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家长对磨蹭的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要磨蹭了"像魔咒一样,孩子听了不光没有加快速度,还越来越慢,状况百出。
当家长说"不要磨蹭了",孩子的大脑内部发生了什么?
一、不要让你的"不要"打扰了孩子大脑的发育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让孩子的大脑自由》这本书,作者是美国非常权威的脑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他也是杰出的生物学教授。他在书中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和揭秘了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机制。
作者指出,在怀孕初期大脑胚胎每分钟就会生产出50万个神经元,相当于每秒钟诞生8 000个神经细胞,而且这样的高速将维持数周。不光在妊娠期,0~5岁也是孩子的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这种高速发育的前提就是安全、不被打扰。
当家长开始对孩子说"不",意味着对孩子思考的强势的介入和打扰,大部分孩子的大脑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这个概念,所以才会越催越慢。
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胎教耳机其实就是个坑,让孩子清静一点,他们不喜欢被打扰。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胎教对提高胎儿的大脑发育有丝毫帮助。
二、为大脑发育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美国的佩里幼儿教育研究项目发现:大脑的不被打扰的需求,是它原始生存本能的体现。该项目最终成为美国各种学龄前儿童培训项目的标杆。
所以,0~5岁的孩子,满足其大脑生存本能的教育模式才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那怎样的引导才算最自然的满足生存本能呢?
1、打破"不要"魔咒,用正面语言表达正面期许
正面的语言表达正面期许其实就是把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温和的说出来。
比如,当我们想说"不要磨蹭",我们可以改成"宝贝,吃饭的时候要快一点哦";"不要走神"也可以换成"注意力集中在做题上,你会做的又快又好";
我们会发现,当妈妈的语言里没有了"不",孩子的行为里也会没有了不。
2、去除怪罪的口吻,温暖比责罚更重要
怪罪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普遍发生。比如,当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家长责罚时,他们的注意力压根不在学习上,而是考虑安全威胁的来源,也就是批评者的责罚。
所以,此时的"事后总结"可能压根没什么用,因为孩子脑中的"警报"一直没有解除。
这个时候温和的抚慰可能更有用。
3、让孩子感受到到父母的接纳
当孩子磨蹭、调皮、不专心时,家长为什么总是和自己预设的处理模式不同,总是忍不住的想发火,想对孩子大吼大叫呢?
朋友圈常见的家长自我调解状态无不是安慰自己:"亲生的,亲生的"。这句话也体现了亲子矛盾处理的一种智慧:接纳那个不完美的孩子,接纳那个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接纳那个平凡的孩子。
三、科学养脑要预防"过度培养"现在好多家长在孩子刚刚姗姗学步时就开始报各种早教班,上幼儿园就开始报各种兴趣班,孩子在揠苗助长的过度培养下,失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仅仅是为了让爸妈满意。
这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来说是很不利的,如果他们因此发现父母因为自己失望,就会情绪低落,这会损伤大脑。早期教育应该遵循"恰到好处原则"。
恰到好处原则又叫金发姑娘效应。这一现象十分普遍,对众多生物来说,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生存,迫使它们不断在各种对立的因素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多一分少一分都会破坏生物系统。
大多数生物都钟爱平衡状态,因此对于许多生理过程的深入理解都离不开"恰到好处原则"。
四、科学养脑,要重视回应孩子的情绪首先,要及时、适度地回应孩子的情绪。父母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发展变化,耐心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比如,父母发现孩子情绪不高时,哪怕当时很忙,也要停下来耐心地关心一下;孩子有问题要问时,哪怕问题很不着边际,也要耐心地给予回答。
要培养快乐的宝宝,这种父母与孩子之间专注并且耐心的互动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还能让他们的情绪变得稳定。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父母需要较强的处理孩子情绪生活的能力,包括用心感受孩子的情绪、对他们做出积极回应,并教会他们调节情绪等等。
五、建立大脑规则,培养出有道德感的宝宝除了接纳和爱,父母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有道德感的宝宝。
1、父母要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和奖励措施,同时坚决执行。当孩子执行了规则要进行表扬。
2、父母不但要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也要表扬孩子拒绝参与不良行为的勇气。
3、父母还要做到"及时惩罚"。这里的惩罚主要通过"品尝自己的错误导致的后果"和"剥夺他们喜爱的事物"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4、父母要对立下的规矩进行解释。科学家常常称之为"诱导式规劝",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孩子犯错的概率。
总结面对孩子磨蹭、不专心等问题时,遵循孩子大脑发育规律,不干涉不打扰才能促进孩子大脑的潜能发挥。同时,父母还应顾及不过度培养的原则,多关注孩子情绪并适当制定规则。
希望家长在育儿道路上能不慌乱、不焦躁,能从容带娃,科学养娃。
"我是夏夏妈,85后全职宝妈。每天读本育儿书,寻求科学养娃是我的愿望,希望结识志同道合的宝妈,携手共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