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后,当家长拿到孩子成绩单的时候,家里少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这么简单的题,还做错,你是不是没有脑子啊!”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每次都是第一名,你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
“这次考得好是侥幸,下次就没有这种好运气了!“
这三句话就像匕首一样,刀刀刺心。
家长们认为,这种严厉的语言会让孩子戒骄戒躁,继续学习,但这么做只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厌恶学习。
为什么父母不能和孩子好好交流呢?
1.父母喜欢用经验教育孩子很多父母喜欢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句话来教育孩子,当孩子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时候,父母就会用这句话搪塞孩子,一切交给“经验”二字。
《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大学毕业后听从了家里的意见去了娘子关发电厂,随着国家国家技术的革新,国家关闭了大刘所在的工作站。
由此看来,即使是铁饭碗也有可能摔碎在地上,再也捡不起来。
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孩子,但这个时代变化的太快,只靠经验会害了孩子。
2.手机拉远了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很多家长喜欢在下班时候玩玩手机,看看视频,孩子写完作业后,大多数家长也允许孩子,做完作业后玩一玩手机,在手机的世界里,孩子更能够匹配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很多孩子沉溺于网络世界别不是游戏多好玩,视频多好看,而是孩子们在网络中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一个14岁男孩,开学读初三。暑假时和同学进了一个游戏玩家QQ群,QQ群里有人拉他们去“触手TV”直播平台,说是看高手怎么玩游戏。
男孩认识了触手TV主播“大乃敌”,他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叫“独宠大乃敌”,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打赏16.6万元。
男孩的父母都是打工者,缝一条牛仔裤裤头赚几毛钱,夫妻俩一天能缝上千条。这16万元是夫妻俩十年的所有积蓄。
主播平时会给男孩发消息,会在直播房间中给男孩唱歌,孩子得到认同感与赞同感,以及重视,就会按照主播说的话,乖乖掏钱。
这些主播之所以能把一个个家庭的钱财掏光,正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不重视,不交流,才让这些人有了可乘之机。
3.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随便糊弄一下就可以了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对于操劳一天的家长,只想求的下班之后的片刻休息,但面对身边这个还会说话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们就会觉得很烦躁,用去简单的话语解释,或者直接转移话题就把孩子搪塞了。
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就不会再问父母这些奇妙的问题了。但随之伴随的就是,孩子长大后,可能真的出了一些问题,也不会跟亲父母倾诉。
因为孩子们认为,向父母提问,也只会得到搪塞敷衍的回答,干脆就不问了。
根据我国《教育蓝皮书》的统计,13--16岁是孩子自杀的高峰期,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有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小情绪就会扼杀孩子的生命。
父母应该及时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把不良情绪说出来。
孩子交流要趁早,0岁就可以开始了其实,孩子从0岁就可以练习他说话,虽然孩子听不懂,他会用眼神,动作,给家长回应。
一岁的孩子,不能说话,不代表不懂家长说的内容,在这个期间,语言会让孩子感受到爱。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有些孩子刚刚学会说话,家长就给孩子报上了兴趣班。
小杰的妈妈对孩子期望极大,孩子刚刚过了两岁,妈妈就急着给孩子报了国学班,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能够学会背古诗,这样以后上学就不困难了,没准还能被同学和老师称为神童呢!
经过几天学习,孩子的确能背出非常简单的古诗。但自从进了国学班后,孩子晚上的睡眠不是很好,经常夜里惊醒哭泣,这是为什么呢?
两岁的宝宝,只是死记硬背,和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因为这个时候宝宝根本不理解诗词诗的意思,面对尝试之间这样的强迫记忆,宝宝会失去自己的积极性会造成宝宝在。
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这种学习方式只会让宝宝们厌恶学习,一旦宝宝对学习产生了抵抗心理,等到真正的学习阶段,父母很难扭转这样的局势。
与孩子聊天不要只说学习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自杀,大部分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父母与孩子聊天的时候,也总是以学习成绩为话题。
我们的孩子,每天七点不到,就进入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早一点的学校五点半放学,晚一点的学校甚至要上晚自习到十点、十一点,回家后也是继续学习。
每天这样,重负荷的学习中,其实孩子们对学习已经是一个疲软的状态。如果孩子的成绩出现了下滑,父母就会声色厉荏,孩子在学习上也会越学越怕。
也许你正不自觉的朝着暴力父母的方向走去,冷暴力语言暴力,以及行为暴力。
当然,得知孩子成绩的不成绩不好,也不能不能由他去吧。
看到孩子遭高管的成绩,一定会气不打一处来,如果您处于一个气愤状态,那么请先您出去走走,控制自己的呼吸、情绪。努力回忆一下,孩子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变化。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你可能觉得一句无足轻重的话,可能就把你与孩子距离拉得非常远,就此成为了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如果您看出孩子的精神状态有什么异常,可以先询问一下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同学们,看看孩子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结。
如果孩子精神出现了极大创伤,请马上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
这个时候请把学习放在次要,成绩的好坏远比不过您健康快乐的孩子。
阿黛尔·法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写到:
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的伤害到孩子。然而孩子屈从于“笨蛋”“粗心”“不负责任”“你永远都学不会”这样的语言时,他受到的伤害将是双倍的。语言是具有杀伤性的,也有时间延续性。最糟糕的是,将来的某一天,他会用这样的语言反过来伤害自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温暖,不要用语言刺痛孩子柔软的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