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的家长普遍对买钙片很积极,在日常生活习惯上,倒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然鹅现实是,生活习惯不做好,一味补钙片,发生变化的只有钱包的厚度,和孩子反而越来越差的身体状况。
这些生活习惯对钙不友好
吃太咸
盐里面有钠,而人体钠的含量,和尿中排出的钙含量,是有很大关系的。
大约每吃下6克盐,就要流失40~60毫克的钙。
本来我们膳食中的钙就比较少,盐倒是不少,严重起来不是就“入不敷出”了吗?
太防晒
都说一白遮三丑,孩子还小,家长就很注意给孩子防晒了。
但是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D,而维D又能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个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愿意晒太阳的却还是少。
其实,只要挑不那么晒的时候,保证孩子每天能晒20分钟以上就行。
当然,要直接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也是可以的。
太爱吃肉
家长,尤其是家里老人,好像会下意识觉得长身体就应该吃肉。
但其实呢,蛋白质摄入过多,反而会让钙的吸收率下降,而丢失增多,导致缺钙。
大鱼大肉真不是什么好习惯,根据中国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吃肉,只要吃50~75克,差不多是手掌大小就足够了。一岁内的小宝宝更少,只要25~75克。
不爱吃菜
蔬菜,尤其是绿色的蔬菜里,大多都是富含钙的。而钾、镁、维生素等,也可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所以蔬菜对钙可以说是很友好了,奈何爱吃肉就意味着不爱吃菜,可是——
● 1岁内的宝宝,每天要吃25~100克的蔬菜;
● 2岁的宝宝,每天要吃50~150克蔬菜;
● 3、4岁的宝宝,每天要吃100~200克蔬菜;
● 5、6岁的宝宝,每天要吃150~300克蔬菜。
再往上,就差不多得300~500克蔬菜了。
不爱喝奶
牛奶堪称“天然钙库”,每100毫升的牛奶里,就有104毫克钙。这也是为什么喝奶总是和补钙联系在一起。
一个青春期前的儿童,每天喝500毫升牛奶才能满足钙的需求;而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身体生长快速,每天要喝750毫升的牛奶才够。
当然,如果有其他补钙途径,或者膳食中含有较多钙了,就不要求喝这么多。
另外,如果孩子喝牛奶后感觉肠胃不舒服,改喝酸奶也是可以的。
太少运动
运动无论何时都是永恒的主张,对钙也不例外。适当地运动能刺激骨骼,促进骨骼对钙的利用。
所以呢,每天要保证孩子至少运动30分钟。
从生活方式补钙多好啊,安全又有效,可偏有很多家长,连上面这些都没带孩子做到,就盲目想着靠钙片补钙。
钙片一颗颗瞎吃下去,就可能补过度。
盲目补钙的结果可能是
● 影响肠道中铁、锌等二价离子的吸收,带来宝宝厌食、贫血、乏力、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影响生长发育。
● 骨骼过早钙化,骨骺会提前闭合,影响后续身高发育。而且,还可能导致骨质变脆,骨折风险更高。
● 如果是很小的宝宝,软骨过早钙化,让前囟提早闭合,就可能造成小头畸形,限制宝宝大脑发育的空间。
● 如果连肝、肾都像骨骼一样钙化,后果将非常严重。
● 长期过度补钙,可能造成高尿钙症,严重时出现血尿,还可能形成泌尿道结石。
● 当钙在眼角膜周边沉积,就会影响到孩子视力,严重的可能出现白内障甚至失明。
● 当钙质在血管壁沉积,会加重血管硬化,影响孩子心脏功能。
● 还有极少数宝宝可能因此患上“鬼脸综合征”,嘴唇大、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远。
这些孩子才需要额外补钙
正常情况下呢,小宝宝是不会缺钙的,不论是枕秃、盗汗都不是因为缺钙。
母乳是钙的优质来源,配方奶也能提供充足的钙营养,只要母乳或配方奶充足,就不存在缺钙的问题。
那谁需要补钙?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多胞胎等宝宝,就需要额外补充钙。
补钙的时候,选择母乳强化剂、特殊早产儿配方奶,或额外的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都是可以的。
另外,患有腹泻、胃肠道疾病的孩子,也很容易因为肠道对钙的吸收利用不良,引起钙缺乏,这类孩子也是需要额外补钙的。
最后是青春期的孩子,因为生长快速,对钙的需求也增加,如果膳食中无法提供足够多的钙,就需要额外补钙。
一般来说,只有当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多的钙时,才需要适量地使用钙补充剂,因为补钙过度的危害实在比较大,而大多数人无法正确判断补的量是否合适。
所以,文章前面提到的生活方式,才是家长们应该严抓的,不用一味想着买钙片给孩子吃,从饮食中把钙补充好、少流失,就足够了。
- END -
一周一次不够看?
关注「儿科主任话育儿」
每天推送新鲜热乎的育儿知识
「儿科主任话育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