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家庭祥和、幸福
让每个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您的孩子为什么老磨蹭?
如果您为人父母,您家里一定经常发生这样的场景:
1.起床问题
就像我在地铁上碰到的妈妈:7点叫醒他,结果这孩子8点才起床。气得你想在他睡懒觉的时候当头一盆冷水泼下去。
2.吃饭问题
看过一位32岁母亲的抱怨: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
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
虽然我也知道这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3.做作业问题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很火,专门讨论父母陪孩子做作业的各种心酸:
有家长吐槽自己孩子一晚上只做5道选择题,马上得到一大波回复:
“淡定,你没碰到两小时一题没做的!”
“哎,三个小时,写作文,20个字。真的很想砍人。”
“一写作业尿尿、拉屎、喝水,肚子不舒服、腿让蚊子咬了,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他。”
“老师让十分钟做完五十道十以内的加减法,包括写名字。三分钟过去了,这货还在把名字写了擦,擦了写,想吼硬是憋住,快内伤了。”
……
类似问题,层出不穷。
什么时候能够不磨蹭?很抱歉,不存在这样的时候。因为不管多大年纪的孩子都会磨蹭,这是人的天性。
One
家长为什么总催促孩子?
其实是因为家长的节奏被打乱了。
一个人的节奏快慢,是否磨蹭是相对的,大人如果觉得孩子磨蹭,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和大人的节奏匹配不起来,大人觉得孩子的节奏太慢了,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所以大人就开始给孩子打上做事情磨蹭的标签。
家长不断催促孩子,打乱孩子的节奏,孩子莫名其妙的“被磨蹭了。”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能让孩子丧失自我。
一个慢性子、爱做梦、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中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家长在我的后台留言说孩子磨蹭,做事情拖沓的问题。
Two
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磨蹭?
一、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尊重孩子的节奏。
我特别欣赏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的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的节奏的,面对孩子成长,我们要经常回头看看,等等孩子,切记一味的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这也是我经常和大家说的,教养孩子一定要符合身心发展规律,慢慢来。
二、教养方式有问题,被动磨蹭。
有的时候,孩子做事情慢是因为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压根就不会做,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孩子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去问,孩子自然就会磨蹭了。我相信如果是大人,也会是这样的。
所以家长要留意孩子做事情的表现,当孩子碰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教导孩他们,或者和孩子一起去克服困难。不要安排给孩子太多事情,给孩子太多压力。
孩子做作业磨蹭有的时候就是因为作业太难或者今天任务太重,孩子会主动的逃避,再加上有些家长会火上浇油,指责埋怨孩子,心理压力一种,磨蹭的现象就变得更加严重了。
多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帮孩子一起找方法技巧,提高效率。
三、没有时间观念。
孩子对于时间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不明白为什么做事情要讲究效率,导致事情进展很慢,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没有时间观念的坏习惯。
针对这个问题,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时间工作表》,和孩子共同制定合理的约束法则,和孩子一起遵守,比方说,**时间必须起床,**时间必须吃饭;不喜欢的事情可以不做,后果自己买单,但只要做了,就必须坚持做完。
How To Do
同时,作为父母也要遵守“规则”,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表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比如: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变成: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 给孩子提供选择
比如: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
比如: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培训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
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们催他,唬他,责备他,拉他,扯他,甚至想踢他,可我们忽视了孩子像蜗牛一样,已经尽了全力。
当我们放慢脚步,我们发现孩子的内心是善良的,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身上有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那我们不妨耐心一点,用心的感受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
(⊙图/祥和感统馆,文章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更正署名或删除。)
项目介绍
“滨海新区和谐家庭关系提升项目”是滨海新区第四届(2018-2019)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是滨海新区妇联与天津市自由贸易试验区众望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公益创投项目,目的是为滨海新区各社区0-18岁孩子及家长提供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幼儿教育、感觉统合训练、心理疏导、婚姻家庭辅导等公益讲座、活动、个案咨询等专业服务,力争给到家长更加落地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及相关服务,切实做到和谐家庭关系,走向幸福人生之路。
初
心
2019年,不忘初心,再出发!
区妇联将以此次公益创投项目为契机,联合众望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利用线上、线下服务更多的家庭、学校、社区等。也希望通过各项培训、活动能真正带动更多家长、老师共同传播这份爱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家庭祥和、幸福,让每个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让社会更加和谐。
了解妇联相关信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