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康复工作中经常会看到特殊儿童的家长用各种方式体罚儿童,导致儿童变得胆怯、不自信、极度缺乏安全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体罚的发生率较高,体罚会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特殊儿童中。研究显示,根据父母体罚情况可预测青少年攻击行为,心理需求满足可降低父母体罚造成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风险效应。
目前父母体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非常普遍,调查显示,超过 60%的中国父母在最近半年内对儿童实施过体罚,对学龄前儿童的体罚更为普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体罚现象及其效应逐渐成为公众争议的话题。
其实在法律层面,体罚儿童违反了国际《儿童权利公约》中的最大利益原则、非歧视原则、儿童生存和发展原则、儿童参与原则。但在实际中,父母体罚儿童的行为比较常见,而父亲比母亲更多的会使用体罚,并他们认为适当的体罚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对特殊儿童。
为什么父母会使用体罚,难道他们不懂体罚是一种不好的方式吗?其实,家长也有自己苦衷,首先患儿不配合康复训练是首要因素。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晃儿注意力不集中,不听从指令或表现出对训练项目的反抗,通常用哭闹或不良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导致父母使用体罚的行为。
其次是家长看到体罚能够带来一定的效果,通过体罚,患儿会变得更加配合,遵从家长的意愿,能让康复训练计划正常的进行下去。其实这种效果是短期的,患儿的一些问题行为,一段时间上看上去会有所减少,但并非真的减少了,相反的,被体罚的儿童问题行为可能更加恶略,甚至出现新的问题行为。
体罚不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能会对儿童引起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比如产生懊恼、自责、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并且儿童会模仿实施者的方法,长大后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建议家长以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正视问题。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