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私信我说:孩子太淘气了,我到底该打不该打?
怎么个淘气法呢?在幼儿园里成了“小恶霸”,揪女同学辫子,抢小朋友玩具,自己不睡午觉还把睡着的小朋友戳醒...
老师是肯定不会体罚孩子的,顶多是惩罚孩子罚站。可是孩子一点都不害怕这种和风细雨般的惩罚,还有点得意洋洋...老师也受不了啊,就暗示家长说:趁孩子还小,要及早纠正,有的时候体罚也是必要的。
可是,这位家长看了很多文章,都劝他别打孩子:因为体罚会给孩子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这可如何是好,打,怕孩子有心理阴影;不打,由着孩子这么“坏”下去,三岁看到老,这部就毁了吗。
下面,我们来给这位家长,出一套科学揍娃的解决方案吧。
1.惩罚要适度:不能真的打疼首先,为了怕给孩子造成真的肉体伤害,建议打孩子只打屁股或手心,不用工具,不要太使劲儿,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将孩子打伤。
有人问“不使劲儿那还叫打吗?”
其实,一方面,打孩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疼或受伤,而是为了心理震慑;另一方面,即便不疼,孩子明白这是惩罚之后就会有所忌惮。
或者,不赞成体罚的家长也可以将“打”替换成别的惩罚方式,比如罚站(正惩罚)、扣掉零食、扣掉娱乐时间(负惩罚),只要能起到“强化与惩罚”的作用就行。
2.什么时候惩罚:做错事情,及时惩罚在开打之前,家长们要明白一点——打,是为了规则的建立,而不是为了父母自己坏情绪的发泄。
当然了,我这里要讨论的是科学,那惩罚的科学性在哪里呢?就是——即时惩罚永远最奏效。也就是孩子刚一犯错就惩罚,最能让他牢牢记住到底错哪儿了,孩子会特别容易建立惩罚和错误行为之间的联系。
所以惩罚要在犯错的当下,让他挨个明白揍;如果犯错的当下不方便惩罚,那回家惩罚之前也一定要清楚列出他的罪状。我个人不太赞同那种秋后算账的惩罚方式(尤其是低龄幼儿,因为他们的记忆系统还不牢固,所以间隔惩罚效果甚微)。
惩罚,或者说让孩子害怕被惩罚,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让某种不希望(undesired)的行为更少出现,让孩子明白这个社会的规则是如何运行的,才是惩罚的目的。如果孩子只知道怕打怕疼,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这打不是白挨了吗?
3.打孩子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吗?很多父母可能属于“爱与自由”派的,对于糟糕亲子关系造成的恶果都非常忌惮。
第一,孩子没有我们想象中脆弱,大自然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如果从小到大一直顺着孩子的心意,那么长大后在社会上,谁顺着他呀?那个心理落差是很大的。
第二,惩罚和管教孩子时,家长不要首先带有激烈的情绪反应,而是要保持一个平静、稳定的情绪状态。你自己先大喜大悲大嗔大怒的,不给孩子造成童年阴影就怪了……而且,家长的激动、愤怒、压制,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和反感情绪。
我们应该明确一个前提——对事不对人——我罚你,不是因为我满腔怒火需要发泄,不是因为你是坏孩子,更不是爸爸妈妈不爱你了,而是因为你做了不对的事情。
我们的目的是给孩子建立规则,而不是发泄自己的糟糕情绪,如果家长做不到这一点,那我建议他在管教孩子之前先学好情绪管理。
4.得分清楚什么事该罚,什么事不该罚在知道了该怎么科学地打孩子之后,还有一点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什么时候才该惩罚,什么时候不该打惩罚。
我在以前的推送中曾经提到过不少现象在大人看来无法理解,但却属于儿童的正常阶段性特点,例如,镜像书写、重复行为等。这里可以再介绍几个:
叛逆期——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三个叛逆期(2-3岁、7-8岁、青春期),这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出现的表现,你说东我非得往西,你越不给我非得要。
秩序敏感期——2-4岁孩子有时会出现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或秩序来行事,否则就会大发脾气。
完美敏感期——发生于2-5岁,表现是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比如给他饼干必须是完整无缺的,有缝隙或者缺角,就会拒绝甚至大闹。
撒谎期——4-5岁孩子可能出现说谎的现象,这正是孩子的共情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能力飞速发展的体现。谎言也分“白谎”和“黑谎”,对于无伤大雅的甚至是善意的白谎,大可不必发作;对于损人利己的“黑谎”,才必须要立即纠正。
秽语关键期——孩子开始模仿大人说脏话了,大人反应越激烈他越来劲。这种时候大人自己注意言行,同时在他学说脏话时无视他,效果反而会更好。
遇到这些情况导致孩子“不可理喻”的表现,我觉得家长是大可不必太往心里去的,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自己先焦虑或情绪失控起来。
但如果你发现,孩子的行为并非是因为以上原因导致的,而就是违反规则的问题——例如说好的事情不肯遵守,不上学耍无赖,一不如愿就滚地神功,欺负小朋友等……那请不要犹豫,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
5.最后还要补充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原则:育儿是一个很复杂很宏大的系统性问题,但任何育儿问题万宗归一,关键点都在于良好的亲子互动和亲子陪伴。如何给孩子建立赏罚分明的规则世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亲密的亲子关系从一开始都没建立好,那么就别痴心妄想着仅凭一招“强化与惩罚”、“胡萝卜加大棒”就能处处奏效了。
本文节选自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张昕教授文章《科学揍娃论 | 揍可揍,非常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我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