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关注我,获取更多优质育儿文章。
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如何与孩子相处?
看了《小欢喜》中刘静的表演我明白了。
01 给孩子时间慢慢来刘静温柔、贤惠、气质好,被网友评价为"最受欢迎妈妈"。
但对于儿子季杨杨来说,妈妈是陌生的。在他最需要陪伴的年纪里,爸妈离开了六年。
当爸妈回来时,他成了一个叛逆孩子,不知道怎么跟爸妈说话,也不想跟他们住在一起。
为了与儿子亲近,刘静夫妻俩做了很多努力。
为了庆祝一家三口团圆,刘静在家里忙活了一个下午,做了一桌子菜。但是放学时间过了几个小时,季杨杨还没回家,也完全联系不上。原来,他一放学就去舅舅的赛车场玩,忘了打电话给爸妈。季胜利气得把门摔了,连饭也没吃。
刘静却心平气和地劝丈夫,我们离开六年,现在刚回来几天就想父慈子孝,让孩子听我们的,怎么可能?不能急,要慢慢来。
刘静的温柔不仅让丈夫的火气很快消了,还为日后赢得季杨杨的信任打下基础。
记得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对于孩子,不必太心急,他们还小,应该对他们有耐心,他们只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不必去催促他,只要他能专心做一件事,那就够了。"
其实,家长与叛逆的孩子相处也是如此。必须耐心,慢慢来。急躁、焦虑只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剑拔弩张。
02 控制好你的情绪已经高三了,季杨杨完全不知道学习,恋爱、赛车,考倒数第一名。换做别的家长早就气得崩溃了,杨杨爸已经崩溃了好几回。
刘静肯定也着急,但她从来都是心急话不急,从来不会对季杨杨发脾气,也不会像别的父母一样,苦口婆心地劝导杨杨。永远都是一副岁月静好、波澜不惊、温柔恬淡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说,这与人物性格有关。刘静的原型咏梅本身就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刘静的这种"温柔"也是咏梅刻意去表现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前,可以做到像刘静那样,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或许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会更容易。
否则,一个情绪失控的家长,又如何要求孩子好好说话呢?
杨杨爸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他每一次在孩子面前的"失控""大吼大叫",都不管用,都是无效沟通,都让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小欢喜》刘静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控制住你的声音,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你不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也不会对你大吼大叫。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个大嗓门,就是不会小声说话。其实这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获得的。
别忘了《刻意练习》一书告诉我们的那个经典理论:一件事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天才是刻意练习的产物,只要你坚持刻意练习控制情绪,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好妈妈。
03 理解孩子的需求开学不久,春风中学举行高三学生誓师大会,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在气球上写上愿望,放飞气球。
季杨杨因为爸爸接受校长邀请在大会上演讲,认为爸爸不是真正关心自己,而是来履行"区长"的工作职责,所以在放飞气球前赌气离开。
为了缓和父子关系,刘静买了三个气球,准备与丈夫、儿子一起重新写上愿望,在院子里放飞气球,还告诉儿子,是爸爸买的气球。
没想到,快要放飞气球前,杨杨爸的职业病又犯了:"我们没申请,不能放的,违反规定。"坚持不让放气球。
刘静理解儿子内心还是很期待与父母一起放飞愿望。为了不让儿子失望,也为了不与丈夫继续争吵,她机智地接过气球,假装没拿好,放飞了气球。还俏皮地回头对儿子眨了眨眼睛,成功化解了一场父子危机。
大概也是从这时起,季杨杨与父母的关系进一步缓和。
更重要的是,在刘静的引导下,丈夫也学会了理解儿子。为了走近季杨杨的内心,季胜利申请了一个网名,与儿子在网上沟通。还与刘静一起感受赛车,了解儿子的爱好,找到与杨杨相处的最好方式,进一步拉近了父子相处的距离。
04 尊重孩子的选择季杨杨不想上大学,他的梦想是当赛车手,成为韩寒。
听到孩子这样说,换做别的高三家长早就发火了。比如英子妈妈,她把英子的志愿"南大"改成了"清华",引起英子激烈反抗,还差点轻生、跳海。
丁一更是因为父母的专制,选择跳楼。给父母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和遗憾。
而刘静在倾听了杨杨的想法后,没有发火,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也不是不可以哦。
她尊重儿子的梦想,理解儿子的爱好,所以没有在当时强调必须上大学,而是在后来找机会告诉儿子上大学是完成梦想的重要条件,走进了儿子的内心。
季杨杨在妈妈得癌症后,也开始反省自己,奋发学习,最终"逆袭"考上德国名校。
05 孩子犯错一定要指出来季杨杨开豪车的照片,被方一凡恶搞流传到网上。
杨杨爸担心会被查到作风问题,所以要求季杨杨和方一凡写检查。季杨杨认为这不是自己的错,爸爸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官位逼自己道歉。所以在校长和老师面前,当众把爸爸羞辱了一番,气得爸爸扇了他一耳光。
刘静轻声指责丈夫,不该打孩子,同时很严肃地教育儿子:不应该当众羞辱爸爸,要向爸爸道歉,必须重新再写一份检查。
季杨杨赌气跑开,刘静追过去,没追上。当杨杨爸担心儿子,让妻子给儿子打电话,喊他回家时,刘静语气平静又坚定地说:"不回来就不回来,让他好好反省自己的错误。"还说,让彼此冷静冷静也好。
当双方都在气头上,有些父母完全不考虑孩子感受,只管自己说个痛快,而刘静的做法值得点赞:既坚持底线和原则,又给彼此留有空间,让对方舒服。
这一细节告诉我们:爱而不宠,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06 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季胜利是个火爆脾气,一次又一次地在儿子面前失控,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打孩子。刘静虽然不认可他的管教方式,但从来都不会当着孩子面与丈夫争辩、吵架,既给了丈夫尊严,也给儿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相反,英子妈妈和丈夫离婚后,关系恶劣,不准英子爸来看女儿。每次只要乔卫东来家里看英子,宋倩总是劈头盖脸一顿骂,还摔东西、撵人。英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父母的这种紧张关系,再加上妈妈对自己的高压控制,让英子整天活在压抑和痛苦中,差点轻生。
直到父母关系好转,最终结婚,英子的抑郁症才不治而愈。
现实中,很多父母吵架、打架,从来不知道避讳孩子,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情绪。
知乎上有个话题是: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有什么影响?有个人留言说:每次爸妈吵架,她都想死,用小刀一刀一刀在手臂上划,上学了也不知道怎么跟同学交往,27岁也不敢谈恋爱,害怕结婚后会吵架……
心理学家武志红也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小时候爸爸总是打压他,骂他,这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但幸运的是,虽然父亲脾气不好,但母亲很有智慧,懂得照顾孩子情绪,从不与丈夫正面冲突,家庭关系也没那么紧张,所以武志红还是健康地长大了。
由此可见,父母吵架,对孩子伤害很大,会让孩子对自己、对人生、对婚姻产生怀疑,甚至抑郁。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经常吵架,孩子还会变得胆小、怕事,不敢说话。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不管夫妻双方之间有多大的矛盾,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最后用日本教育家、作家池田大作的这段话与天下父母共勉:
作者尽管孩子们说不出,他们也能切身感受到父母的生活态度。与其用嘴向他们灌输正义良知,不如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用身体力行来示范,可以说这才是最高明的方法。我认为:能够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归根结底,并不是教给孩子什么东西之类的教育技术问题,而是父母本身作为一个人,是否能有正确履行职责的生活方式问题。
苏茉儿:爆文作者,资深媒体人,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养娃,一年分享50本书,与你共成长。
也许你还想读:
周末去了图书馆才知道,别的父母有多拼
开学前带娃去了一次博物馆,收获这三条育儿启示
等了三个月,终于抢到这本书:超实用育儿词典
孩子照书养,真的不好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