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烦恼,我为孩子连心都快掏出来了,他却觉得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一点都不知道感恩。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有一种情绪,像影子一样跟着感恩,那就是内疚。我们在培养孩子感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激发了孩子的内疚,适得其反。
有很多打着“感恩教育”旗号的机构,实际上在做的是内疚教育。他们列数父母的付出,再想想自己给父母的回报,激昂煽情之下,孩子一个个痛哭流涕,给父母磕头、洗脚。种种催泪的情形,让父母以为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之下,知道感恩了。
其实这些所谓的感恩教育,激发的不是孩子的感恩,而是内疚。感恩是一种正面情绪,而内疚是一种负面情绪。如果你在这样的现场,会看到孩子脸上都是难过、紧张的表情,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心中是内疚这种负面情绪。
真正感恩的孩子,脸上应该是微笑、感动,是升华的爱的表情。感恩可能会让人热泪盈眶,但绝对不会让人嚎啕大哭。让人嚎啕大哭的,只有内疚。
感恩的两个条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觉得感恩,和他所了解的对方的意图有关。激发感恩这种正面情感,需要两个条件:
一、我们的行为意图,不是为了要求回报
如果图回报,那就会引起负债感。如果这个债让人觉得剜骨剔肉也还不了,就会引起内疚感。
所谓的“感恩教育”经常用这样的套路“父母辛辛苦苦为你付出这么多,你给他们什么回报了?”因为几乎所有的孩子给父母的回报,都远远比不上父母对他们的付出,所以这样的问法,只能让孩子内疚。
如果父母让孩子觉得“我对你这么好,是希望你能好好学习,能够我们争一口气。”,那孩子会觉得双方是在做交易,你养我,然后我为你学习、为你争气,他就不会觉得感恩了。
我们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知道,我们的付出并不求回报,而是为了支持孩子成为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善意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的付出并不是非这样不可的,而是出于种种原因,我们选择这样的付出,来支持孩子的成长,这样孩子才会感恩。
孩子感恩的两个层面我们到餐馆吃东西,很少会对服务员感恩,因为这是他们职责。作为成年人,我们提倡对那些哪怕是出于职责帮助了我们的人也感恩,这是一个层面的感恩,有价值观、人际环境生态层面的因素。这方面我们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好示范和榜样就可以了。
我们对孩子的付出,其实也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和道德层面基本的养育义务;
第二个层面,是我们为了支持孩子更好地成长,所选择做出的付出。
这第二个层面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可以选择提供,也可以选择不提供。父母希望孩子感恩,主要是集中在这个层面上。
《都挺好》中苏大强对明玉只提供最基本的第一个层面的养育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对明玉提供基本赡养义务之外的其它要求,都是明显不合理的过分要求。
明玉完全可以不满足这些额外的要求,无需为此内疚;而明玉提供这些额外的帮助,苏大强和两个儿子,应该感恩。
明哲和明成得到基本养育义务之外的更多支持,更加感恩是才是正常的。
父母如何做?对孩子来讲,我们在可帮、可不帮之间,选择提供帮助和支持,所以要感恩,这些比较容易理解的。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知道感恩,是因为他们把父母的所有付出,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不让让孩子觉得,父母的使命就是竭尽全力为你服务。相反,父母也是人,是和你一样有各种需求的人,我们不是“必须”为你服务,而是“选择”为你提供这些支持和帮助。
要拒绝孩子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比如明明不累,却要妈妈抱着;看见新玩具就想买…
"不行,你现在还能自己走"
"不行,不能毫无节制,看见什么要什么"
孩子合理的要求,如果你自己不方便,也可以拒绝
比如孩子确实累了,可以你也很累,怎么办?
直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已经很累了,也想背着你走,可是我也很累了,我们一起来坚持一下,好不好?”
不要以为越满足孩子的要求,他就越感恩,不是这样的。有满足、有拒绝,才能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我的仆人,不是我的提款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样孩子才会感谢你的付出。
满足和拒绝不能作为交换条件
满足和拒绝应该是根据生活规则和情境做出的合理选择,不能是“你好好学习,我就满足你的要求,你让我感到丢脸,我就拒绝你的要求”。
总之,在为孩子付出是,要把握好一个平衡,既要让孩子感觉到“我对你好,是因为我爱你,我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又要让孩子明白“我对你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的,是我选择为你付出的”,而且这样做的时候,还要注意避免激发孩子的内疚,这样孩子才能发展出真正的感恩。
很多研究表明,那些经常心怀感恩的孩子,心理更健康,学业更好,长大后更容易成功,家庭更和谐。我们培养孩子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获得心理安慰,更是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