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我们都叫他林子。
林子的家在陕西榆林一个小镇上,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在当地开了一家小商店,生意不温不火,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从小,林子就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想的是早饭吃什么,他的想法只有一个:“早饭能不能不吃面条?”
十岁之前,林子穿的衣服大部分是亲戚们送的旧衣服。所以林子总是盼望着过年,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吃方便面,可以有新玩具……
在别人眼里,林子是个懂事的孩子,他从来不跟父母要求什么。
林子心里却并不这么想,他没有要求,是因为他知道要求没有用,家庭条件不允许。
洗衣服、做饭、收拾家务,十岁开始,这些事林子已经能自己独立完成。的确,他比同龄人更早独立。
然而,只有林子知道,他的自尊心有多脆弱。
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林子很少跟我们提到他的家庭,也不愿意让别人了解他的家人。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狼狈,他只能用学习成绩来弥补跟别人之间的差距。
他一心扑在学习上,逐渐变得木讷、固执。
直到那天,林子的妈妈第一次来学校看望林子的妈妈,我们才知道林子的家庭情况。等林子妈妈走后,一个舍友说了一句:“林子,你家是农村的?其实你不用瞒着我们,我们都是好朋友。”
就是因为这么一句没有任何调侃意味的话,林子爆发了,跟室友大打出手,虽然事情最终平息,可是我们依然看到了他强悍外表下脆弱的内心。
我们都在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刻意的降低孩子的生活条件,我们以为在艰苦的环境中,更能锻炼孩子的意志,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因此而更加努力。
然而,我们是否忽视了这句话的来源?
难道没有人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无奈?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难道那些穷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穷困?不过是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无法给孩子提供优越的条件,这其实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是生活的无奈。
穷养孩子,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1. 自信心不足
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孩子对情感、需求的理解很简单。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就必然会产生委屈、不满的心理。别人有的他没有,自然就会产生失落情绪。
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冲击。
在他眼里,别人的东西都比他的好,他连抬头都需要勇气。
2. 产生对抗情绪,导致性格偏执
富足的生活是所有人的愿望,包括孩子。如果孩子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孩子在产生自卑心理的同时,自然也会产生心理上的抱怨。
就算家庭条件很优越,父母“穷养孩子”的方式,也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方式产生抱怨。抱怨为什么别人有的自己不能有,为什么简单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偏执。
他甚至会认为,父母这样做就是故意刁难自己、伤害自己。孩子对家庭关系、血缘关系、情感关系,都会产生偏执的观念,最终产生偏执人格。
其实,穷养孩子已经是过时的理念了。在满足孩子心理、物质需求的同时,产生积极的教育,才是当前主流的教育理念。
当然,凡事都要有度,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不意味着要“富养孩子”,有些需求可以满足,而有些需求则需要限制。
1. 过分无理的要求
过分无理的需求,会激发孩子的物质欲望,激发攀比心理。面对无理过分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只有拒绝。
比如十岁的孩子想要苹果手机,这其实就是一种过分要求。
为什么要苹果手机?因为苹果手机有面子,能跟同学们炫耀,显得自己够独特。
2. 频繁的要求
今天想要什么,明天想要什么,几乎每天孩子都有新的物质要求。在我们满足孩子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在这种惯性要求中,孩子丢掉的是独立自主的意识。
长此以往孩子会发现,想要什么跟爸爸妈妈要就可以了,什么事只要提出要求就能满足了。
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成长就变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总而言之,穷养孩子富养孩子都需要把握“度”的问题。
把握好合适的“度”,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是积极的,反之,我们不仅无法提供好的教育,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欢迎加入福林妈咪粉丝圈,来和育儿大咖还有志同道合的宝妈们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