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童哲学启蒙头条号
无论好坏,
你一直都在
暗示着孩子,
这些暗示
最终成了孩子未来
人生的方向,
或好,或坏。
所以,
摧残一个孩子的最佳方式
是暗示;
成就一个孩子的最佳方式
还是暗示。
你吃过的最酸的葡萄到底有多酸?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这个问题之后,你的嘴里有什么反应?
如果你的嘴里有些微妙的变化,那这种变化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答案只有一个——
你被我暗示了。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对于他人的生活,我们充其量只是一份暗示、一种鼓励、启发,还有真诚的关爱。”
如果把“暗示”比作一枚硬币,这句话也只是揭示了它美好的一面,还有一种暗示,是一种对他人的打击、斥责,还有看似真诚,却足以让他人得出“都是我不行”、“都是我不好”这种结论的,那个所谓的“爱”。
按照官方正解,“暗示”意为“用间接的方法,诱使人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见的心理过程”。
这一心理过程,就是完成自我认知的思维过程。
比如你去相亲,面对眼前这个既不会说话,也不会照顾人的“对象”心生厌倦,于是你可能说:“我还有点事儿,得先走了。”
如果对方提出要与你同行,你又会说:“不用了,那个地方很近,我自己可以去。”
对方综合这次会面的信息,继而会得出一个结论:这次相亲黄了。
事实上,“暗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有的“暗示”,对于被暗示的人来说,都具有“启发”的作用,只是这种“启发”有可能是“鼓励”了自己,也有可能是“打击”了自己。
对孩子来说,我们言谈举止所透露出的“暗示”无处不在。
举个例子,孩子想用小刀切苹果,你赶紧阻止说:“当心!别把手割了。”于是走上前,拿过刀越俎代庖。
在你“暗示”的作用之下,孩子原本满怀信心的举动大打折扣,因为他从你的言行举止中得出一个结论:用刀会割手,我用不成刀。
继而,孩子会拜你所赐,得出一个与自己能力有关的评价:我不行。
第二次,孩子背着你又主动尝试,结果把手给割了,你开始马后炮:“看,都给你说了吧,你不听,手割破了吧。”
……。
这一次以“事实”为依据的暗含前提假设“你不行”言语更有说服力——不听话就会割破手,不听话就会吃亏。
……。
久而久之,孩子想尝试一切的雄心被你言语背后的“暗示”一次次摧残,最终万念俱灰。
孩子生活在怎样的“暗示”之下,就会注定向着“暗示”的方向前行。
让我们再回到孩子用刀切苹果的那个现实情境中——
你看到孩子想用刀了,于是说:“你真是长大了,会用很多工具了。不过,妈妈提醒你一下,小刀的刀刃是最锋利的,可以轻而易举地切开苹果,而且这样用,刀不会反折割伤自己的额小手。”
瞧,在你正面言语的“暗示”鼓励之下,孩子会更加自信的行动,他还会得出一个结论:我长大了,我可以用好刀。
继而,孩子会拜你所赐,得出一个与自己能力有关的评价:我完全可以做到。
第二次,孩子背着你又主动尝试,结果把手给割了,你安慰孩子说:“你信不信,所有人用刀时都被割过手,这很正常。因为所有人都需要总结正确用刀的方法,认真观察和总结之后,小刀和小手会成为最好的朋友。”
……。
这一次以“事实”为依据的暗示性言语更有说服力——看来我并不笨,只是还需要学习,所有人都是如此呀。
上个世纪,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对言谈举止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暗示”的作用有一个相当经典的概括——
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能的心理倾向。
事实也的确如此,对孩子来说,消极负向的“暗示”塑造的是孩子未来消极的人格和行为方式;积极正向的“暗示”塑造的是孩子未来积极的人格和行为方式。
一个孩子在思考、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习惯于走哪条路径,都是拜你所赐,拜你无处不在的“暗示”的启示。
不仅如此,一个孩子未来的“自我暗示”都将取决于我们的“暗示”在生命早期给他们指出的那条路。
从“儿童哲学启蒙”的意义上来说,暗示,就是一种意识的渗透,就是一种思考的渗透,就是一种精神的渗透。
有什么样的意识和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暗示”。
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暗示”在背后左右着他。
孩子,就是经过我们“暗示”启发之后的作品。
就“暗示”本身来说,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句话一种行为,其表现的场合和情境也千差万别,可以是在家里、教室里,或者是在朋友聚会或是大庭广众之下,也可以是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等等。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得相信一个事实——
即便再糟糕的事情,都有对我们有益的启发和作用。
因为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生活的真相,未来,孩子亦将如此。
绘本推荐:积极地暗示无处不在,故事中的那些精神的给养,值得你和孩子一起收藏。优秀的绘本,总能启迪我们和孩子找到心的方向。
值得凯迪克金奖绘本“你好灯塔+小白找朋友+市场街最后一站”套装4册
凯迪克金奖绘本你好灯塔绘本+小白找朋友+市场街最后一站套装4册 ¥85 购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