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中的敬礼!浙江温岭蓝天救援队路遇母女三人被困积水中施以援手!
2019年8月9日晚21:25分,浙江温岭市蓝天救援队在三星桥遇见家住香格里拉小区母女三人,暴雨中站在路边孤立无援。原来准备打出租车回家,因道路积水严重,被扔在路边。蓝天救援队员用队车送母女三人回家,下车后,母女两人向救援队员敬礼。
多么美的画面,从中我们能看出真诚的感恩之心!孩子的母亲带着孩子一起敬礼的画面值得大家的赞赏,更值得每位家长的学习,因为她给我们示范出如何身体力行的去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说到感恩之心,正是很多现在的孩子缺乏的。比如,家长给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孩子没有任何感恩,认为非常自然而且理所当然。最可悲的是许多家长甚至不再奢望孩子懂得感恩。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对孩子的付出!
在2012年由美国约翰•邓普顿基金会开展的一项全国在线民意调查中,59%的调查对象认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不像10年,20年前一样心怀感恩。根据调查结果,在所有年龄群中,年纪最小的人群,即18-24岁的年龄群定期表达感恩之情的比例最低(仅为35%),并且出于利己因素而表达感激的可能性最大(“这能激励人们善待我,对我慷慨以待。”) 。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某些特定群体,具体包括中产或中上层阶级白人群体而言,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大不如前,”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推广关爱”项目教职主任、心理学家Richard Weissbourd称。他认为自尊运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大根源。
Weissbourd博士认为,家长们深信,孩子的自我感觉越好——例如家长经常夸赞孩子,迎合他们的每一个需求,让他们感到快乐——就越有助于其性格发展。“但我们看到的大量实际例子却恰恰相反:如果家长的生活安排围着孩子转,这些孩子会觉得人人都应当如此,并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他指出:如果孩子被培养成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的人,他们的感恩之心自然会完全丧失。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定期感恩生活的赐予会带来诸多心理和社交层面的好处。告诉家长们一个好消息:研究结果还表明,让孩子们领会感恩生活中美好一面所带来的喜乐,永远都不会太晚。感恩之心可以在任何年纪得到培养,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心情、某种社交情绪还是某项个性特征。
研究者们发现,懂得感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对象范围往往更广,如朋友、健康的体魄、大自然、工作或是强大的力量——他们能更强烈地体会感激之情。对他们而言,感激不仅仅是一次性地说声“谢谢”。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如通过督促孩子们写感谢信等方式教孩子学会感恩。但是专家们建议,家长们的良苦用心可能适得其反,实际上可能反过来成为让孩子们切实体验感激之情的障碍。他们指出,孩子们必须学会如何怀着感恩之心去“思考”,而不仅仅是“不走心”地去完成“致谢”这个动作。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一、感恩不是说在嘴上的,家长要用实际行动做好孩子的感恩榜样。父母怎样感激别人,就会让孩子学着怎样感恩,也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感恩教育的启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把“请、谢谢”肯挂在嘴边:家人之间为对方做事情、为家庭付出,彼此要相互感谢;在社会上为人处世,也要有说“请、谢谢”的习惯。一句谢谢虽然简单,却能为孩子播下感恩的种子,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别人为自己做出了什么,并要对别人的付出表示感激。礼仪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将感恩的心态内化于人格之中。
二、父母常把各种节日作为孩子的感恩教育时机,比如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孩子会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或父母,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而不是家长买好了贵重的礼物让孩子送,节日的味道都变了。感恩的意义也就变了。
三、多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别人其实温暖自己,帮助别人,自己的心灵也得到升华。孩子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是源于别人的帮助,他的感恩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四、当孩子有了感恩行为时,要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不管是对父母,还是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的人,只要孩子有了感恩行为,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帮助孩子强化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受感恩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总之,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让感恩成为一种家庭习惯,把以身作则当做一个好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表达感恩的时候像在台风中敬礼的母女一样,自然而发自内心的抒发自己的感恩之情!
关注优父母,优化教养方式,学做优秀父母,育儿的路上让我们携手同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