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广江
暑期里“娃经济”红红火火,不少家长选择通过亲子消费来和孩子增进情感、为孩子“充电”“打气”。但记者调查发现,热闹的“娃经济”背后藏有不少“暗坑”:一批亲子游泳班、早教班收完钱后“人去班空”;一些培训机构运营资质“不清不楚”、不少商品或服务“货不对板”……已有不少家长不慎掉入“坑”中,维权不易,叫苦不迭。(8月15日新华社)
“娃经济”里“坑多多”,套路连着套路,家长想要避免花冤枉钱,还真是一个高难度问题。一些培训机构甚至品牌培训机构,一方面不遗余力地贩卖教育焦虑,唯恐家长不乱;另一方面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实施精准收割。现实中,谈到亲子消费,不少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说多了都是泪”。
亲子消费的“暗坑”为何难填?答案并不难找。一方面,法律依据不足,制度存在空白,导致商家“跑路”、服务“蒸发”等问题始终找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地方市场监管机构重视不够、保护不足、不作为,也是亲子消费“填坑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新业态、新模式,监管的包容审慎未尝不可理解,但包容审慎不是放任不管,当前确有一些培训机构目无法纪,肆无忌惮地钻制度漏洞,不断冲击守法、诚信经营的底线。亲子消费是一个规模达数万亿的市场,不能再漠视“劣币驱逐良币”了。
亲子消费“填坑”有赖于立法者和执法者的积极、主动作为。目前看,完善法律依据、建立制度机制,为“娃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已刻不容缓。特别在规范预付缴费问题上,须尽快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别再让预付费成为圈钱套路。监管部门应坚持底线思维,对触碰底线者严加惩罚、踢出市场;同时,创新监管机制,既要敢管、愿管,也要会管、善管,维护市场公平安全的环境。
如何以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动亲子消费市场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是下一步需要着力解决的课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