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好”是很多父母批评孩子的理由,殊不知大多数情况下,父母根本搞不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自以为是地定义对还是错。如果父母总是在孩子犯错时盲目地批评孩子,或者表现得暴跳如雷,孩子只会害怕遇到困难,想要避免犯错,自然很难有勇气挑战自我,逐渐地会形成固定思维模式。父母批评孩子之前,先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侧重事情的解决和改进,避免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才能更好地建立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尤其是对于0~6岁的孩子,他们的一切行为无所谓对与错,他们处在一个自我构建的敏感期,所作所为就是为了去体验对与错,从而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因此,只有当孩子的行为具有破坏性时才需要被限制。也就是说,只要孩子的行为不违反“三不”规则,“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他的行为就应该被允许,父母不可以妄加矫正或批评。
“至于其他的行为,不管是怎样的行为,表现为怎样的行为方式,父母或者老师一方面要允许,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观察,这一点至关重要。”对孩子自由选择的这种保护,是科学育儿的关键所在,绝对不可以违背,否则,孩子刚刚表现出来的自发性行为,也许就会被我们扼杀了,错失了敏感期自我成长的良机。就像蒙台梭利博士所说,“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竟然不知道扼制的后果,此时,我们也许扼杀了生命本身。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那些抑制自发行为和任意强加的行为。”这是我们对父母的忠告。
儿童自卑感的来源
自卑是一种性格上的弱点,它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运气都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同时伴有一些特殊情绪,比如焦虑、不安、内疚、自责、抑郁等。
中国有句俗话:“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意思是对孩子的教育要严格,不能娇惯,孩子犯错后要严厉惩罚。但是,对于0~6岁的幼儿来说,“奖惩无用”,惩罚起不到半点作用,只会使孩子更加不正常,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自卑。与自卑相对的是自尊和自信,而自信是孩子获得幸福的一种能力。一个人的自尊如果得不到满足,而自己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时候,也容易产生自卑。
虽然惩罚可以减少不恰当行为的出现,然而,有时候惩罚也会产生强化的作用。惩罚是用恐惧作为刺激因素,或许能在当时解决问题,但也是对孩子的侮辱和不尊重。当孩子受到惩罚时,他们会感到愤怒或内疚。当感到内疚时,他们就会相信自己做得不好,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自卑感的表现
自卑感的表现多种多样,这一点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一对父母带着三个孩子第一次去野生动物园,当站在老虎的笼子前面时,第一个孩子吓得躲到了爸爸的身后,并且嚷嚷着要回家;第二个孩子则是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处,尽管浑身哆嗦,但嘴里却不断嘟囔:“我才不怕呢!”第三个孩子是紧紧盯着笼子里的老虎,并且问站在一旁的爸爸说:“我能向它吐口水吗?”实际上,这三个孩子都很害怕,但表现却各异,这是由他们的人生态度决定的。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可是,我们并不能尽善尽美地解决遇到的所有的事情,如果我们充满信心,用简单实际的方法改变我们的生活,自卑感就会慢慢消除。每个人都不会一生总是自卑,这样会使得他的心理难以承受,所以必须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予以纾解。
研究表明,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自尊会受损,内心会变得自卑,行为上也会发生变化,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比如,对于经常因为闯祸而受到责罚的孩子,如果说谎能够帮助他免于惩罚,他就可能学会说谎。自卑感的加重会导致孩子出现社交障碍和学习上的退步。
父亲的错误——充当惩罚的角色
在不少家庭中,父亲常常充当着惩罚孩子的角色,这是很不幸的,因为这无疑给孩子传达了一种思想:母亲的柔弱根本不能教育好孩子,必须依靠父亲的力量才能让孩子“改邪归正”。如果母亲常常对孩子这样讲:“你等着吧!看你父亲回来之后怎么收拾你。”这就在无意中告诉孩子:男子才是家庭中的统治者,才是生活中的主宰者。同时这会使得孩子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孩子会因为害怕父亲而不与他沟通交流。母亲在这期间也不会给孩子留下好的印象,因为这样做母亲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怒火,孩子也仍然会对母亲“召集救兵”的行为感到反感。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发现,相比自卑感得分高的成人,得分低的成人倾向于更加成功和自信,也更可能坚持努力去实现他们的目标。一项对美国大学生的研究显示,相比自卑感得分低或高的个体,得分中等的个体拥有更高的学分。
如何正确批评
孩子到底能不能批评?当然可以。怕批评是人之常情,也正因为孩子怕批评,批评的教育意义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但批评孩子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会“事半功倍”,运用不好则适得其反。
日常生活中,有的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或者过失动辄采取辱骂、讽刺甚至体罚等极端措施,希望通过这种“切肤之痛”让孩子吸取教训。这些极端做法,不仅容易导致孩子心生怨恨,滋生逆反心理,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酿成悲剧。(更多精彩内容,欢迎阅读《拒绝敏感:与孩子一起成长》,青岛出版社2019年出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