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对不起,今年涨到8万了...
看了上面这张妈妈列的单子,吓得我虎躯一震:还让不让人生孩子了!
最近聊教育话题的特多,我票圈就被这样两篇文章刷爆,《海淀家长不配有梦想》、《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
光看这标题,你就能感受到那股劲儿,特焦虑。
我把文章分享给阔姐夫,他看完以后表情是这样的:
港真,妈妈们的疯狂,根子上都是对阶层滑落的担忧、以及对阶层跃升的期许,加在娃身上了。
那么问题来了,教育真值得我们不计回报地投入么?
首先要明确一点,教育是一种商品,同时也是一项投资,你投入多少金钱和时间,关系到孩子得到什么样的教育。
相应地,因为出价能力不同,这个问题对每个阶层来说,答案不完全一样。
比如,底层只能买得起最基本的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让娃有个饭碗,成为一件合格的社会工具。对于资源匮乏的底层来说,应试教育就是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投资。
国内情况不用多说,我们都曾在应试教育里摸爬滚打,最终挣得一份夏天有冷气的办公室工作。
就算是倡导“快乐教育”的美国,底层也在接受类似的“应试教育”。
在美国,有种针对贫民孩子办的公立学校,叫KIPP(“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学校就跟中国大部分县中一样,搞应试教育、军事化管理。
(KIPP学校遍布全美)
KIPP只有两个基本点,WORK HARD,BE NICE——就是努力学习,好好做人。
教育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这些底层的小孩,忙到没空跟街区的小混混一起瞎混、一起吸毒,以后能够考上大学。
所以,KIPP的娃早七点半上学,下午五点放学,还有大量的家庭作业,做完累趴了直接洗洗睡。规矩也特别多,甚至上厕所怎么用卫生纸、用多少,都有规定。
只有靠这种方法,才能让底层的孩子克服原生家庭的不良习性,将来进入大学,他们的命运才能被改变,就跟许多中国家长把小孩送进毛坦厂读书一个道理。
对于资源匮乏的底层家庭来说,抓住应试教育这条路,让娃拥有知识资本,就是成本最低、确定性最高的教育投资路径,如果孩子争气,下一代有相当机会实现阶层跃升。
那素质教育最适合在哪儿开展?中产阶层。
在上海,走“素质教育”路线的私立学校,一年十几万学费是标配,但中产家长们省吃俭用,也要挤破头地买单。
这些学校培养出的孩子,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还有独立思考、口头表达、社会交往、组织人群等等诸多能力。
不过,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的仍是一个中产阶级人格,下一代大概率能成为优秀的“高级打工仔”,仅此而已。
因为中产往上,阶层通道就很狭窄了,如果父母定位是让子女实现阶层跃升,怼上全部资源,恐怕也不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至于最顶层的精英教育,目的不是让娃“变得更好”,因为“变得更好”是中产要干的,他们是“挑选别人”的人,要学的只有一件事儿——培养决策能力。
(顶层的思维是资源导向)
至于成绩,对顶层的娃来说更是浮云。他们凭着知识、遗传基因、背景早早地越过了同龄人,开始走自己的道路了。
对于底层和中产,家庭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怎么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教育上就大有讲究。
底层绝对不能放弃,教育几乎是阶层跃升的唯一通道。
手上资源再少,也要全力投入、集中火力死磕应试教育,让下一代掌握知识资本,过上更好的生活。
相比底层,中产阶级的教育的投资回报率,就没那么高了。
认清这个现实,不要把自己和孩子逼太狠了。我刚查的数据,看到21.1%的中产家长不计成本地投入教育,说不出的难受。
因为中产还是略有薄产的,从投资角度来说,教育只是家庭投资的一部分,而不该是全部。
把全部资源投在小孩身上,就跟把钱全投进科创板是一样的,是一种资源错配和浪费,并不能起到分散家庭风险、增加家庭收益的作用。
想想看,万一你花巨资让娃上了头牌私立名校,娃就是个学渣呢?万一娃被你打鸡血弄抑郁了呢?
用力过猛,投资没有产出甚至负产出,对家庭的打击可能是毁灭性的。
说到底,教育不过是家庭生活的一个篮子,不要把你全部鸡蛋都丢进里面。
与其毕其功于鸡娃,不如鸡下自己——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提升学历能力,积累人脉资源,或者深思熟虑之后去创业,哪一个不比鸡娃确定性更强!
最怕的就是,自己中年危机,还要苦哈哈寄希望于小孩身上的家长,那小孩得多惨、压力得多大。
最后,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中国人向来重视教育,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要保持“理性”。很多父母把教育看成一种道德义务甚至信仰,投入越多、执念越重,已然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也弄得自己无比焦虑。
教育下一代,终究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啊,不要忘了人生,首先要为自己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