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父母聚会,声讨孩子“叛逆”是一个重要议题,孩子叛逆的年龄比二、三十年前大大提前,甚至提前到七、八岁的小学生,儿童抑郁自杀的年龄也屡创新低。
中国太多父母把子女养育作为家庭的重心,养育的重心围绕子女教育展开,教育的重心又落实在考试成绩上。
而孩子的成长一旦没有达到预设的养育目标,父母常常将之归咎于孩子本身或社会环境,解决办法也无非是加强规训、升级打压,还有人呼吁恢复传统孝道。
这都不得其法。正如美国养育革命先锋人物、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务长朱莉·利思科特所指出的,孩子的问题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
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养育方式陷入了空前危机,反思与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亲子关系的背后其实是权力关系
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应不同的沟通方式,也体现了不同的权力关系。
1、放任型父母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他们不愿制定规则,也不提出期望,因此缺乏规训的基础和需要,也可能会提醒、唠叨,但很少落实口头威胁所要采取的行动。
这类父母和子女不存在权力争夺的基础,亲子之间不容易发生冲突。但这类父母如果同时是直升机父母(指父母像直升飞机一样盘旋于子女头顶,对子女实施指挥、帮助),更容易“宠坏”孩子。这类父母在中产父母中占比较小。
2、忽视型父母
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一般只提供食宿衣服等物质需求,不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这类父母与子女不存在权力争夺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尽到养育之责。这类父母(以父亲居多)占有相当比例。
3、专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主观性强,高标准、严要求;期望孩子服从、尊重自己;习惯于诉诸恐吓、羞辱、打压、惩罚;他们不倾听子女,不解释自己的行为理由。这类父母和子女常常发生权力争夺。
无论是学习困难、迷恋游戏、失恋自伤、抑郁,还是成年后有母女、婆媳冲突的女性,或有夫妻关系问题的男女,都曾存在亲子关系的问题,他们往往都有专制的父母。
4、权威型父母
权威型父母把孩子视为独立、有理性的人,对孩子充满亲情温暖;对子女有要求、有引导、有支持,对孩子的需求和行为做出及时热情的反应,鼓励并尊重孩子表达意见与观点。
这是一种理性的、民主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最为有利。
《纽约时报》畅销书《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作者阿曼达·里普利认为,“权威型养育”结合了“专制型”和“放任型”养育模式的优点。
中国中产父母的主流养育模式是专制型养育。更多中国父母的养育行为则往往结合了两种不同模式的某些做法,比如有的父母(通常是父亲)经常忽视孩子,即使与孩子沟通, 往往也是一副颐指气使的专制者面孔。忽视而专制可以说是最差的一种养育模式,比忽视加放任还要糟糕。
相较于西方父母,中国专制型父母缺少对子女主体性、人格、权利、自由、自尊的基本尊重,甚至就是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彼此隔着一道人文主义的鸿沟。
父母表达爱的技术和能力,亟待翻转式的改变
父母爱孩子的本心无可置疑,然而,主观的爱的表达未必等于爱的接受。从父母的角度讲,无论他们做什么,逼迫、贬低、吼骂、责打……无不是爱的表达——“我都是为了你好”。
然而,孩子的感受却不是这样。他们关心的不是父母爱的本意,而是父母的具体言行。那些“还不都是为你好”的言行让他们受伤。
爱孩子,需要做到言语、行为与本心一致。爱要通过温暖、滋养心灵的言行表达。我们表达爱的技术和能力需要翻转式的改变。
在这里有必要问一下,什么是成功?
以考大学、考名牌大学为目标的成功观太过狭隘,通往成功的途径并非只有这么一条。当代人普遍接受了社会化、物化、简单化的成功标准,将其化约为金钱、地位、名头,并有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不问道德、良知的倾向。这是对成功的误解。
根据字典释义,成功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成功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只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奋斗,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无论结局如何都可以是成功的人。
父母有必要扩大视野,去除执念,超越狭隘的功利标准,置换内心的养育目标,采取更多元、宽泛、尊重孩子主观感受的成功观。珍视眼前独特、唯一的孩子,而不是把他作为实现父母设定的理想目标的工具。
其实,与其说我们关心成功,不如说我们关心的是孩子的幸福。我们把成功等同于幸福。
有必要追问,什么是幸福?
对此,很多父母未必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国际知名幸福研究专家保罗·多兰认为,幸福是人生过程中体验到的愉快和意义,两者越平衡,过程中体验的愉快和意义越多,人生的幸福总量就越大。他特别指出,未来的幸福不能弥补当下的幸福损失。
十年寒窗,幸福很少、痛苦很多,考上大学还能聊以自慰,对于那些考不上大学的人,过程中的痛苦就是幸福的净损失。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霍华德·金森研究后发现:“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的精神心理健康研究格兰特研究历时75年,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持续追踪268位哈佛学生的人生,求解“幸福密码”,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幸福人生,爱、关系最为重要,而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金钱、权力、地位。
这些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父母们不妨以此对照和修正自身的观念与做法。
首先,我们在定义成功和幸福时,受制于物质极度稀缺的恐怖记忆,关注匮乏性需求,严重忽视了存在性需求。
另一方面,大学、名牌大学毕业证未必能兑换为高收入、高地位。因为,我们的养育方式有重大缺陷,没能真正帮助孩子做好对接职场、社会的准备,甚至不能帮助他们建构良好的亲密关系。
在养育过程中,我们在一些方面做得过多,在另一些方面又做得太少,甚至反向作为。
在物质上,我们拼命富养孩子,却对孩子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漠不关心,传递庸俗市侩的生存哲学,导致孩子价值虚无、价值观混乱;
在生活上,我们包办代替,没有帮助他们锻炼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导致孩子身体长大,精神上却无法独立自主,自我效能感低;
我们对孩子指挥、命令较多,尊重、倾听较少;我们不鼓励思想自由、人格独立,要求孩子言听计从,否则就是“叛逆”;
我们对孩子否定、批评、论断较多,肯定、赞扬、认同较少;悲观、虚无色彩浓厚,乐观、理想主义缺乏。
许多父母在理论上知道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贬低孩子。从人格、尊严的意义上讲,我们是在勒索,甚至虐待孩子。
难怪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普遍质量不高,不仅是学业“失败”的孩子,就是成绩很好的孩子,对父母也颇多怨言、怨恨。
我们与孩子互动的方式,反映了我们是否有把孩子视为平等、独立、有尊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是否把父母子女之间彼此分离、把孩子的独立作为养育目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