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问答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养育孩子的花销越来越大,孩子一定要富养吗?穷养不行吗?
曾几何时,孩子要富养成为父母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似乎家庭经济条件但凡差一点,都不配提“生孩子”三个字。
难道所谓的“穷人”连生育的权利都没有吗?
前不久,挤公交时,无意间听到一对老姐妹儿的唠嗑,谈话是这样的:
A阿姨:“你家闺女打算要二胎不?”
B阿姨:“要啥二胎啊?一个都养不起。国家的二胎政策那是给有钱人设计的,希望有钱人多生,拉动经济增长。结果富人不生,反倒是一群“穷人”在不停地生孩子。生出来只能干体力活。”
暂且不谈B阿姨的对职业高低贵贱的判断,只来说一下眼下几乎整个社会都在追捧的“富养”论调。
孩子出生后要喝奶粉,别人家的孩子喝进口奶粉,自己家的孩子喝国产,父母总觉得亏欠了孩子;大一点了,要上幼儿园,国际双语幼儿园基础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外教,学习纯粹的英式或者美式发音,普通幼儿园呢,基础设施一般,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只是相当于给孩子找了个托管所。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学区房更是成为家长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而这道题考量的其实就是金钱。小学毕业接下来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无一不需要金钱作支撑。
所以富养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金钱堆砌出来的。那给不了洋奶粉,上不了国际双语幼儿园,买不了学区房的“穷人”就不配生孩子了吗?
孩子一定要富养吗?我们大多数人都陷入了一种误区:爱孩子就要给孩子最好的一切。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的孩子也要有。
事实是最好的,最完美的东西并不存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90%的人都是普通人,都要苦哈哈的上班,拿着微薄的薪水养家,没有高档小区的房子,没有令人艳羡的好车,没有奢侈的包包,因为那足够一家三口两三个月的生活费,可是因为普通,因为平凡你的日子就不幸福吗?
我想未必吧。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幸福快乐来源方面,健康占比26.5%,亲情占24.9%,工作占11.7%,人际关系占11.6%,收入9.8%,自由度7.3%,可见影响幸福快乐的因素有很多,绝不是单一因素可以决定的。
父母爱孩子,恨不能将全天下都捧到孩子面前,其心可悯。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100分的孩子,也没有100分的父母,学会放弃对完美的追求,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是更好吗?
正如诗人莱昂纳德.科恩所说:“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孩子一定要“富养”折射出父母的焦虑感为什么社会上对孩子要富养如此推崇,父母千方百计要送孩子去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倾尽所有买学区房,从根本上来说,是焦虑感在作祟。
中国的家长为何如此焦虑?
1.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高房价,高物价,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家长害怕孩子无法形成竞争力,输在起跑线上。前几天,看了一则新闻,某个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局官网举报,儿子同学的家长身为在职教师,利用暑期给自己家孩子补课。吃瓜群众一片哗然:给自己的孩子补课招谁惹谁了?那位家长还振振有词,提出:要么停止补课,要么给班级所有学生免费补课。不然,那位同学成绩提高了,不是变相拉低其他人的水平吗?这不公平。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然而在这思想扭曲的背后,不难看出家长的焦虑感有多么严重!
2.虚荣心作祟。
作家罗素说:“父亲们最根本的缺点在于想要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争光。”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被父母拉到一群陌生的叔叔阿姨面前唱儿歌,或者弹钢琴,写毛笔字等等,然后在大人们的掌声中落落大方的说“谢谢”,仰头看着父母脸上闪着骄傲自豪的光。
但父母并没有想过要问一问孩子:“你想上去表演吗?”一直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很多父母的心愿,希望孩子高人一等,出人头地,把自己没能达成的愿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可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而不是精神的延续。
“有一种鸟很讨厌,自己飞不高,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网络上的这则段子值得所有的父母反思。
3.教育机构在贩卖焦虑。
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早教理念层出不穷,同事小米说:“最近给孩子报了个情商课。老师说了孩子内向,不爱说话通过情商培训能够改善。”“孩子才四岁,性格发育还不完善,有必要这么早就报情商课吗?”我问。“当然了,老师说年龄越小纠正的越快。”小米答道。
可是三四岁的孩子,尚且处于懵懂期,能够听懂简单的对话就已经不错了,对情商培训课的内容又能吸收多少呢?何况无论孩子是内向还是多动,都是天性使然,只要在合理的限度内,就是健康自然的,不顾成长规律一味的纠正,很肯能会适得其反。
然而很多培训机构抓住了家长“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心理,不停地灌输各种早教理念,贩卖焦虑引诱家长“买单”。
父母如何缓解育儿中的焦虑感1.降低期望值,接受不完美的孩子。
很多追求完美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能够超越其他人,这只能是做梦。“人无完人”,父母要学会降低期望值,允许孩子成为一个有缺点的人。
《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先天智障,为了躲避同学的欺侮,只能不停地“跑”,最后跑进了大学,跑成了橄榄球巨星。
明末清初文学家叶奕绳曾说,自己天资迟钝,背书很慢,为了将喜欢的内容记录下来,就用小卡片进行抄录,每天朗诵十多遍,最后成为了有名的文学家。
可见,不完美的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雕像维纳斯之所以堪称完美,正因为它的“不完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之所以令人魂牵梦萦,也因为它是一本残卷。
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宽容和妥协,多给孩子和自己一点爱。让孩子知道你爱我,不是因为优秀,不是因为成功,只是因为我是你的孩子,仅此而已。
2.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
电影《丘奇先生》讲述了黑人美食家丘奇先生和小夏一家的故事。丘奇先生受雇佣,担任小夏家的厨师,小夏由开始的抗拒,到后来慢慢接受了丘奇先生,于是小夏和妈妈以及丘奇先生三个人度过了一段温馨的时光。
后来小夏妈妈去世,小夏也离开从小居住的地方,到了几千公里以外的城市求学,因青春期的迷茫,一时不慎怀孕了,只得向丘奇先生求助。再见面时,丘奇先生没有任何犹豫,也没有任何疑问,像家人一样接纳了她,照顾她。
电影快结束时,丘奇先生对小夏的女儿说:因为小夏和妈妈虽然拥有的东西很少,但是却毫无保留的都分享给了他,让他第一次有了安全感,第一次不再感到害怕。
从电影中丘奇先生为数不多的醉话可以看出,他与父亲的关系支离破碎,“我自己有我自己的生活”,“谁不敢跟你断绝关系,我现在就要跟你断绝关系。”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以他们认可的方式去生活,可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思想,而不是父母的“傀儡”。父母需要放手,让孩子去体悟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3.家长应该理智的看待早教。
根据《2018年中国幼小衔接调研白皮书》显示:超过94%的被调查幼儿园及一年级家长认同幼小衔接这一时期的重要性。
然而幼小衔接的作用真的像心理预期的那么大吗?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只不过是将小学的知识提前教授了而已。
所以家长一定要理性的对待各种早教课程,不能被各种宣传和“噱头”迷惑住双眼,更不能跟风报班。好的早教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简单的学习字母运算或者识别汉字。
父母的耐心就是最好的“早教”。
所谓的富养更应该注重孩子精神层面的培养,开阔的眼界,丰富的学识才是个人终生的财富!
你在育儿过程中有焦虑感吗?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