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现在的孩子不愁吃穿,如何培养孩子奋斗精神,做一名幸福的奋斗者?这是新时代包括父母在内的教育者共同面临的难题。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过重学业压力倒逼的“奋斗”其实很容易“反弹”。
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志向,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重视榜样的正面影响,具体有哪些做法呢,一起来看文章。
每听到“奋斗”二字,我(孙云晓,下同)总是心有所动的,如果没有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远大志向,如果没有坚持50多年的不懈奋斗,绝不会有我的今天。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奋斗精神不会有前途;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没有奋斗精神不会有希望。“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奋斗”的价值,体现出一种“奋斗幸福观”。这种“奋斗幸福观”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殷切希望,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中国梦最有力的动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六个“下功夫”,在“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青少年是未来事业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培养青少年的奋斗精神就是在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
01
在传承与发展中培养新时代奋斗精神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重视奋斗的力量,并将奋斗精神融入个体发展与民族崛起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中华儿女的奋斗史,奋斗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特质,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里。如东北师范大学宋强副研究员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励志奋斗”的营养,孔子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这些无不体现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纵观历史,“奋斗”一词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志不强者智不达”要求我们志存高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呼吁我们勤劳勇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勉励我们珍惜时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劝诫我们见贤思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砥砺我们自强不息。
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做一名幸福的奋斗者?这是时代的重大课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
培养青少年的奋斗精神,我们首先要关注青少年的特质。除了身高和体重增加,第二性征逐渐显露,青少年会表现出与成人越来越接近的思维能力,并在心理上产生明显的成人感。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面对众多的生理、认知及社会变化,青少年在走出童年并开始寻求稳定的成人认同感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困惑,并伴随自信心的下降。
审视一下青少年现在的行为表现和生活状态,大多数青少年能以积极进取的奋斗状态投入到个人发展与民族复兴的浪潮中,但也有很多磨灭奋斗精神的因素正在侵蚀着他们。
首先,家庭教养中的“过度关爱”让青少年失去奋斗的愿望和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使得许多孩子成为全家的中心。家长倾其所能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却不让孩子劳动和锻炼;孩子则安于享乐,相互攀比的风气也正在社会蔓延。
不只是物质上的过度满足,在成长的很多方面,家长都为孩子“遮风挡雨”。有些家长不愿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孩子犯了错,家长也会到学校为孩子开脱。即使是“全面二孩”政策实行,也难以改变孩子依然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此外,隔代抚养大量存在,祖辈溺爱型的教养更助长了“小皇帝”的出现。在这种非常安逸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体验真实完整的生活,不会分享、合作、竞争,也很少面对挫折和考验,步入社会就可能变得迷茫、困惑、无所适从。
其次,过高的学业压力虽然可以逼迫学生奋斗,却因为价值观的扭曲和评价标准的过于单一,使有些青少年的奋斗精神处于畸形状态。比如,误导青少年产生“成功的标准就是考高分进名校”“他人成功就是我的地狱”的错误观念。再比如,高考之后许多考生以撕掉书本的方式“狂欢”……这说明,在应试教育误导之下的所谓“奋斗”是不可能持久的,更难以塑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栋梁之材。
再次,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世界,使得他们迷失了奋斗的方向。无论在马路上、商场里、公园中还是家庭中,目不转睛地低头看手机的孩子比比皆是。在表面看来网络世界也是需要奋斗精神的,但过度沉迷于虚拟世界,会使青少年缺乏现实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来说都是潜在的危害。青少年把网络变成麻醉神经、逃避现实的温床,其实是主动走向了一个限制更多生活体验的“隐形牢房”。网络世界里遍布的“一夜致富”“一夜成名”倾向,也容易使青少年厌恶艰苦奋斗而向往不劳而获。
信息化时代到来,网络更是当今青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从“90后”到“00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05-2015)》中指出,“00后”获取新闻事件的途径第一是电视,第二是网络,这两者是当前媒介虚拟环境的主要缔造者。由于青少年自身价值观没有完全确立,判断能力尚不完备,面对汹涌如潮鱼龙混杂的信息,他们很难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
面对青少年如此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成为幸福的奋斗者?我认为,要激发孩子的兴趣与志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用开放的胸怀迎接未来;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发挥好榜样的作用。
02
在丰富多彩的体验中激发兴趣志向与奋斗激情
动力之于奋斗,犹如引擎之于汽车。根据奥苏贝尔的分类,内驱力可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和稳定的动机,指向为了获得知识而去学习,继而收获一种满足感。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不断有了解的需求,不断获得满足感。
青少年最需要树立远大志向。500年前,著名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因为得罪权贵,被贬至条件极为艰苦的贵州龙场驿,只能在山洞居住。可是,他却愈挫愈奋龙场悟道,创立了影响世界的心学理论。他的奋斗是靠什么力量?就是11岁立下的要成为圣贤的伟大志向。他说过:“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966年的冬天,我开始拥有了强烈而执着的文学梦。那一年,青岛某工厂图书馆要“扫除一切大毒草”,把大批文学名著扔了一地准备毁掉。我哥哥恰好在那家工厂读技校,见现场没人,就赶紧装了一书包背回家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书包的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和哥哥合住在一个很小的房间,他每天痴迷地阅读,给予我强烈的暗示,况且童年本来就最习惯于模仿,于是,我也被卷进了文学的世界:《三国演义》《水浒传》《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苦菜花》《烈火金刚》《风雷》……疯狂的阅读带给我极为强烈的体验,即文学是迷人的,作家是伟大的,我要读更多的书,我要成为一个作家!谁能想到,在“文化大革命”最疯狂最黑暗的那个冬天,11岁的我不仅迷上了读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还立志成为作家,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文学梦。可以说,这是我一生最为重要的转折点,文学将我从文化沙漠里拯救出来。后来,我真的成了一名作家,发表了5部长篇小说和传记,《夏令营中的较量》引发全国教育大讨论,报告文学集《16岁的思索》获评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奖,并且入选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
动力是一剂良药,它驱使着人奋斗向前。北京师范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跟踪研究北京208个普通孩子的社会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长达20年,研究结果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控力和主动性“两颗种子”。其中,第二颗种子的核心成分是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出于个人内在兴趣、动机和愿望,自发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能力,它能给成长“助力”。
青少年对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根据刺激反应理论,教育要做的是刺激并发掘孩子的无限可能,多带孩子去体验世界,激发兴趣,才能发现潜能,发现希望。家长和教师要相信孩子有无限的可能,用正面期望去引导孩子。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我的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怎么办?其实,真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是不存在的,他们缺乏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如果能够解放孩子,带孩子多参加一些研学活动,鼓励孩子当志愿者服务社会,或者参加夏令营、训练营也是不错的选择。开阔的世界,全新的生活,完全可能激励孩子萌发兴趣和理想。
03
以塑造健康人格为导向,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中积蓄力量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是养成好习惯。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人格等就像天性一样自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连续10年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门研究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课题研究证明,通过积极的习惯培养活动,小学生的人格五因素(即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经验开放性)都发生了良性变化。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需要把坚持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学校要坚持以德智体美劳的完整教育体系育人,要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改变重智轻德的错误倾向,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坚持保质保量的体育课,引导学生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就有可能为奋斗精神的养成打下基础。
最近,我整理了一下自己近50年的日记本,里面有我的创作日记、教育日记,也不乏我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感。从1970年6月1日开始,我一直坚持用笔记录下我每一天的感受。如今,阅读与写作俨然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每次出差,我都习惯在包里装上几本书或者一些报刊,在旅途中读书看报,我不会有丝毫无聊,满是被所读内容吸引进去的欢喜。一旦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我会及时写下来。我在新浪微博写教育感悟1800多条,在微信朋友圈写生活感悟600多条,深受读者朋友欢迎。在有些读者朋友看来,这是笔耕不辍的勤奋,于我,这只是阅读、写作习惯的养成与坚持。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行为训练,更需要认知和情感的培养,首先要提高认识和激发动机,使习惯培养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理性行为,才能真正养成好习惯。因此,我认为青少年在习惯养成中最重要的是有价值的引领和成功的体验,要让孩子从心里认同这一行为,并在实践中有成就感。
04
重视榜样的正面影响,培养责任与担当意识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帮助他们模仿行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小学五年级时榜样影响力达到最高峰,初中二年级时偶像影响力达到最高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等部门发布的《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父母居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最崇敬榜样的第一位,但是,当发现父母的不良行为较多时,八年级学生将父母视为偶像和榜样的比例显著下降。
这说明,父母最需要成为孩子奋斗的榜样。父母是榜样就可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不是榜样则难以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父母的榜样作用最紧要的不在于给孩子讲多少道理,而在于父母自身是否有远大的志向,是否有奋斗的习惯。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包括孩子使用手机或网络的习惯,都深受其父母的影响。北京史家小学的小学生向父母发出倡议“放下手机,让我们真正在一起”,经过几年家庭实践取得令人欣慰的效果。
青少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渴望成长,而许多青少年最大的障碍是自卑。《自卑与超越》的作者、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唯一正确的能够超越自卑的方法就是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通过为这个社会解决问题或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实现自己价值的增长。青少年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何使青少年的个人价值得以认可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父母要改变观念,引导孩子从小就要承担一些家庭的责任。当然,不宜给孩子过于沉重的责任,可以是一些较为轻松却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例如扫地、刷碗、浇花等,这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负责任的习惯。对于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我认为首先要“放权”,当今很多家庭教育的失误在于把本属于孩子的责任都揽到父母身上,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都担不起,那他也很难担起社会的责任。
对于青少年而言,重要人物除了家长、老师、同学、朋友,还有榜样和偶像。尤其在初中阶段,偶像的力量会非常大。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孩子崇拜偶像的行为,从偶像身上发现榜样的力量来引导青少年成人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全社会都有责任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媒体要传播社会正能量,多发掘先进青年典型,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面对他生活的时代发出这样的感叹,“上下求索”被后人用来形容奋斗的一种实现形式。青少年的人生之路还很漫长,也有着不可预知的未来,奋斗的道路上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笃定也有迷茫。面对新时代,愿青少年自强不息,砥砺前行;躬身实践,求索人生价值,在奋斗中幸福成长!
文章来源 | 《人民教育》杂志2018年第8期
责任编辑 | 邢星
微信编辑 | 魏梦瑶
推荐阅读
在这里,我们邀请您用照片,分享属于您的教育生活!| 照片征集
学生持续的阅读热情从哪里来?世界读书日赠书 | 50本图书送给爱读书的您
老师,您去年列的书单还有哪些没有完成?| 每周一问
太赞了!这所小学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满屏的正能量 | 征集进行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