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Twitter 上看到这样一个热帖:
一个妈妈带孩子去公园玩,当孩子摆弄自己的新玩具时,一群小孩围了上来,并且有几个孩子伸手想要去拿他的玩具。
她的儿子吓坏了,不知所措地看向妈妈。
这时,妈妈说了一句话:“你如果不愿意,就对大家说不!你不想,就要学会拒绝。”
之所以支持儿子把玩具抢回来,是因为她看到很多人小时候说“不”没得到大人的认同,长大后变得只会委屈自己,不会拒绝他人。
妈妈的做法,在 Twitter 上获得了 20 多万的点赞。
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现象,害羞胆小,在面对别人的请求或直接上手的行为时,不敢拒绝,但是自己心里是非常不高兴的。
不仅仅是孩子,我常常听很多成年人诉说自己“不懂拒绝别人,内心又很痛苦”的烦恼,过着纠结的人生。
学会拒绝,其实就是守住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尊重自己的内心。
懂得拒绝的孩子,人际关系会更加健康,未来幸福感也会更强。
一、不会拒绝的孩子,未来会很辛苦
很多孩子一开始是敢于说“不”的,但是家长可能过多给孩子灌输“爱分享、有礼貌”“乐于助人”等思想,常常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
这些品德本身是好的,然而由于家长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误以为自己“不分享”、“拒绝了别人”就不是个好孩子,只有听话、顺从才能被喜爱。
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而轻视自己的需求,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低的表现。
过分在意别人会不会不高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来满足别人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伤害自己,容易演变成“讨好型”人格。
不懂拒绝的人,通常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也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拒绝。
他会认为自己不被喜欢了,觉得难过、没面子、愤怒,心理比较脆弱。
而敢于拒绝的人,通常自我价值感比较高,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有清晰的自我边界。
明白别人有请求的权利,自己也有拒绝的权利;心中有底线,知道自己什么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
懂得拒绝的人,更能收获良性、稳定的友谊。
学会对别人说“不”,也能坦然接受别人对自己说“不”,是社交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二、家长需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教孩子学会拒绝,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不要什么事都只依照自己的想法来、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非原则性事情上,可以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允许孩子说“不”,引导他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听话、顺从。
同时,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也可以拒绝。
在生活体验中,让孩子明白拒绝的是“事情本身”,而不是针对人,重要的是拒绝的方式要正确。
所以不要担心别人因此不喜欢你了,也不必因为被别人拒绝而难过或觉得没面子。
三、让孩子学会礼貌、友善而坚定地拒绝
针对胆小怕事,不敢拒绝别人的孩子,告诉孩子合理地拒绝别人,不是无礼的行为,是对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尊重。
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拥有健康友谊的一种保护。
否则,孩子可能怕别人生气而不敢拒绝隔壁邻居递过来的食物,可能怕不再被朋友欢迎而跟着他们一起做自己不喜欢、不认可的事情。
帮助孩子掌握更好的拒绝别人的方法,注意说话方式,语气不要太冲,不让别人感到尴尬,自己也不会感到愧疚。
比如一个孩子要抢自己的玩具,告诉他:“不行,我现在也想玩,等一会我玩好了可以给你玩”。
比如自己很喜欢的书,不想借给别人,就明确告诉他:“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所以舍不得借给别人。我跟你说在XX可以买到。”
委婉一点,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说明拒绝的理由,试着让别人去理解,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样的真诚相待,更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想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教孩子学会拒绝,这一课不能缺!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