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语言学习才是科学高效的呢?是越早越好,在幼儿时期进行多钟语言的启蒙学习,还是先夯实第一语言的基础,在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孩子来说,在语言学习的启蒙时期,更多接触的就是母语汉语,往往要到上了小学甚至中学时期才会接触到英语学习。
华盛顿大学认知与大脑科学研究所联合主任、言语听觉学教授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uhl),她主攻语言神经机制和大脑发展研究,在TED演讲《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中,分享了她关于婴幼儿语言学习的研究。
完整视频在公众号里观看哈,么么哒
从库尔教授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
1、7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婴儿和孩子是语言天才,7岁之前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从7岁开始之后。语言系统会呈下降趋势,青春期后,我们的语言学习能力迅速衰退。
在7岁之前,婴儿会将听到的语言进行无意识的统计,最终演变成可使用的语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一种语言的大量出现,渐渐成为孩子的“母语”。
在7岁之后的语言学习,会将学习的第二语言翻译成母语来进行记忆。因此,受制于“文化局限”的成年人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学习能力大大不如婴儿。
随着年龄增长,婴儿从最开始能够无差别区分各种语言发音逐渐退化成只能区分自己所属文化语言即母语的发音。
库尔教授用日本婴儿和美国婴儿作对比,得到如下的数据。
在区分英语中/r/和/l/的发音时,美国婴儿和日本婴儿在6至8个月时表现得没什么不同,正确率都是在60%多;但到10-12个月时就出现了巨大的分化,美国婴儿的正确率达到了80%,而日本婴儿的正确率却只有55%左右。
因为,美国妈妈在跟婴儿说话时,英语中的/r/和/l/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日本妈妈在跟婴儿说话时,没有类似英语中/r/和/l/的发音,而只有日语中/r/的发音。
也就是说,婴儿出生后的第6到第12个月,是语音分辨能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婴儿实际上一直在进行声音输入的统计整理工作,建立起自己的语音数据库,而他们听到的越多,内化的就越多,最终变成只对自己母语敏感的成年人。
库尔教授进行了母语为英语的婴儿(简称英语婴儿)和母语为汉语的婴儿(简称汉语婴儿)之间的对照实验,在对汉语中独有而英语中没有的某个语音的识别上,得出了如下结论:
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汉语婴儿在10-12个月时的正确率远高于英语婴儿;
英语婴儿即便在经常看汉语视频或听汉语音频后,正确率依然很低,没有变化;英语婴儿在与说汉语的人定期互动(讲故事做游戏)之后,正确率接近汉语婴儿。
也就是说,咱们中国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英语早期启蒙时,光靠让孩子自己坐在那里看英语动画片和听英语儿歌,意义并不大。而只有在大人带领的互动之下,孩子才能真正地内化,建立起自己的双语语音数据库,打好后期继续学习英语的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