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问为什么,别急着回答,这4种做法更能成就孩子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孩子长到3岁左右,语言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又对世界充满好奇,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整天追着你问“为什么”。

刚开始,我们肯定会很高兴,觉得孩子有求知欲,爱思考问题,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可是随着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不回答他的问题,怕伤害孩子的好奇心,认真回答吧,他又会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地问。

难道就没有既轻松,又能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方法吗?

其实这样的中间地带是有的,只要我们跳出“回答”或“不回答”这个只能二选一的框框,办法就会多起来。

而且从培养孩子能力的角度来说,耐心回答每一个问题,对孩子未必是好事。所有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他就不需要思考了。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样妈给大家总结的4个方法吧。

01 孩子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吗?

在回答孩子的提问前,我们要先思考一下,孩子是真的因为好奇才问“为什么”,还是有其他的目的呢?

比如我们正在忙,孩子可能会用“为什么”来吸引我们的关注。

这个时候,孩子的问题会特别多,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刚刚回答完,他就接着问下一个问题,并没有认真听我们的答案,倒像是在无理取闹。

“妈妈,你在干什么?”

“我在叠衣服。”

“为什么要叠衣服?”

“这样才整齐,穿起来才不会皱啊?”

“为什么这样就不会皱?”

“……”

就像上面这段对话,我们凭直觉,就知道孩子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这种时候,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反而会让他形成错误的认知:

“我可以用这个办法,让妈妈一直关注我。妈妈关注我的时候,我才是有价值的。”

这样孩子就不知道怎么独处,没办法自我满足了。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停止对孩子的关注,告诉他,“妈妈正在忙,你的问题我要想一想才能回答。你先去玩积木吧。”

之后就忙自己的事,不再对孩子过度关注。孩子看这一招不灵,可能就会放弃缠着妈妈,自己一个人去玩了。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是用“为什么”来表达不满和反抗。比如我们叫孩子刷牙,他会说“为什么要刷牙”,言下之意是想表达“我不要刷牙”的意思。

这种时候,也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和孩子反复纠缠。我们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

“爸爸,我们和宝贝比一比,看谁先到卫生间,第一个刷牙。预备,跑!”

接着,假装很努力地跑,实际却跑得很慢。孩子觉得好玩,就会加入进来,飞快地冲到厕所开始刷牙了。

更多用游戏让孩子听话的方法,可以看这篇文章:

想让孩子听话,比讲道理、打骂更有效的方法在这里,你一定要试试

02 简单的问题,回答完要进行拓展

排除上面这两种情况(求关注,或表示反抗),对于孩子真正想知道的答案,我们可以用下面这些方法,既帮助他积累知识,满足好奇心,又培养起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第一种方法,也是我们最常做的,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不过为了防止他养成坐等答案,不愿思考的习惯,同时也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答案,我们可以在回答完后,陪孩子做一些拓展的活动。

这是因为在6岁前,孩子的思维方式还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对于语言文字这样抽象的符号,孩子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劲。如果能增加一些感性的体验,孩子的感知过程就会更具体,理解和记忆也会更深刻。

比如孩子问,“兔子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

我们可以回答,“耳朵长,就能听得更清楚。这样有老虎靠近,小兔子就能马上发现,然后逃跑。”

除了告诉孩子答案,我们还可以一起观察小兔子,看看有声音靠近的时候,小兔子的耳朵是不是马上就有反应了。

还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其他动物的耳朵,哪些动物的耳朵大,哪些动物的耳朵小,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观察、触摸、体验,孩子的收获会成倍增加,不再被动地等爸爸妈妈给自己一个答案,而是主动地观察和思考。

03 复杂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找答案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提出的问题也会更复杂,没办法用一两句话就解释清楚。有时候,孩子的问题还会难倒我们,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月亮为什么会跟着我们走。

对于这样的问题,与其绞尽脑汁,越解释越糊涂,不如诚实地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吧。”

这样可以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没有关系,知道怎么去寻找答案就可以了。

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在教给孩子查资料的方法,这一点对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翻一翻家里的科普读物、百科全书,也可以上网查资料,还可以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找相关的书籍。

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但小样妈建议,最好还是找到适合孩子年龄看的书籍,里面的文字和插图会比较容易理解。

西顿动物记科普绘本 全10册 3-6岁动物百科书 ¥39 购买

也许你会觉得,为了回答孩子的一个问题,还要翻书、查资料,也太麻烦了吧。

首先,这些工作不一定要马上做。我们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孩子的问题记录下来,等周末有空了再去完成。

其次,虽然比较麻烦,但我们的投入却能帮孩子养成有问题要积极解决的好习惯。这样将来上学后,孩子有问题就及时请教老师,基础打得扎实,学习上就不容易有漏洞。

04 一个问题N个答案,培养发散性思维

除了上面两个方法,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还可以反问回去,“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找一张纸,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陪孩子把想到的答案都写下来。

比如孩子问,“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答案可以是,学习本领、交到新朋友、玩家里没有的玩具、和同学一起玩游戏、吃点心、做老师的小帮手,等等。

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他的主见,让他不迷信标准答案。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作业本后面有标准答案,我就会做一题,对一题答案,非常不自信。

孩子也是一样的,只有从小培养他自己想问题、写答案的习惯,才不会被所谓的“标准答案”限制,有更多创新的想法。

05 做做小实验,自己找答案

还有一些问题,孩子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找到答案。

比如不同的颜色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只需要把颜料调和在一起,就能看到结果了。动手的过程还能调动孩子的多重感官,让他的记忆更深刻。

前几天,我刚好陪小样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用滴管把彩色的水注入食用油里,会形成漂亮的水珠,沉在杯子底部。

小样自言自语说,“我把它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结果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细密的小水珠,和上面的食用油分离成两层。

小样感叹说,“哇,真神奇。”

这个时候答案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有能力,自己寻找答案。

以上就是孩子问“为什么”时,我们可以用到的4种回应方法。

希望你家宝贝不只能提出问题,还能够自己找答案。因为别人给出的回答,未必总是对的。

我是小样妈,儿童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尹文刚教授认证的脑功能培训师。

欢迎加入早教游戏圈,每天1个早教游戏,帮孩子开发大脑,培养“学习力”。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