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篇,对于吴谢宇弑母案是否要站在亲子教育的角度做下剖析,我思考了很久。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以及海外心理学研究报告甚至一些犯罪心理学报告后,我最终决定还是写一写。毕竟吴谢宇最终走上这样一条路,与他童年所受到的教育和他与妈妈的关系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的文章稍微有点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读完!
最近,震惊全国的“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曝出最新进展,吴谢宇已由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报送至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涉及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等三项罪名。
根据媒体的报道,我们也能得知吴谢宇被捕后的狡猾与冷血。他对杀害母亲的行为并不否认,但是他却回避谈论作案动机、犯罪经过、犯案后自身情况等核心问题,那些与案件无关的知识性话题,他也会积极表达。
最后警方让他写自述书,吴谢宇才在自述书中坦白作案过程:他说在案发当日,他趁母亲谢天琴换鞋时,用哑铃砸死了她。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协助母亲自杀,“帮妈妈解脱”,因为父亲过世后,妈妈一直很痛苦。还说自己也曾想过自杀,但因为目睹母亲最后的死亡状态,心生恐惧,放弃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
但通过各种报道,详细了解吴谢宇作案前后的行为后就会知道,案件本身根本不是像他讲的这么轻描淡写。不管他给自己找了多少借口,相信最终等待他的也一定是法律的严惩。
但吴谢宇的案子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学习表现那么优异“北大学子”会选择自我毁灭,为什么看似孝顺听话的他对自己的妈妈痛下狠手?看似人畜无害的他与冷血残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么极端化的差异?
因为我一直有关注吴谢宇的案子,最近我在参加犯罪心理学的一些课程,同学中有一些刑侦方面的专业人士,我们也就吴谢宇的案件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分析。
今天特别与大家做一些分享,希望借由这次探讨,我们一起认真思考:身为父母究竟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对孩子的未来怀有怎样的期待,孩子的人格塑造和外在成绩究竟哪个更重要?!
从北大学子到弑母疑凶,完美小孩的不完美
在亲戚心目中,吴谢宇从小就“非常非常非常完美、听话,成绩又好,还尊敬长辈,孝顺家人。一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
而吴谢宇的成绩也是让人骄傲,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福建省名声斐然的福州一中,入学后,在竞争超级激烈的高中,成绩更是常年稳居全校第一。在同学心目中,他不是学霸,而是学神,大家都叫他“宇神”。而同学对他的印象也很好,觉得他会耐心答疑,会积极为班级争荣誉……
吴谢宇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成为所有人的骄傲。在优秀孩子扎堆的北大,吴谢宇的成绩也一样优秀,大一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获得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参加GRE考试,成绩排名全球前5%。
2015年暑假,吴谢宇的妈妈告诉所有亲戚朋友,她将陪儿子去麻省理工做交换生。
亲戚觉得他听话,邻居觉得他礼貌,同学觉得他耐心、性格开朗……
没有人知道,这个“非常非常非常完美”的小孩还有“非常非常非常黑暗”的另一面。
直到2016年春节前夕,吴谢宇的舅舅发消息问他是否回来过年,2月5日,吴谢宇回信说他和妈妈回来了,要舅舅去莆田车站接他们回家。
舅舅在车站等了一天,也没接到人,春节也都联系不上,预感出事了的舅舅在春节假期结束报了警,警察破门进入了吴谢宇母亲平日居住的教职工宿舍,看到了令所有人窒息的一幕。
吴谢宇的妈妈谢天琴早已被害,她的尸体留在家中,被100多层塑料膜包裹,每层之间都放了活性炭吸臭。房中还装有两个摄像头,凶手可随时远程监控屋内的动静。
经过尸检和调查,警方确定凶案发生于2015年7月11日,最大嫌疑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家心目中无比“完美的”北大高材生,谢天琴的儿子——吴谢宇。
警方调查发现,2015年6月底吴谢宇就开始网购刀具、防水布、医生护士服等作案工具。
7月11日,吴谢宇残忍把妈妈杀害。在7月12日至23日期间,吴谢宇曾数十次购买活性炭、塑料膜、壁纸、真空压缩袋等物品,用于处理母亲的尸体。
同一时期,谢天琴的亲戚们陆续收到吴谢宇发来的短信。称儿子要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交换生,母亲一同前往陪读,两人将乘坐7月25日的飞机去美国。在此期间,吴谢宇通过手机短信、QQ等方式,向多位亲戚朋友借钱,借款总额达144万元。
2015年8月,谢天琴所在的工作单位也收到吴谢宇从日记本上剪字、拼接、复印的伪造辞职信。
作案后的吴谢宇在家附近的酒店住过十多天,随后乘火车离开福州,此后半年活动于福州、上海、北京、河南等地,他曾爱上过一名性工作者,两人发展成男女朋友,吴谢宇还拿出十几万彩礼向对方提亲。2016年2月吴谢宇被河南一台ATM机的监控抓拍到他取款的身影。
随后,吴谢宇失踪,销声匿迹三年多,直到今年4月21日,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警方抓获。
被捕后,吴谢宇也是拒不承认罪行,他回避警方的提问,在自述书上说自己这么做是因为“妈妈太痛苦了”,为了“帮妈妈解脱”。如果真如吴谢宇所说,他妈妈一心求死,又哪里需要别人的帮忙呢?退一万步说,以吴谢宇在整个案件中所呈现出的智商,他如果真心像自己声称的那么爱母亲、怜悯母亲,他能找到其他很多健康、不带伤害的方法帮助母亲走出痛苦,为什么他会选择最残忍的那一个呢?
未分化的母子关系带来的是巨大的吞噬感
要了解吴谢宇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就有必要了解吴谢宇与母亲谢天琴的关系。
谢天琴是长女,也是家族同辈中唯一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成为历史老师。大家对她的评价是:为人要强、清高、保守,道德感、原则性极强。她在学校从不穿裙子,即使夏天,也永远是规规矩矩的长裤加衬衫。要知道,福建本身就靠南,一年四季都比较热,能做到夏天也坚持穿长裤,这需要多大的规则感啊!
谢天琴在工作单位也从来不和同事聊家长里短,不开玩笑,也很少与人交际。她丈夫病逝后,单位曾组织了捐款,也被她谢绝了。
谢天琴对吴谢宇要求很高,从小就告诉吴谢宇要成才。吴谢宇也很听话,从很小开始,他就能不需要母亲督促地自觉学习,成绩上优异的表现让妈妈舒心不少。
而吴谢宇与妈妈的情感连结也很紧密,不管是上高中还是上大学后,几乎每天都会与母亲打很长时间的电话,学了什么、老师讲了什么,饮食、生活、学习情况等都会告诉母亲。
如果这是一个幼童,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一个高中生、大学生做出这样的行为,却是有问题的。
因为从进入青春期开始,孩子的大脑和身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会努力尝试新事物,全面地去感受生活的内在动力,同伴关系比父母关系对他们更重要。
小时候,父母常常被他们视为最重要的榜样,但进入青春期,他们会不再视父母为英雄,而是把父母看成普通人。他们内心希望逐渐摆脱父母,在同伴交往中获得探索新世界的勇气。这是孩子长大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必须经历的一步。
但吴谢宇与妈妈却是那么贴近,小时候,他全心全意地依赖妈妈,长大了,进入青春期,妈妈也是他最重要的人。与其说,这是母子关系好的表现,不如说这是母子共生,关系完全没有分化的表现。
吴谢宇与妈妈表面上是两个人,但他们的内在却完全没有边界,彼此融合共生,谢天琴完全封闭了自己的情感需要,把所有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而吴谢宇也非常努力地化身为最完美听话的小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妈妈的期待。
但妈妈期待的样子就等于吴谢宇内心看到的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吗?
真自我VS假自我
每一个婴儿在刚出生时都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饿了,他一哭,就有奶喂给他;尿了,他一哭,马上有人给他换尿布;困了,他一哭,就有人哄他入眠……
婴儿期的孩子觉得“我”和妈妈是一体的,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有什么想法,妈妈都会明白。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他慢慢发现,妈妈和自己是两个人,有时候,妈妈会不受自己的行为控制,而有时候,自己也可以不受妈妈的约束。为了确定,自己的感受是真的,孩子会做出很多试探性的行为,他们会不把大人的话放在心上,会动不动把“不”、“不要”挂在嘴边。
这些叛逆性不受教的行为都是他们内在真实自我的探索。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行事,这样发展出的自我是“真自我”。
如果大人在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去探索、去经历,用各种充满爱、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体会到自由与规则之间的边界,孩子逐渐会在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中找到平衡,完成内在与外在的整合和统一,孩子会自然地遵守社会的各种规则,人格也会不断得到完善。
但孩子构建真实自我的过程必然伴随有很多破坏性的行为,这会给大人带来很多麻烦,为了让孩子好管、省心,有的父母会用各种方法来打压孩子的自我。每当孩子做出破坏性行为后,父母就会进行打压,用语言暴力、打骂等手段打压孩子,孩子为了不被父母抛弃,他会分化出两个自我。
一个自我是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也称“假自我”。这个假自我的表现会特别乖,每当它表现得配合听话时,它就会得到更多的鼓励和奖励。刚开始,被假自我占据的真自我并不会消失,它时不时会跳出来,维持一下自己的权益。但真自我每一次的尝试必然会得到更多的打压和惩罚,慢慢地,孩子与真自我越来越远,越来越习惯假自我。
因为这个自我是假的,他可以按照外界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最完美的样子,他会竭尽所能表现成符合需求的乖巧与懂事,如果外界的要求太过严苛,为了生活,他的表现也会近乎“完美”。但这个完美是为了符合外在需求而表现出的完美,不是内在真实的评价,内在真实的评价是那个被打压进黑暗的真自我给予的。
当假自我在蓬勃生长的时候,被打压进黑暗中的真自我并没有消失,他也一样在发展壮大。
只是,因为这个真自我从来没有被真正的接纳过,每一次,他出现的时候,都会被厌恶、被鄙视、被嫌弃……,当假自我越来越蓬勃,那个隐藏在黑暗中被嫌弃地真自我也越来越壮大。因为这个自我一直都是被打压的,他有着深深的罪疚感,也因为他从来没被真正地看到、接纳,他积压了很多很多地愤怒,这股愤怒令他有想毁灭掉一切的冲动。
就拿吴谢宇来说,虽然我没有读到更深入的案件报告,并不能完全知道他的童年是怎样的。但从报道中亲戚邻居的谈话能够知道,他的妈妈谢天琴控制欲是很强的。不然她不会在孩子读了高中、上了大学还每天事无巨细地过问。
吴谢宇的完美、乖巧、懂事都是为迎合母亲需求而发展出的“假自我”,吴谢宇的假自我因为母亲严格地训练而拥有了完好的社会功能和强大的防御机制。所以,不管亲戚、邻居、朋友、同学,大家对他的评价都是“完美”。
没有任何人看到吴谢宇的不乖、不听话、叛逆,处于青春期的他都没有任何出格的表现,这一切的乖巧表现背后,本身就耐人寻味!
在乖巧的假自我背后,有一个处于黑暗中,从来没有机会在外界表现出来的真自我。这个真自我在被打压、被假自我侵占地同时,他也一直在疯狂地积蓄力量,想要寻找时机,毁掉这让他感到窒息地共生关系!
毁灭VS重生
谢天琴一定是为儿子感到骄傲的,但是为了不断激励儿子,在从小到大对待儿子的方式中,她或许用了很多嘲讽、批评、鄙视的话语和行为对儿子进行管教。最初,这样是为了让儿子听话,慢慢地,这些方式母子习惯地对待方式。站在谢天琴的角度,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
而站在吴谢宇的角度呢?最初,他的假自我能够因为自己迎合了妈妈的需要而开心。但随着他的成长,他发现不管自己怎么迎合妈妈的需求,不管自己的表现怎么乖巧、听话、懂事,妈妈都不高兴。他都能在妈妈的眼神里看到蔑视、不堪、不屑。
即使他远离了妈妈,去到北京,都无法摆脱妈妈对他形式上的控制。他越想推开,发现自己越推不开。而在宽松的环境里,在妈妈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吴谢宇的真自我发展越来越壮大,为了彻底的摆脱妈妈,吴谢宇内在真实而黑暗的自我策划了一系列的毁灭性行为。
看看他在作案前购买的工具:刀具、防水塑料布、防油桌垫、干燥剂、防潮剂、抽湿器、防霉包、真空压缩袋抽气泵、隔离服、医生护士服等,其中仅刀具就购买了剔骨刀、菜刀、手术刀、雕刻刀、手机贴膜用刀、锯条等多种……,
再看看他作案后通过支付宝34次购买活性炭,19次购买塑料膜、防水布、墙壁贴纸、真空压缩袋等,以及摄像头……
你能相信他自述书写的:这么做是为了帮助妈妈解脱?
或许对吴谢宇来说,毁掉妈妈,毁掉共生、压抑和虚假的自体,他才有机会找回真实地自我。
在他把妈妈残忍地杀害后,到处骗钱、肆意挥霍、找性工作者……,这些他妈妈无比嫌弃、无比厌恶的行为,都是他内在真实自我的渴望。
反思
不管吴谢宇是怎么发展到现在这样地步的,他都不值得同情,等待他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
把这起案件拿出来讨论,是希望这起悲剧能够让身为父母的我们反思,对于孩子来说,人格塑造和外在的成绩究竟哪个更重要?我们究竟是该用各种方法去驯化孩子,让孩子听话,还是该帮助孩子在成长中完成内在的发展与统一?
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有着个人道德感的根基和种子,都有自动朝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需要,比如遵纪守法、遵守各种道德秩序等。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妈妈能够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充满爱意的关系,用爱包容煮孩子的活跃感和暴力性,孩子就会逐渐调节和容纳自己性格中那些破坏性的部分,完成内在的整合,孩子内在的道德品质会得到强化和丰富。
如果孩子都是被强行教育和灌输各种标准和信念,在粗暴地对待中强迫自己去接受,孩子的人格发展更容易不尽如人意。如果孩子连真实的自我都没有,他又哪里有能力去构建自尊和自信呢?
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的发展中都给予了足够好的养育,这帮助孩子人格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所以,我们社会整体是和谐统一的。
但,那些极端化的黑暗力量也有着强大的摧毁力,不论如何,还是希望更多的父母看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真正把孩子培养成心智健全的人!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月华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60分妈妈月华】畅销育儿书作者,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专注宝宝的吃喝拉撒,生长发育,学习力培养及身心成长,也关注妈妈的心灵成长,健康的母婴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杰出的宝宝。如果你想孩子身心灵都能更健康,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