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和他的父母
邓超累到睡着也要陪孩子吃饭:给孩子最好的父爱,是陪伴
原创作者|虫儿飞
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不只是母亲,还有父亲。
支教教师杨元松,曾在大山深处与山里的留守儿童们朝夕相处了11年,他亲身体会到了那些孩子的艰难和心酸,坚强与独立。
后来,他把孩子们的日记编成书,人们才有幸看见留守孩子渴望陪伴和关爱的内心世界。
孩子真的很想念他们的父亲,很期待父亲能够陪着他们。
一个9岁的留守儿童在日记里写下对父亲的思念,
“昨天爸爸回来了,他没有给我们买什么东西,但是我们还是特别高兴,因为从此以后,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在,我们不用担心了”;
“我真是想哭,他又要走了,他非走不可”。
“我多么希望爸爸可以留下来,可是我能有什么理由呢!”
9岁的孩子在承担着比同龄孩子更多生活负担的同时,深深想念父亲。
孩子说:“只要父亲在,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父亲在他心目中,是山,是大树,是可以安心依靠的亲人啊。可是,却无法留在他身边,陪伴他。
孩子缺少父亲的陪伴,他的童年感受不到父爱。
01
给孩子最好的父爱,其实是陪伴。
身边有不少朋友,长大后一周和父亲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半个小时,他们和父亲在一起会有种拘束的感觉,不自在,手足无措。
深聊起来,他们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小时候因为各种原因,几乎都没有被父亲好好陪伴过。
在知乎,有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我和父亲有一种生疏感,有时候他向我靠近,想和我有些互动时,我会下意识回避,和父亲待在一起就会感到压迫,没有话说。
我和妈妈却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
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但我成长过程中爸爸极少在身边,所以没办法和他更亲近一点。”
相信没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缺乏陪伴的父爱,孩子真的感受不到,这导致他们长大以后,很难再和父亲建立亲密的关系。
前段时间,邓超因带上等等小花一起参加发布会而上了微博热搜,邓超带上孩子工作,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多陪陪孩子。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等等和小花会疑惑爸爸邓超究竟是做什么的,他是个逃犯吗?
为了自己和孩子之间更好的了解彼此,邓超选择多陪陪孩子。
孙俪曾发文:“没孩子前,邓先生不到半夜绝不睡觉,天天晚上都要约朋友吃饭聊天。现在,每天赶都赶不出去,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和孩子吃饭聊天更重要的事情了。”
虽然邓超的工作很忙,但他却努力抽时间陪陪孩子,哪怕是累到睡着,也要陪孩子吃顿饭。
父亲想要保持和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就不能缺少对孩子的陪伴。
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给他买昂贵的玩具,带他去不菲的餐厅,让他穿奢侈的衣服;
而恰是如孙俪所说,爱孩子就是和他在一起。
02
能够陪伴孩子的父亲,才是一个好父亲。
可如今很多家庭,父亲的角色是缺席的。
据《2017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55%的家庭是妈妈在陪伴孩子,而爸爸陪孩子较多的家庭只有12.6%。
这样的数据令人遗憾。
在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今天,父亲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且不可替代。
有研究显示,父亲对儿童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父亲给予的关心和爱越多,越容易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研究表明,每天与父亲接触多于2小时的儿童,比一周与父亲接触少于6小时的儿童智商更高;
美国耶鲁大学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从小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成绩更好,也更容易成功。
这一点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身上就可窥见一二。
奥巴马不仅自己事业有成,还有个非常优秀的女儿,他的大女儿玛丽亚在2017年成功考进哈佛。
追根溯源,女儿的优秀与奥巴马的教养方式分不开。
他即使在21个月的总统候选期间,也会坚持去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
进了白宫以后,依然每天询问女儿学校里的事;
女儿学游泳,他亲自当教练;
女儿想去游乐园,他抽时间陪同。
奥巴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他肯抽时间陪伴孩子,他从没对孩子做什么伟大的事,却不自觉让人称赞他是一位好父亲。
他曾说:“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是啊,男人不会一辈子都是员工,可却一辈子都是一名父亲。
电影《如父如子》中,斋木对那个六年都没陪孩子过过周末的父亲良多说:“父亲,也是无人能代替的工作吧!”
03
拥有一位愿意陪伴孩子的父亲,是孩子一生的幸运。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发布罗纳认为,儿童的发展深受父亲的影响。
经常与父亲接触玩耍的孩子,表现出更高的生命激情,生活、学习会更加积极乐观。
父亲是否参与孩子的教养,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行为的塑造以及性别社会化的完成,作用是巨大的。
幼时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男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缺乏攻击性、喜欢非身体性的、非竞赛性的活动,倾向于女性化的特点。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老公常年在外工作,只留下母子俩在家生活。
朋友的孩子非常懂事听话,但在与人交往时,通常比较害怕和别人发生争执冲突,即使在面对别的孩子主动挑衅时,也不敢上前保护自己。
男孩子往往把父亲看作是将来发展自己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榜样。
有父亲陪伴的男孩子,父亲给他提供了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他们将不自觉地去模仿父亲的行为,而只由女性带大的男孩子,性格往往较为软弱。
对于女孩,张青青在《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中指出,她们会把父亲作为最重要的感情纽带,获得与异性交往的技巧与能力。
有父亲陪伴的女儿,更了解男性的特点,在青春期与男性交往时,不会表现出焦虑、羞怯和无所适从的感觉。
国内学者金春寒认为,父亲男性性别角色和行为模式给儿童提供了学习性别角色的机会。
幼年期与父亲正常接触的孩子,比缺乏父亲陪伴的孩子,在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更加健全。
04
或许有很多父亲感到委屈和无奈,我也很爱我的孩子,想多陪他,可真的是没有办法,放下砖头,就养不了孩子。
对于工作忙碌的父亲们来说,当下有两种高效率陪伴孩子的教育方式,或许值得被借鉴。
(一)“海沃塔”教育
“海沃塔”教育就是和孩子多聊天,有意识地聊天,这是犹太家庭的教养秘诀。
(1)在和孩子聊天时要专心,不是边玩手机边聊,敷衍孩子;
(2)在交谈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认知或思维方式,教给孩子。
比如,
当孩子说“我不喜欢吃蔬菜”时,追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呀”?
不结束话题,引导孩子继续说下去,
再告诉孩子,吃蔬菜有什么好处,以此让孩子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
在每个周末的安息日,全家一起聚餐时,犹太家庭会进行一场“海沃塔”教育时间,这个时间,家长会陪着孩子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
“海沃塔”教育的核心在于,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重点在专心。
工作忙碌的父亲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一个自己的“海沃塔”时间。
(二)台湾的“123”法则
在台湾,有一个非常有效的亲子陪伴教育方式,“123”法则。
所谓“123”法则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钟,父母与孩子做3件事中的任意1件。
3件事包括:一起读书,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
只要每天抽出20分钟陪伴孩子就好。
这两种方式,对工作忙碌的父亲来说,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作家龙应台曾说:“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十年以后,孩子越来越独立,就会逐渐远离我们。
为人父母,无论以前亏欠孩子多少时光,孩子都还是在等待着你的陪伴。
从现在开始,可千万记得,多陪他们,别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去弥补亏欠他们的时光啊。
作者简介:虫儿飞,全职宝妈,带娃孰能生巧,熬夜不在话下,不过还是希望少熬夜多睡觉,珍爱健康和生命。
(本文为虫儿飞原创投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