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因为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而孩子的成长过程又是个犯错不断的过程,所以不自觉中,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父母很容易就干涉太多。
他们时刻关注着孩子成长轨迹,担心“走错路”:进名校,进重点班,成绩最好名列前茅,课外竞赛也别落下,还有艺术、运动等兴趣班...
这种现象,其实不单是中国家长会有,全世界的家长都一样。
我至今还记得,那年我四年级,我妈给我买了一本日记本,告诉我是时候拥有自己的隐私了。那时我很开心,觉得妈妈终于开明了一次,于是很认真地,把所有开心的不开心的小心思全部写在了日记里。
结果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她在饭桌上把我的日记内容大声讲出来,当做笑料一样。我这才知道,原来她给我买日记本,是为了更好地掌控我的心思。
我当然反抗了,四年级的我告诉她,我应该拥有自己的隐私。可三十岁的她告诉我:“你是我的女儿,不配有自己的隐私。”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成为了我心里的一块阴影。
每当有人抱怨他们的父母很专制时,有没有一种「全世界共享一个妈」的感觉呢?
一个孩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其父母的“控制”西方不少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已做过相关研究,在迫切希望孩子达到自己的高要求时,父母很容易会出现这种行为——“控制”。
一个孩子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其父母的“控制”。对孩子的控制欲是“父母”这一角色的本能,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加强,加强。
还有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妈妈不唠叨就不会跟孩子说话了。
唠叨没有恶意,却是一种恶习,是对“控制”的不知不觉的上瘾。
对于控制有两种父母:“直升机”和“虎妈”式行为,都属于“控制”类。
一,“直升机”式行为
设想一个场景,父母如同一架24小时盘旋在孩子上空的直升机。这类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没了自己的支持,就无法做好任何一件情。
平时会干涉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日常生活、娱乐休闲,还是学业功课。这种行为,也被称为“过度育儿”。
更多的时候,“直升机型父母”都是不自知的。他们控制的不是孩子的童年,而是孩子的一生,他们不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危害,他们更不反思自己为孩子定制的人生,是否适合孩子的人生。于是,我们身边的啃老族、巨婴、妈宝男……越来越多。
二、“虎妈”式行为
虎妈虎爸往往非常独裁,他们对孩子各方面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哪怕做家务都必须做到极致,更不用说学习上的要求。
他们希望孩子能完全地服从命令,遵循他们制定的每个规则,永远不能有任何异议。
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家庭很常见,父母总是觉得孩子欠他们的,因此,他们要求孩子无条件听从,最好听话又优秀,让自己感到自豪。在西方国家,这类父母则更为少见一些。
对于“控制”类父母应该怎样改变?“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个性,不如学会放手。”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不断犯错、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亚洲首富李嘉诚,就十分懂得教育之道。
孩子小的时候,李嘉诚很少让他们坐私家车,常常带他们坐电车、巴士,让他们感受这个社会真实的一面,体会最平凡、真实的生活,孩子会有所得。
不仅如此,李嘉诚很少给孩子零花钱,还常常鼓励他们勤工俭学,自己挣零用钱,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勤劳、独立。
想成为好父母,就要懂得给孩子适当的自由成长空间,别把孩子盯的太紧、逼的太狠、保护的太好。
●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少控制
不要只凭自己的喜好给孩子报兴趣班,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兴趣爱好;
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孩子,而是要教孩子学会选择和坚持,哪怕出错了也能从中获取教训。
● 多训练孩子自己动手,少包办
懂得放手,孩子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价值观,他能从中学习各种技能和本领,这些好习惯也会迁移到他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之中,一生受益。
● 多让孩子吃苦,少焦虑
不要总担心孩子做不好一些事,会走弯路,迫切希望自己能竭尽所能,帮助孩子,让他们少吃苦。可是,那些少吃的苦,终有一天会变成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亏,去折磨孩子。
“直升机”和“虎妈”式行为,只会让孩子成为父母操控下的“玩偶”,丧失了培养个人特质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会让孩子潜意识认定,“父母不在,我就什么也做不到”。孩子就算短期内取得了好成绩,未来也将难以独立生活,独自应对挑战。
小结:
归根究底,面对孩子,我们要问问自己,到底把孩子当作可以控制、支配的牵线木偶,还是一个独立鲜活的个体。
我们一定要明确这样一个思想: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是我们所不能主宰和左右的。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