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总有孩子溺亡的不幸事故发生。中国卫生部发表的数字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是这个年龄段的第一死因。虽然每年学校都会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但悲剧仍然接连发生。有人认为是老师和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对孩子教育力度不强造成的。但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孩子甚至是全社会对水失去了应有的敬畏造成的。水火无情,但孩子对火的畏惧要远远高于水。事实上,水带给人类的灾难比火要严重的多。可为什么孩子不怕水呢?
水,孩子们太熟悉了。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人们每天洗脸刷牙洗澡都要用它。孩子们熟悉它的形状,温度,颜色,味道。习惯水浸泡身体的感觉。喜欢在水里玩各种游戏。这种状态下,孩子在水边玩耍,还会对水产生本能的畏惧吗?水的危险是隐蔽的,危险来临时是突然的,致命的。它就像冬眠的毒蛇,在人们最不经意间醒来。
水的危险性孩子们很难有切身的体会。孩子被火烧到了,那种疼痛会让他刻骨铭心。看到火他就会害怕,从而远离危险。而水几乎不会有这种特征,孩子即便被水呛到,也不会看到水就害怕。等他缓过气来,他还会继续玩水。
影视动画情节让孩子对水的危害性严重低估。动画片中好像人人都会游泳,即便不会游泳,掉进河里也会被水冲上岸,顶多衣服湿透,看着有些狼狈。有些动画片,人物干脆全是两栖动物,在水中也能说话睡觉。
家长带孩子去水边玩耍,起到极不好的示范作用。如果你经常带孩子到水边玩,孩子就会觉得去水边玩没什么大不了的,下次可能就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了。特别在农村正规游泳场太少,即便有,人们也会因为价格从而选择在河边,水塘里洗澡。自己在水里玩的不亦乐乎,却告诫孩子水边很危险,这样的警告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堵不如疏,既然安全教育不能杜绝孩子们私自玩水,我们就应该合理的引导孩子安全有序的玩水。政府能不能对水上游乐场进行补贴,让它免费或半价对暑假期间的孩子开放?可不可以因地制宜,在农村多建游泳池,让农村人告别野泳?如果能去水上乐园玩冲浪,谁还会去河里踩泥巴?如果可以光明正大去游泳池游泳,谁还会偷偷摸摸去池塘边玩水?
防止孩子溺亡,不能永远停留在喊喊口号,贴贴标语的老办法上。事故发生后也不要老拿安全教育不到位,家长疏于监护的理由搪塞。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禁止野泳,多建游泳场地。让孩子都能到正规的场地玩水,释放自己的天性。让孩子对江河湖海保持敬畏,远离危险。让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提高警惕,能上山,莫下水。有条件的话,在学校开设游泳课,消除孩子对游泳的好奇心。如果我们努力了,也许每年能挽救上万条生命,能挽救上万个家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