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加入百合妈妈读书会!
第一次见到小卫时,我想我或许不会同他成为朋友,身材矮小、偏瘦,面容也有点先天扭曲,皮肤上还留着明显的几处褐色胎记,头顶的发丝已经有些稀疏寥寥。
我暗想,面由心生,30多岁的年纪却长成这样一副骇人的模样,不是心智狭隘,就是造物主在恶意捉弄吧。如果他一直保持沉默,或许他的外表会将我推于千里之外。
然而,当他开口说话时,瞬间便让我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他的自信与阳光毫无疑问会感染所有人,一个字一个字从他的口中吐出来时,仿佛可以敲到每个人的心上。
“你好!我是小卫,我听小王说起过你,我和小王是特别要好的朋友。我是**刊物的总编,我采访过……上个月我曾经去过……”
他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一个如此有趣的灵魂让我完全忘记了他的外表,转而敬重他的才华与眼界。
后来,我一直在想,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是什么呢?美貌?权势?地位?还是财富?
答案是否定的,这些都不是,也许才华与自信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日复一日地持续学习,不断向上的自我求索,加上对生命与生活的感悟,就能够铸造一个人的才华。
再佐以自信,这一切便会发扬光大,与此同时,财富、地位也必然会随之而来。
许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模式、性格行事习惯,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
我想,小卫的父母一定很会教育他,让他学会了接受自己并不完美的外表,用才华与智慧为其貌不扬的生命着色,成为一个如此乐观自信的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并未习得培养一个自信孩子的方法,他们用错误的育儿理念,一次次亲手扼杀了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成为一个自卑的人,却还不自知,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
始终压制着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大人总是认为孩子是无知的,总是不断地告诉孩子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这件事情的真相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去看待或理解,强迫孩子去相信、去记忆。
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是可以自己支配情感和行为的,他们需要通过自身体验来激发潜能。
大人只是希望通过简单的灌输方法来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同时把孩子塑造成理想的样子,却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不尊重他们,也不给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
如果大人总是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就会对孩子形成压制,让孩子不断地产生自卑。
不断怀疑着孩子的能力。当孩子端着一杯水走过时,妈妈像弹簧一样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夺过了孩子手中的水杯,神经质地看着满脸惊恐的孩子,对他说:“宝贝,不可以,你太小了,你做不到!妈妈来!”
然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内心在庆幸孩子没有被水烫着,杯子没有摔坏,水没有洒满地……
在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大人总是做不到去鼓励他们,为他们的进步而欢喜,反而会认为孩子的能力不足,而强行阻止。
也许作为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此时,自卑感已经在孩子的体内油然而生,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做不好,是个没用的人,深深的无力感瞬间就击垮了孩子的自信。
从此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小心翼翼,看父母的眼色行事,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
轻易否定着孩子的想法与行动。“什么,你们要在校门口摆摊卖旧玩具,这怎么能行,你们太小了,一点都不安全,赶快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给我乖乖地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妈妈在严厉地批评9岁的大宝和6岁的二宝,阻断了他们刚刚冒出的那令人兴奋的念头。
兄弟俩难过地走开了,“我们就知道你不会同意,你永远都是这样,我们什么也干不了!”他们的身后留下这一句在他们的生命旅途中,曾经说过很多遍的、抗议无效的话。
父母的阻碍与否定,会不断打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失去许多试错的机会,无法准确了解自己的能力,慢慢地在许多事情面前都变得裹足不前,失去了尝试的勇气。最后,因为对自我能力的无法权衡与把握,而失去了许多成长的机会。
其实,如果父母愿意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他们很快就能明白,哪些事情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哪些不在,以及如何在自己能力上进行提升等等,而父母的否定把这一切都生生切断了。
刻意端着权威给孩子施压。有的孩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比同龄的孩子也优秀很多,却总是不自信,因为他们无论怎么做都从未得到过父母的认可。
提起董卿,许多人的印象会是才华、美貌与智慧的化身,幸运的宠儿,始终戴着耀眼的光环。然而,她曾在一个节目中吐露心声,坦言父亲对他的教育,让她成为一个骨子里非常自卑的人。
她说:“别人是很难理解的,你也自卑?我要比别人做得好很多很多,我才会觉得踏实。如果我觉得我跟别人差不多,或者只好那么一丁点儿,我就会很没有安全感,我会觉得我不行。所以,我要付出很多很多,我要拿命去搏。”
童年时期的董卿总是特别渴望得到父亲认可,却从来没有得到过,最终也变成了那个对自己不认可的人。
不错,践行拿命去博的董卿确实靠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许我们可以认为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严厉教育让孩子表现出色。但这很难说是一种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甚至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一生的伤害。
记得曾经在一本育儿书籍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原话记不太清了,大致的意思是:父母凭什么认为,只有指责批评孩子,让孩子感觉不好,才能让孩子发展出良好行为。
“一语道破天机”,这种想法确实荒唐可笑,真是冠冕堂皇地杀孩子于无形啊!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正面引导,让孩子在感觉良好中获得自信与良好行为呢?
我们培养的应该是一个拥有自信的孩子,自信的女孩最美丽,自信的男孩最勇敢。(1)是时候转变旧观念了。
大人固有的一些想法必须彻底改变,我们需要承认孩子有能力,有自己的情感与意愿。
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要做的,只是帮他们创造一个成长环境,却不能代替他们成长。
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传统的、旧有的,通过批评与打击就能让孩子更优秀的想法,转而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对待孩子。
(2)善用换位思考。
父母不能只从自我的角度看问题,安排孩子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而应该切换到孩子的视角,感受孩子的想法。
比如,当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大好的时光应该去读一些经典名著;当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散步的时间到了,应该出去走走;当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却让孩子中断去练习书法……
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想法,按照他的计划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孩子的内心就会有完整的自我认同。
而随意的打断只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成,或者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
(3)不要再轻视与否定孩子。
永远记住不要对孩子说类似这样的话:
“这件事情你干不了!”“你知道,你很笨,你知道你根本就做不好那件事情!”“你太天真了,你的这些想法毫无意义。”……这些话父母只是随意地动动嘴皮,却会对孩子形成很大的打击,妨碍孩子的成长,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4)及时给予孩子鼓励。
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要及时地予以鼓励,父母的鼓励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他们相信父母说的每一句话,所以,每一次鼓励都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优秀,什么都可以做好,让孩子逐渐树立起自信和勇气。
当孩子为自己做不好某件事情而伤心难过的时候,也要鼓励孩子,不妨对孩子说:“没有人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你遇到的困难也许别的孩子也遇到了。这件事本来就很难,做不到也没有关系,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不会因为你做的不好而对你失去信心。”
其实,在这个世间生存并不容易,来自外界的伤害或者压力已经够多的了,我们何苦要通过怀疑自己来变相地进行自我伤害呢。
让我们以耶鲁大学的这一条校训作为文章的结语共勉吧,“要自信,绝对自信,无条件自信,时刻自信,即使在做错的时候。 ”
"您好!我是百合妈妈,80后职场宝妈,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每日与您分享我在育儿路上收获的感动与成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您有什么育儿的心得与体会,也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