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打我”,家长先别慌,理性分析孩子是否被虐待很重要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文|小宝

“妈妈,老师打我”,听到这句话,作为家长,你的反应如何?是立马抄家伙奔向学校,还是先和孩子谈谈到底是怎么回事?

估计大多数意气用事的家长都会选择第一条。其实家长们把孩子放在心上也本无可厚非,但很多时候,家长应该在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做打算,只有这样,才更合情合理,也不至于伤害了任何一个人,难道不是吗?

举个例子:

张默是个年轻宝妈,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她辞掉了别人艳羡已久的工作安心在家带娃。可前段时间她去接女儿贝贝时,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贝贝冲出幼儿园后便对妈妈说她在学校里被老师打了,听到女儿的一席话,张默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没想到校园暴力居然也摊到了女儿头上。

她不由分说的领着女儿去找老师,可是老师的一席话又让他熄了火,原来老师并没有真的打贝贝,只是和贝贝玩了一个游戏,可是贝贝却当真了,而且还胡乱的瞎猜疑。

默默听后也许惭愧,自己怎么没好好思考就擅作主张呢!

在我们传统认知里,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他们说的话大多不会有假。但是为什么这些孩子口中的“虐待”在现实面前却那么不堪一击呢?换言之,他们为什么会说出这种假话呢?

01.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说出这种话呢?

孩子对事实辨别不明。虽然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但是天真和真实还是存在一些界限的,有很多孩子在学校活动时,经常会因辨不清对错而说出一些错误的事情来。

就比如材料中的贝贝那样,老师明明是和她在玩游戏,她却弄巧成拙,将游戏视作了真正的暴力,而且还把这件事有模有样的告诉给了家长,这岂不是又添乱了吗?

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图一乐。当然这种学生的想法也是十分罕见的。在这些孩子眼里,他们分不清是真是假,也没有什么是非界限。

只要能让自己开心就好了,如果能通过讲述这样的方式来让父母吃惊,来让老师和家长大打一气,那岂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会胡乱的编一些理由来哄骗家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家长可不能像孩子那么糊涂,应该在明辨是非之后再作出决定。

当然除了孩子以外,家长也要负一部分责,有些孩子之所以总爱说这种话,完全是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

家长在平时也爱说胡话,尤其是在喝醉酒后,他们总爱乱说一通,在孩子眼中,似乎说胡话和说真话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都是可以任意表达出来的。

在这种错误思想领导下,孩子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的乱编一气,甚至会胡思乱想。

当然这种情况是罕见的,但是一旦出现,对孩子的影响可是不容估计的。家长在平时一定要谨言慎行,多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如果孩子真的受到了欺负,家长应该立马行动起来,那如果孩子没有受到欺负,家长还能像以前那么莽撞吗?所以基于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好好辨别清楚孩子是否真的受到了欺侮。

02.家长在平时应该如何鉴别孩子是否受到了欺凌?

看看孩子身上是否有些莫名的伤痕。孩子说在学校有人打自己了,那他身上有没有一些明显的伤痕呢?或者说,有没有一些潜在的伤痕呢?

家长在此时一定要细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孩子身上是不是有一些伤痕,而孩子自己又说不清楚,这伤痕究竟是哪来的呢?

那么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是来自校园暴力,当然这一切都不能完全划等号,只有在经过妥善调查、正确取证后,才能够得出结论。

孩子的性格发生严重的变化。如果孩子此前是活泼开朗的,但是在经历一些事件后,他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在人群中抬不起头来,家长就一定要提高警惕,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是因为家庭突然出现变故了吗?如果排除家庭原因孩子仍然这样,那么很有可能问题就出在学校身上。

所家长在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细心体察孩子的一丝一微之变化,如果出现问题,家长应立即采取行动。

孩子对于上幼儿园一事特别抗拒。成人孩子一开始不想上幼儿园,有情可原,但是如果孩子已经上了一段时间的幼儿园。

但是突然有一段时间不想上幼儿园了,甚至对此事非常抗拒,那么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此件事绝对不简单,背后一定存在一些猫腻,家长要仔细的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并及时与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

前文中我们聊的主要是有关于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遭受了校园暴力,那么在确诊无误后,家长最应该做的又是什么呢?

03.当孩子真的遭受校园暴力时,家长的证据做法又是如何?

首先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妥善的检查,了解孩子是否身体无大碍,再确定情况的同时家长一定要留下证据,以备后用。

这一点非常关键,有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遭受校园暴力时,第一件事情不是去调查取证,反而是去大闹学校,这样一来,证据就丢失了,也就丧失了很多话语权。

在了解完孩子的身体状况后,家长要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毕竟孩子除了是家庭中的孩子,也是学校中的孩子,老师也有义务去监管孩子的安全。

所以在孩子出了问题时,家长千万不要藏着掖着,更不要私下去解决,而是通过老师去了解具体情况。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调查取证也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遗失了证据的采纳,这是非常关键的。

在处理完一切后,家长要和孩子进行及时的沟通。其实孩子在遭受暴力后,其内心一般是脆弱且敏感的。

家长一定要做好善后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同时在沟通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带任何暴力性的词汇,一定要温柔温柔再温柔!

其实不管孩子到底有没有在学校里受过欺负,家长都一定要在调查清楚后再做判断,如果一味的做行动,很有可能会伤了彼此,到时候,也会损失的更多。

那么,您的孩子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吗?您又是如何判断的呢?欢迎说出您的想法,并和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

关注【小宝育儿课堂】,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性格发展、家庭教育、双商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本文由小宝育儿课堂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