看到一些神童中途陨落的故事,甚至不少人为之天赋消失而感到惋惜,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自我的放任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所以要想无论是对绝大部分的普通孩子,还是天赋卓越的少年天才,父母在孩子幼年时期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范书恺出生在河曲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与同龄人家里不太一样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很小就开始了。在牙牙学语的时候,范书恺快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体现:不仅能够快速记忆父母教给自己的字词,学会数字之后,还能快速的掌握算法,解答出题目正确答案。此时的范爸范妈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必非要等到长大后再来做,趁着孩子学习兴趣强烈,可以适当的教一些超前的知识,争取对待孩子的天赋。
在范书恺5岁的时候,他的知识掌握已经达到了小学四年级的水平,此时的他受限于村子里的教育水准,所以在这之前,都是由父母在家里进行教育学习。上了小学后的范书恺,还是保持着以往的学习习惯,除了完成作业之外,还会保持每天阅读的习惯,甚至在同学都没有多做题学习的意识时,他还会保持每天高强度的学习,保证自己的学习节奏不变。在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中,虽然还是与一群比自己年龄大的同学竞争,但是范书恺还是考取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成为同学口中的“神童”。
但是面对这个称呼,范书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虽然自己的年纪比起同班同学小,但是学习的年限以及知识储备,却没有少多少,甚至从能够慢慢独立阅读之后,就保持着每天的阅读习惯,所以比起天赋,父母对自己及早的教育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是保持学习进度逐渐增加的关键。小学毕业后,8岁的范书恺顺利升入注重,在13岁的时候,范书恺在老师、家长的见一下,参加了高考,并且成功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得知孩子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比起外界的惊讶,范书恺的母亲却感到既高兴又意料之内,而范书恺能够盯住外界的层层压力,能够顺利发挥,最重要的还是十几年学习习惯的坚持,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认为孩子不需要学习的幼年时期,能够让孩子早早的接触知识,及早的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教育方式调整,对孩子的知识启蒙有着重要作用。
精彩文章回顾:每1718人有1人能上清华北大,而平均每50考生4人可上一本(重本)
粗心是性格原因?衡中数学老师:我用3个技巧,解决学生粗心问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