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整个暑假
娃和老母亲互怼的次数
可以媲美娃喊妈妈的次数
随着暑假余额不足
战斗日趋激烈,大有升级之势
一般来说
暑假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温柔地洒在脸上
老母亲就会冲卧室大吼一声:
太阳都晒你屁股了!
妈妈,让我再睡十分钟!
不行!你八点半有课啊!
快!起!来!
这注定就是艰难的一天啊!
早饭结束,正菜来了——
培!训!班!
总之,暑假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儿
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的
在青岛的一家少儿培训机构
钢琴、舞蹈、书法等十个种类的教室里
我们记录了孩子和家长们的
忙碌的暑假
“周一上主持,周二上游泳,周三上英语,周四上声乐,周五上画画和写字,周六学舞蹈,周天学英语。几门了这是?七门!”
浓眉大眼的密宸婧今年六岁
刚刚参加完舞蹈考级的模拟考试
为什么报这么多班?
作为姥姥她觉得很多课是时代原因
不学不行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可大势所趋下,谁会听得进这句话呢?
在课外培训机构里,我们看到的是墙上密密麻麻的课程表,家长们期待的眼神,孩子们稚嫩却疲惫的小脸儿。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一切为了孩子”
“别人都学,咱不学就落后了”
这些标语成了家长的信条
已经贯彻在他们每一天的生活中
在教室外等候的家长中
老人占了相当比例
退休在家帮忙照看孙子、外孙
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暑期接送孩子上培训班的任务
当然也落在了他们身上
吴建起这天下午陪着孙子来上模特课
他在教室外专注观察着孩子
模特课结束后他们还要转场去别处上课
孙子课间休息时直喊累
简单喝口水转身又进了教室
小小的他,已学会了坚持
小孙子从两岁半开始上各种兴趣班
作为爷爷,他从来不参与意见
都是尊重儿子儿媳的想法
但心里还是心疼孙子太累
吴建起:我觉得孩子太累了,休息不好,有时候星期六、星期日,这一天下午连觉都没法睡,早上起来九点钟走了,上一头午课,中午在外面吃点饭,下午又去上课,连午觉都没法睡。有时候下午下课,在车上睡着了就。
在这里,课余时间
报名七八个培训班的孩子不在少数
这个数量他们能适应吗?
这个年纪不应该以玩为主吗?
童年不应该是五颜六色的吗?
身为爷爷的吴建起也搞不明白
自己的孩子小时候也只学了画画
为啥现在的孩子要学这么多呢?
“我是很同情我们孩子的,确实很同情她。”
终于有位爸爸说了句体己话
陈通:一次学个三四门,四五门,我觉得肯定不现实。孩子本身在学校还有一些课,还有课业压力,她哪有那么多时间把每门课都统统地弄得很熟练,不可能的。孩子的小学这个阶段这个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所有的时间光浪费在这种皮毛上面,我觉得真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话虽这样说
陈通的女儿今年9岁
暑假期间也有3个培训班要上课
但陈通发现虽然孩子喜欢上课
却在课后并不喜欢练习
这也成为夫妻俩争执的焦点
每当练琴不专注
家长和孩子只能展开拉锯战
一旦开始学习就尽量不放弃
对抗孩子的惰性,对抗当初的冲动
这也是这届家长烦恼的焦点
也会有家长随着孩子的兴趣来
不会偏执地报那么多班
杨瑜带着一家四口来送大儿子学画画
他们夫妻俩都是教师
却难得地有别于很多焦虑的父母
他们觉得没必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杨瑜:孩子报这个班的时候,我们也是根据他的语言萌芽期啊,包括身体方面的协调能力,包括纸上拿画笔的力量,分阶段给他报了。也根据某个时间段他适合干什么,我们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潜力,这么去做。
在孩子的启蒙阶段选择学习一项技艺
如何选择?如何坚持?
是不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呢?
王箬萌是古筝老师
从小也和孩子们一样
利用课余时间学古筝
但不同的是,她只学了这一门
王箬萌:我觉得现在这些孩子学琴的初衷和我们小时候学琴感觉不太一样。原来是家长让你学这个东西是真的正儿八经在学,就是每天都要练琴,真的要练。原来我们是一个周练三次琴要挨批的,因为熟练程度不够。但是现在的话更多的家长觉得这个东西学就行,所以他现在一周练两次琴,我都要表扬他。大多数的孩子其实现在是不练琴的。
毫无疑问,专注一门技艺
就会倾注更多的精力
学的科目越多分摊的精力也就减少
唯有学得广、学得多
才能多才多艺
这种焦虑似乎已经蔓延到所有家长
林林总总的兴趣班
孩子真的有兴趣吗?
当家长的“兴趣”和坚持
大大超过孩子的时候
我们如何抉择?
给孩子们成长的空间
和独立选择的自由
或许值得我们探究
山东广播电视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