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抓着“别人家孩子”不放了,做“钝感型”家长,孩子从容又幸福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3
"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我参加孩子学校组织的亲子春游活动。和几位平常聊得来的父母在一起吃饭,大家都很开心。小敏坐在一旁,看似食欲不佳,突然小敏的妈妈把筷子重重地放在桌子上,生气地对小敏说:"你怎么回事,这么爱挑食。你看看你的同学小明,小米,他们多好乖乖吃饭,就你整天不让我省心。"小敏在妈妈的训斥下,委屈地哭了。一起吃的其他父母就纷纷劝导母女俩,最后才平静地吃完饭。

回到家后,我认真地思考这件事。纵观生活,有许多的父母都喜欢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夸赞别人家孩子的时候还不忘贬低自家孩子,这是极其不好的做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许多的不利影响。学会做"钝感型"家长,孩子才能从容且幸福。

抓着"别人家孩子"是不可取的戳伤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变自卑。

常话说:"人比人,比死人!"。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国王在随从的陪伴下,到花园散步,发现原本生气盎然的花园,现在变得死气沉沉,很多花都枯萎了。

国王问随从怎么回事,随从回答说:"有许多的植物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厉害,比如橡树觉得自己没有松树那么挺拔,所以选择轻生,松树又觉得自己不如葡萄那样能结果实,也郁郁不欢……最后,只有一棵心安草还活着。"

那些枯靡不振的植物就是因为陷入了攀比的漩涡中,导致郁郁不欢,而心安草却从不与别人比较,坚守自己的岗位,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守住唯一的绿色生命。

可见,若是经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就会让孩子潜意识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产生自卑的心理,就可能陷入到自暴自弃的漩涡中。

疏远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联系。

父母与孩子间的联系时建立在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父母要给予孩子肯定,才能更好地促进彼此间的交流。

若是父母总是在孩子面前赞扬其他的孩子,而对自己的孩子总是贬低指责,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创伤。在父母面前得不到赞扬,会让孩子觉得不尊重和不平等,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跟父母对着干。

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遇事易放弃。

有些父母总觉得用"别人家的孩子多好",可以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殊不知,却会对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绝大多数的孩子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扬,并且也会为此努力。但如果父母总是用别的孩子来压制自己的孩子,孩子潜移默化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缺乏勇气和信心。

喜欢对孩子说"别人家的小朋友怎么好"的家长,其实是看不见自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总让孩子想别人学习,甚至给孩子制定更高的目标,让孩子感到望尘莫及,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父母要戒掉这种"别人家的孩子"的做法,让孩子轻松快乐地长大,不妨做一个"钝感型"的家长,让孩子从容且幸福。

做"钝感型"父母,给孩子快乐幸福钝感的来源和概念

钝感来源于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书《钝感力》。

钝感力是指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

钝感型家长,性情更加宽容。

钝感型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时能够宽容地教育孩子,耐心地去了解孩子的错误来源,而不是冲动地打骂或指责孩子。宽容待人,也是社会生存的必须智慧。宽容如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矛盾彼此一时的敌视,使彼此冷静下来,从而更加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能够宽容地面对孩子的错误,耐心地引导孩子改正错误,也能够潜移默化也教导孩子宽容对待别人,凡事不应斤斤计较,学会包容,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钝感型家长,懂得如何变通。

《论语》中说:"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每个孩子是上帝用不同的颜色创造而成的,都有各自的精彩,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钝感型的家长,懂得用心去观察、发掘孩子的优点,并鼓励和肯定它们。前段时间,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因为染发而上新闻热搜,引发很多人的争议。可是黄磊却并没有受外界的影响,而是鼓励多多发展自己的特点。可见,黄磊并没有用大众的观念去教导孩子,而是根据孩子的特点,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

父母懂得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和孩子自身的特点来教育孩子,比用逼迫的方式要求孩子做你认为好的而他不喜欢的东西要好得多。

钝感型家长,情绪更加稳定。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拥有稳定情绪的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面对事情的情绪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家庭,父母通常发生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冲动易怒,肯定很难培养出一个从容不迫的孩子。如果一个家庭,父母面对事情时都比较淡定自如,情绪稳定,那也很难培养出一个急躁冲动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在情绪稳定,气氛温和的家庭中成长,在面对困难时,一定也有更大的接受力和忍耐性,更能克服困难。

钝感型家长,孩子成长更轻松。

父母总是与其他的孩子做对比,会让孩子感觉到很焦虑,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钝感型的家长,为孩子创造轻松的环境,使得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个情节是父亲带着儿子流落街头,最后到公共卫生间过夜。父亲并没有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卫生间,而是向孩子描述了一个美好的画面,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

可见,常抓着"别人家的孩子"不放是非常不明智的,不如学会做一个"钝感型"的家长,给孩子从容且幸福的家。

钝感型的家长要遵循五大定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家长总喜欢在孩子做错事,或觉得孩子不如别人时,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这时父母不要一直盯着孩子的劣势不放,忘记孩子的缺陷,而去发掘孩子的优点。

家长学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付出和优点,忘却孩子的缺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引导孩子一步步完成目标。就算一两次不成功,也要鼓励继续加油,继续挑战。

想必大家都听过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他一次又一次,历经上千次的不断尝试,才让我们在黑夜中同样享受着光明。相比于爱迪生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了发明灯泡,我们的困难区区不足以挂齿。所以,父母引导孩子认定目标,即使没有立马就成功,也要继续挑战,终究会获得成功。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家长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受到外界的影响。作为家长,更是要坦然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重要的是要多关注孩子自身的成长,坦然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坚信自己孩子的能力,而不要常拿孩子与其他人作比较。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总是能够从容地面对世界,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也会对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而对别人的嫉妒讽刺也能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更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西汉著名军事家韩信,小时候就失去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有一次,他受到一群恶少的欺凌,其中有一位屠夫对他说:"有本事的话,敢用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深知自己硬碰硬的话会吃亏,于是当着众人的面从屠夫胯下钻过去。多年以后,韩信富贵了找回屠夫,屠夫以为韩信要找他报仇,内心很惧怕。没想到韩信却善待屠夫,对屠夫说:"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日的韩信。"可见,韩信在深受耻辱后,反过来却以感恩相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多教育孩子不要对别人的嫉妒讽刺产生怨恨,而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才能过幸福生活。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伟大的毛主席曾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生活中,父母要学会赞扬孩子,给孩子鼓励,同时也要教导孩子要虚心接受赞扬,而不能得出进尺,得意忘形。

物理学家牛顿从来都不会把成功完全归功于自己。他曾说:"假如我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生动地道出了牛顿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前人不断研究的基础之上。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赞扬,他从来没有得寸进尺,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孜孜不倦地实验,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渡边淳一说:"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繁琐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不要死抓着"别人家的孩子"不放,学会做一个"钝感型"的家长,静下来仔细观察你的孩子,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给孩子从容且幸福的生活。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