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孙子元元,快3岁了,是聪明伶俐小娃娃,但也是个小暴君,稍不如意,就会撒泼打滚儿,对姐姐又抓又打。有天在超市里闹起来,被路过的一个奶奶严厉批评了,结果元元以后再也不肯去那家超市了。
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趋利避害,你还能说,这熊孩子什么都不懂吗?
父辈的简单教育方式要我说,这样的熊孩子就应该狠打两次屁股,让他明白什么是家长可以接受的,什么是家长不能接受的,不超过三次肯定他就老实了,决不敢再这么放肆。
可是,姐姐下不去手,元元的父母说小不点儿时也打过他屁股,但哭到吐奶,之后没法儿管他了。只是每次见他打人时就告诉他,要摸不要拍,拍的行为不好。这个办法,我不以为然。
直到有天,我读了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的《有效管理指南》一书。
书中说:孩子天生就是捣蛋鬼,不是某些小孩,而是所有!小孩子本身就是个潜在的独裁者,小暴君。他们的第一次觉醒,大概在18个月时,你刚抱他起来,他打挺儿要放下,放下后又要求抱起来;有时候要吃奶,奶瓶给他又打翻要喝橙汁......总之,任何事都要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我觉得罗斯蒙德说18个月有点说迟了,实际上,所有孩子在6个月左右,都会有个坏习惯:你递给他的玩具他会丢掉,你再捡起递给他,他还是会丢掉,他还会为此咯咯直笑。
此时,如果家长陪他笑并继续捡玩具给他,他会觉得这个行为是正确的。
这时候家长如果不再理他,佯装生气了,他的这种行为就会收敛,孩子是能敏感地察觉到父母情绪变化的。当他意识到大人不高兴了,他就不会再这么肆无忌惮。
所以国家才会规定18岁才算成人,孩子要经过18年的不断教化,逐步走向成熟,才能开始学着走进社会。
至此,我才再次明确了我们这代人的观点,也是父辈们几十年前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是有些道理的,在孩子小时也是最行之有效的。
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底线很重要,让孩子有”边界“感才行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个持续斗智斗通的过程,时刻不能掉以轻心,也时刻不要忘记展示自己的底线。
现如今,如何教育孩子已经成了一个让所有在岗父母倍感头大的话题。永远让新生代父母们焦虑、烦躁、备感压力的同时又不知所措的问题,都是孩子的行为问题。
当然,每个孩子秉性不同,反应在成人眼里的行为也不一样,有的孩子是明着淘气,有的孩子是“蔫儿坏”。如果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淘气,那也就罢了,可问题是,多数孩子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一边做着破坏性动作,一边笑嘻嘻地偷偷瞄着家长的反应。家长如果粗心,没留意到孩子的态度与动作,亦或是觉得孩子的行为无伤大雅,孩子会觉得这是被允许的,他挑战成功。
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我说孩子在试探家长的底线,你信吗?很多家长可能不信的,建议你先仔细观察下自家13岁以下的孩子,观察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对你的各种挖坑试探。
砖家们的建议估且听听,家长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处置要想成功管教孩子,你首先必须明白他们为什么会捣蛋。有好为人师的家长们就各抒己见地支招儿,于是,教育市场充斥着各种自相矛盾的教育策略,吸引了众家长的眼球的同时,这也使他们越加糊涂。罗斯蒙德认为:
家长的放纵会让熊孩子很难管教,总有人直播商场或地铁里有熊孩子对长辈拳打脚踢一发不可收拾的场面,且这种糟糕的情况屡见不鲜。父母有没有反思,为什么把孩子惯成这样?
这么放肆的孩子,放在几十年前,被父母爆打两顿包管老实了,但现在的父母都极听砖家的话,想通过以理服人的劝说来教化孩子,罗斯蒙德说:你们真是太天真了!
为什么跟几十年前的父母相比,今天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吼叫——这说明他们多次劝说无效后,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孩子不耐烦了,才会变得如此烦燥。
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有些这样那样的行为让父母束手无策。家长应该学会读懂这些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该处罚的就不能手软。
当然我不全是指打孩子,得找出孩子惧怕的痛点下手才会行支有效,才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
我家孩子上小学时,不知跟谁学的有点挑食的迹象,我发现后直接跟他说:“我一旦发现你不爱吃什么,我就天天做什么,你不吃也行,那你就饿着,零食也是不准吃的”。
他口壮的孩子,有三餐必须按时吃的习惯,因为我提前说了我的观点,后来,他愣是没敢让我发现他不爱吃什么。
所以,发现孩子有不良苗头,先给他划好边界。不遵守规矩办事,一定要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家长决不能姑息,该出手时必须出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