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总以“孩子懂事”为傲,养出一个懂事、乖巧、听话的孩子不仅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父母,还可以在别的父母面前“炫耀”一番,毕竟谁不喜欢懂事的孩子呢。
因此,很多家长总以“懂事”与否来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听话懂事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是坏孩子。
但是,“懂事”真的是好事吗?有没有想过,孩子懂事可能只是表现出来的一个外在行为,孩子的内心想法却深深藏在心底?
01懂事的孩子内心都很苦最近热播剧《小欢喜》里就有一个过于“懂事”的孩子,那就是人见人夸的学霸乔英子。
乔英子,应该是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还乖巧懂事得让人心生怜爱。
她的“懂事”真的不是一般的听话而已,对妈妈宋倩的话从来都是“欣然”接受,不敢有任何反抗,更是为了迎合妈妈做出很多的牺牲。
明明一直都不喜欢吃蒜蓉,但是为了讨好妈妈,假装特别爱吃;明明看到生海参恶心得想吐,为了不辜负妈妈的好心,硬生生地逼自己吞下去;明明不爱喝难闻的药汤,为了不惹妈妈生气,边喝边夸汤特别好喝……
每次跟妈妈闹矛盾,都是她小心翼翼地讨好妈妈,然后表现得更加懂事。
每次看到乔英子这么“低声下气”地做着违背自己内心的事,只为了让妈妈不生气,真的好心疼。
而最新的一集,乔英子压抑得太久终于爆发了,跟母亲大吵了一架,还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对于孩子,太懂事其实也会有一定的弊端,不仅过得不开心,还会产生一些列的心理问题。
02太“懂事”的孩子为什么不好?1、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很多“懂事”的孩子看上去很乖巧,实际上内心很压抑,不敢表达个人的意见,敏感自卑,做任何事只为了获得大人的认可和关注。
久而久之,这样的行为会变成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形成“讨好型人格”。长大后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被这种“讨好”的性格支配着。
“讨好型人格”的人习惯压抑自己的需求去成全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好人”。
这种讨好并不会让自己很快乐,相反,这样的人总是陷入“讨好别人”和“自我需求不得到满足”的矛盾中,过得很痛苦。
就像乔英子,她所忍受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妈妈,明明没有错,却不停地道歉。这种以他人感受优先,不断迎合讨巧的背后,是令人窒息的控制。
2、外表坚强,内心极度脆弱
懂事的孩子什么都说我自己可以的,遇到困难也只不敢向外人求助,害怕被别人拒绝。看起来坚不可摧,其实内心特别脆弱。
这种脆弱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胡思乱想,陷入焦虑的情绪,过多地自我谴责,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自我毁灭性的爆发。
3、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
很多孩子懂事都是被迫懂事,他们知道只有懂事才会赢得父母的称赞和爱,从来不敢自己去争取想要的东西,对自己没有任何信心。
这样的孩子内心也极度缺乏安全感,时时刻刻看着大人的眼色行事,会担心自己哪次“不懂事”会招来别人的嫌弃。
03孩子太懂事,主要有以下原因:◆父母要求太高
父母要求太高,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努力做得更好,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父母的一句认可。
如果稍微做得不好,父母就会训斥、挑剔孩子,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越来越懂事,不断地逼自己,只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
◆父母经常向孩子“哭穷”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是有些家庭就算不穷,父母却总是在孩子面前“哭穷”,把大人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孩子有可能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家庭不幸,因此就会表现得懂事一点,什么要求都不敢提,生怕再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灾难”。
就像我那个“懂事”的同事,父母经常在她面前说每天有多么辛苦地去赚钱,只为了养活这个家。从小她就一直在想一个事情:我要怎么做才能让父母不为了钱发愁。但是年幼的她根本没有办法,只能每天在父母下班时“积极”地端茶倒水,过早地成熟懂事。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之前新闻上有对夫妻,因为琐事吵架,懂事的女儿不停地劝说父母,但是没有用,女儿回到房间后,夫妻两人继续“开战”。直到警察来了,才发现孩子气得昏迷了,所幸经过送医救治最后醒过来了。
我发小说,只要她父母一吵架,她机会变得特别“懂事”,不停地在爸妈面前说好话,不敢大声吵闹,生怕父母甩脸子给她看。
她说这种“懂事”背后隐藏着一颗害怕、隐忍的心,真的害怕父母离婚不要自己了,她只有不断地表现好点才会好受点。
◆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
《少年说》里有个女孩叫刘菁丽,她鼓起勇气走上天台,对爸爸说:
爸爸,你工作忙我可以理解,我也知道你为什么都不陪伴我不关心我,因为我太懂事了,你很放心。但我不喜欢自己那么懂事,我宁愿不懂事,宁愿让你操心,我太需要你的关爱了。
女孩的话让人感到很辛酸,明明还是个需要父母呵护的年纪,却因为爸妈工作忙,不得不学着懂事,假装自己不需要照顾。
04怎样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孩子懂事固然是好事,但也要有个底线,无底线的“懂事”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这样正确地对待孩子:
首先,我们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尊重
我们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而不是你如何如何爸妈才会喜欢你。
真正被父母无条件爱和尊重的孩子,是内心饱满充满自信的懂得体谅他人,但那种懂事跟委屈自己表现出的“懂事”是完全不一样的。
王菲在写给女儿窦靖童的歌《童》里面有一句这样的歌词:“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窦靖童也像妈妈王菲说的那样,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懂事”的孩子,叛逆、纹身,但是只要跟她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温和体贴、好相处的人,同时特别的自信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王菲可以说是很尊重女儿,也从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当年窦靖童不想读书,王菲没有训骂,没有干涉,而是尊重女儿说:“你想好了,不后悔就行。 ”
我们可以给孩子多点自己选择的机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少控制。
其次,多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做自己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想法,从来不在意,经常对着孩子左右而言其他。或者不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到一半就打断孩子,自以为很懂孩子的心思。
有研究表明,父母能够认真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会更加的自信,能更加勇敢地做自己。
比如:
当孩子说“妈妈,我好累”,父母应关心询问“是身体觉得太累,孩子学习遇到什么困难了”。而不是“累什么累,我才累呢”。
当孩子说“爸爸妈妈,我很喜欢这个,如果……”,父母应该说“爸爸妈妈知道你喜欢,我们把它买下来当成你的生日礼物好吗”,而不是“又想买什么?成绩考好了再说吧”。
只要父母愿意倾听,孩子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跟父母分享,孩子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好好活着,才能活出自我。
最后,认可孩子,接纳孩子的一切
孙红雷在节目中被问及“父母是否一直视你为骄傲,并在亲友面前炫耀你”时,他充满自豪地说:“我父母对我的赞赏,让我从小就很自信,我要谢谢我的爸爸妈妈。”
不管年龄大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赏和认可。父母的一句简单鼓励的话,都能让孩子在前进时充满力量。
不管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是否乖巧,父母应接纳孩子,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做得好,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应该跟孩子一起面对,帮助孩子,少一些讽刺、批判的语言。
-END-
"作者:小布兜妈妈,幼教工作者,相信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