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八旦】(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约翰˙洛克说:“哭泣是孩子身上一个不能容忍的缺点,不仅仅因为他让房间充满不愉快、不相称的声音,而且从孩子本身出发,涉及到我们教育的目的。”
哭泣的孩子
1.两种哭泣与惩罚的目的哭泣有两种:固执专横的与发牢骚抱怨的。前一种肯定是惯不得的,而后一种也只是适当容忍。
固执与专横的哭泣,实质上是力求控制别人,是傲慢与固执的公开宣言。而发牢骚抱怨的是出于痛苦而真正的悲伤,为自己而哀叹。
孩子受到惩罚就让其哭泣,那么所带来的良好效果就会失去。当然,惩罚所带来公然反抗,那么情况就会变得更糟。惩罚与约束的本意是要战胜他们的意志,教导他们去克制自己的情感,顺从和适应父母根据经验与理智给他们提供的建议,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服从自己理智指导的人。
母亲劝慰女儿
2.惩罚的实施与观察到底为何而哭,这需要观察,甚至在鞭打时,也只是为了遏止事态,观察孩子的反应,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任凭感情用事,认为打就可以解决一切,那么很快就发现,这种方式孩子有了免疫能力,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蛮狠的父母总是仗着自己的优势施加威胁,因为自己的无知与懈怠,而将那些最不好,只能最后动用的力量轻易提将出来,以求快速解决问题。打骂总是尽可能少为妙。要先将源头尽可能搞清楚,是否可以通过哭泣一会,然后给予一定的心灵安慰,如果孩子任由情绪而久哭不止,也无法听进大人的言语,那么就可以考虑进行一定的口头威慑,并同时观察,再之后依然不能见效,才可能进行一定的体罚措施,而这个措施也要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的举动,思考原因。其实在现实中,一般哭泣的孩子都不会发展到要体罚的程度,那种任性而无法听进意见的行为多半也是在长久的教育中,因为没有进行及时沟通与思考,故而时间一长,积重难返,导致孩子遇到问题时感觉失去了排泄的出口,也没有学会控制自己泛滥的情绪,为人父母者也觉得孩子不可理喻。
家长与孩子冲突
3.惩罚始终应该保持在理智的范畴,防止沦为一种专横我在女儿哭泣的时候,常常将之弃置一旁,并不面对她,看她哭多久,这个方法还是非常管用的。洛克认为,哭泣可能就是想占有某种东西而使出的一种蛮狠手段,所以,哭泣必然是得不到的。哭泣也伴随着孩子力量的快速消逝,一旦力量损失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严肃的说理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天然地觉得自己的力量并不够强大;如果还是不行,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的本性受到很大的败坏,一时难以完全纠正。洛克说:“此时还要继续打,直到你自己已经克服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已经服从、忍耐地屈服于惩罚,方可罢手”。鞭打是一种惩罚,但是也可能是一种残忍。在这里,教育者是以鞭打为手段,而以理智主动地进行观察,大人没有失去理性,目标情绪,那么鞭打就不太会沦落于只是一种专横。
父母的教育手段
这是洛克对于“绅士”教育的标准,一般针对的是男性。但是女性呢,虽然对于哭泣的约束不是那样苛刻,但是那种为了一点小事就哭哭啼啼的习惯可不是应该放任不管的。
*【十八旦】:厚德博学 明辨格物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