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什么是远方?不同人有不同概念。对有的孩子来说,县城就是远方,有的孩子认为是北京,还有的目光,可能已经飘到了大洋彼岸……总之,远方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和自己熟知的环境、生活、圈子不一样的地方。
在上大学之前,绝大部分孩子没有在远方生活的经历,没做过的事情总是充满诱惑力,你瞧,就连大人都常说“诗和远方”。
“一方面是对远方的热望,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在远方可能性的热望,里应外合,孩子相信,自己能在精彩的世界活出更精彩的自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说,这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好奇,也是对自己的好奇,“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自我探索”。
无论孩子想不想去远方,家长都不要替他作决定,“如果最终结果不好,他将来会怨你,何况你也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更适合他”。相反,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选择,那即便去了远方失望,那也是孩子在为成长攒经验值,“大人传授的经验永远是二手经验,只有加上孩子自己的经历,才能让二手经验变成一手智慧”。
“家长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去远方意味着什么,可能会有哪些挑战……更重要的是,听听孩子对远方的梦想和诉求。”汪冰说,“如果一个孩子只想留在原地,那才更让人担心。”
汪冰还记得,自己当年坚持不让父母陪送,独立去大学报到,“想证明自己的翅膀已经硬了”。但其实一个人是慌乱的,有办手续、领生活用品等各种琐事,还要和陌生的同学住到一个屋檐下,最让人无措的是,不知道北京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失落的情绪可能会在中秋节爆发。之前沉浸在新生活的兴奋中,“啊,食堂那么大,大学好有趣,同学这么可爱”,当一切尘埃落定,孩子迎来人生第一个独自度过的传统节日——还是团圆主题的,就会格外失落。
对家境欠佳的农村孩子来说,远方城市带来的冲击会更大。与同学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让他觉得自卑、无法融入,也不知道如何求助——求助意味着暴露自己。暴露自己有风险,但也可能获得接纳与帮助。汪冰见过一个学生,每当生活费告罄,就特别坦然地跟室友说,“下周要靠你们接济了”,大家也都明白他的困境,轮流请他吃食堂,谁也没有觉得不舒服。
汪冰说:“如果用单一的评价体系,你富裕,我贫穷,你发达,我落后,那就会产生鄙视链。其实农村孩子的生活体验很丰富,有自己的乐趣,所以树立对自己文化独特性的自豪感是十分重要的。”
对有的孩子来说,学习成绩会成为苦恼的原因,尤其是曾经的学霸。汪冰到了北京大学之后,巨大的失落感来自“以前我是前几名,现在周围人的分数怎么都比我高”。一直以来支撑自己优越感的条件瞬间消失,对孩子来说是很危险的。
对此,汪冰身体力行地总结了三条经验:一是接受现实,别强撑;二是寻找自己的独特优势;三是不和他人比较,要和自己比较。“我后来认识到人生是独自的马拉松,要有自己的坐标系,成绩、分数、排名,不是唯一的指标,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汪冰说,“大学的魅力在于,给你机会去做想做的事情,探寻生命的不同向度。当人生支点变多的时候,就不会只纠结于一点来衡量自己。”
如果以上都不成问题,而远方依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怎么办?
对孩子来说,如果去远方是为了走上人生巅峰,那极有可能失望,因为从来没人能保证成功和幸福在远方。所以,换个思路,把去远方当成一种人生体验,那失败也会变得有意义。
对家长来说,首先,最忌讳的是“落井下石”,千万别说出那句“我早就跟你说过”。“想用自己的智慧打败孩子、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的家长是愚蠢的,他也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痛苦。当孩子跟你抱怨北京的生活很累,他是想离开北京吗?不是,他只是想得到你的接纳、支持、宽容、理解,继而有勇气在北京继续打拼”。
其次,家长也不要太着急给孩子建议。“孩子在远方过得不好,家长比孩子更焦虑,但急于给解决方案,其实是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处理好,其实是在解决自己的焦虑,那就越界了。”汪冰说,“不如抱着同理心,多提问题,‘你遇到什么事了’‘你有什么想法啊’……任何一个困境都将是家长教孩子如何应对困境的机会。”
汪冰说:“大学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从家庭向社会转移,他们要去交朋友,去认识更多人。‘成长痛’是长大的一部分,父母只须让孩子去表达,而不急于安慰,只须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定在你身后。”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