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父母”让爱变压力,警惕“过度养育”,让娃失去成长机会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0
"

孩子起床上学的早上可谓是“中国式家长”教育的一个缩影,全面深刻的展现了家长们的焦虑心态。小侄子今年6岁,刚上一年级,每天早上起床家里都是鸡飞狗跳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全员出动,才能伺候好这一个孩子。妈妈一遍遍催促叫起床,着急忙慌的给孩子穿衣服,洗脸刷牙,孩子眼不睁,就已经被妈妈提溜着干完了所有的事。这时,奶奶赶忙把已经做好的饭盛上来,剥好鸡蛋,一口口喂到孩子嘴里,孩子吃着烫了,赶忙吹吹。孩子吃着饭,妈妈赶忙帮孩子收拾书包,一边跟孩子唠叨着,昨晚作业哪儿做的不对了,今天要好好听老师讲课……这时,爸爸忙着去车库开车,妈妈也赶紧带着孩子下楼,争分抢秒,生怕孩子会迟到一分钟。孩子出了门,家里才能恢复平静状态。

什么是“直升机父母”?

“妈妈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我头顶......我也只有在打喷嚏时可以不报告”,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中如此写道。这可谓是中国家长的普遍现象,对孩子无所不问,无所不管。每时每刻都盘旋在孩子上空,随时介入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有需要就立即给予补给,孩子遇到困难就马上降落,为孩子解围,这些高密度参与育儿的父母被称为“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的本质其实就是“过度养育”,已然偏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本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吃饭、睡觉、学习以及洗漱,家长都要过分介入,让孩子继续“婴儿式”的长大,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害无益,“直升机父母”往往都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 控制欲很强,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黛安娜·鲍姆林德曾提出三种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即专断型、放任型和权威型,中国父母大多为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结合体,专断型父母可谓是“直升机父母”的一种典型,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力图对其进行控制。

这种控制欲并非通过“打骂”、“斥责”等严苛的手段达到让孩子听父母的目的,相反,精明的新生代父母更加懂得“情感软控制”,所谓的“为你好”以及“我爱你”成为控制孩子行为的“必备话术”。最近热播聚集《小欢喜》里的英子就是在这种控制下成长的孩子,宋倩不允许孩子过多的接触父亲,不允许吃外面卖的炸油条,不允许孩子再去热爱的天文馆做讲解员,每天监督女儿吃各种中药补品、不停地刷题做卷纸,只希望孩子考上自己所期待的清华北大,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孩子内心的想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可以理解,这种一键为孩子定制完美人生满足的可能只是自己的控制欲,而非孩子内心的愿望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被控制欲支配的父母可能已经忘了自己爱孩子的初心是什么。

2. 毫不吝啬的溺爱,隔绝外部一切伤害

中国父母从来都是毫不吝啬,毫无保留的给予自己的爱。由于生活以及育儿成本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认为一个孩子是最优选择,可以为他们提供最优的教育以及最完整的爱。于是,家长全身心将爱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

闺蜜家的女儿糖糖今年6岁半, 可以说是一个娇惯的“小公主”了,从小到大,闺蜜一直都是富养这个女儿,吃要绝对绿色健康的食品,穿要大牌好看的衣服,6岁多,吃饭还要家人追着喂,有什么要求不用等张口,也不用哭哭唧唧,闺蜜就会毫不吝啬的去满足她各种要求。这种爱与保护几乎让孩子隔绝了外部一切伤害,孩子不曾面临一点点挫折,也从未产生丝毫的挫败感。

3.无微不至的“一条龙”服务,让孩子重回“婴儿”

“直升机父母”同时也是一种“包办型”的父母,会为孩子大包大揽做各种事。我曾经就是如此,担心孩子还小,在校学西太辛苦,因此无论是早上上学还是下午放学,从进家门到出家门,脱鞋穿鞋,吃饭、洗澡、换衣服等等杂七杂八的事,我统统不会让他参与,全程都是我为他做的,这样的“一条龙”服务简直就是我的骄傲,照顾好他也成为我做的最满意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出乎我的意想。孩子上四年级时,由于教育问题,我给他转进了寄宿学校。刚第一星期,下午正上班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让我快去一趟,我丢下手里的工作赶忙到了学校,原来孩子的内务打理的不好,已经好几次警告了,学校还以为是孩子调皮,故意不听话才弄乱的。儿子低声跟我说:“妈妈,这已经是我整理的最好的了。”我一下子羞红了脸,这样的包办“一条龙”服务竟让孩子变成了“婴儿”,我自以为满意的事情却对孩子造成了无形的负担。

“直升机父母”的爱,会成为毁掉孩子成长的“牢笼”

在“直升机父母”过度养育下的孩子,就像住进了华丽的牢笼,看似温暖安逸,却只是一只长不大的幼鸟罢了,飞不高也飞不远,因为从小就有人告诉他,飞太高会摔下来,飞太远有危险。如果你要飞,一定要跟着爸爸妈妈。然而这些被“困在”金丝笼里的小鸟,看着其他一只只飞的越来越远的鸟,往往不会对父母心怀感激,相反,有一天,他们会以激烈的方式去反抗去抱怨。

1. 毁掉了孩子的独立性,在未来吃尽苦头

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是对孩子的一种真爱,而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则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最大障碍,只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

“独立性”不仅仅是生活技能上的独立性,更是人格的独立性,如果说“直升机父母”伤害的仅仅是孩子日常生活的技能,那通过逐步锻炼与培养,并不会比其他小朋友差多少,难的是溺爱和娇宠伤害到的往往是孩子的独立人格,对父母的依赖不会随着逐渐长大有所减轻,反而需要一辈子靠着父母,从而变成了现实社会中人人声讨的“妈宝男”与“啃老族”,什么都需要向妈妈汇报,社么决定都需要父母帮着做,即使是在人际交往与日常工作中,也难有自己的想法,成为事事听从别人的“下属”,孩子之所以如此,与“直升机父母”的“过度养育”有密切关系。

2. 毁掉了孩子的自信心,成为成长的一大损失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曾说: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直升机”父母往往会标榜自己的伟大与无私付出,总以“我都是为你好”为理由逼迫孩子沿着自己设定的道路走,一旦孩子自作主张出了错,就对孩子严加管教,还不忘教训孩子“你要是听我的,就不会有这事。”于是,孩子的自信心被打击的体无完肤。

80、90一代的父母甚至比自己的父母更加焦虑,生怕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千方百计为孩子寻找各种资源,设定各种发展模式。女儿与同事的儿子在一个班,有时周末,我们两家会聚在一起,让小孩一起玩儿,上周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那天,我跟同事决定为孩子手工制作蛋糕,两个孩子也一起过来帮忙,搅拌奶油时,同事儿子想伸手去试试,还没开始搅就被同事紧急喝止“宝宝,你怎么能做这个呢,你不行的”,孩子正握着的手只能放了下去,一脸丧气的出了门。

中午吃饭时,女儿跟同事儿子一起看动画片,女儿看到唱跳的画面忍不住站起来唱唱跳跳,同事儿子却闷声闷气的坐在沙发上,我鼓励他说:“皓皓,你站起来跟妹妹一起玩呀!”“我不会,我不行的,我没有妹妹好。”可以看得出,皓皓心理的落寞。

“直升机父母”的初衷当然是为了孩子好,他们希望能帮孩子做好一切,却忽略了经历也是一笔财富:成长的真理,都埋藏在过程中。

3. 毁掉了孩子的探索欲,成长缺失更多乐趣

孩子降临时就像一张白纸,需要通过学习不断获得知识技能,发现周围世界的奇妙。但父母这样一双无所不能的手,为孩子干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阻断了孩子对世界的探索。

孩子第一次拿起勺子吃饭,妈妈嫌吃的又慢,米也撒的到处都是,于是,自己就拿起饭碗,三下五除二得就喂孩子吃完了饭;孩子第一次穿鞋,左右穿反了,鞋带也系地乱七八糟,于是以后再也不让孩子自己穿鞋,全部都自己代劳。老师布置了手工作业做拼图,你总觉得孩子做的不好看,比不上班里的同学,于是就自己上手,替孩子做出了“完美”作业。

每一个年龄段都是孩子解锁新技能的机会。孩子在三岁左右,通过对大人的模仿,他会知道从外面回到家,需要把鞋子放在阳台上进行晾晒。孩子会好奇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通过让孩子主动去做这件事,他会发现太阳光下自己的影子,在阳光中找到乐趣,而大包大揽的直升机父母会让孩子失去这个探索的机会。

不做盘旋的“直升机父母”,将孩子培养成“直升机”

“直升机父母”内心往往都存在着明显的焦虑心态,他们担心孩子会受到伤害,得不到全面体贴的照顾,在成长的过程中,害怕孩子遇到挫折困难,不舍得孩子在生活中有所不如意……于是,这种恐惧与焦虑就被转嫁到了孩子身上,家庭作业要请最好的辅导老师,琴棋书画哪个才艺都不敢耽误,日常营养补品只多不少,为的就是让孩子随时能够冲锋向前。父母就像一架“直升机”,时刻盘旋在孩子上空,然而这一场消耗战,会让孩子与父母都心力交瘁,谁也难赢得胜利。聪明的父母不会选择自己做“直升机父母”,而是将孩子培养成“直升机”。

1. 放下自己制造的焦虑,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

“直升机父母”总是陷在自我制造的焦虑中,对孩子的担心与照顾过了度,在孩子还没有走弯路之前,就已经自作主张为孩子铺平了所有道路,竭尽所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吃苦。然而,那些幼时少吃的苦终会变成长道路上吃的亏,这种痛苦与代价一点也不比小时候受的苦少。

亨宝小时候是个淘气的孩子,总爱爬高上低的乱闹腾,每次我都小心翼翼的追在后面苦口婆心的劝他“快下来,小心摔”。一次,亨宝又调皮,颤颤巍巍的爬到了茶几上,我着急地想把它抱下来,老公把我拉了过去,说“别管他。”他把周边的杂物踢开,铺上了防摔垫。果不其然,宝宝从茶几上摔了下来,有垫的防护,宝宝没有受伤。从那以后宝宝再也不敢随便爬那么高了,因为他知道摔下来会疼。

2. 做个放手“懒妈妈”,偷偷进行监督

“懒妈妈”其实是最聪明的妈妈,她不会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时时刻刻围绕在他周围进行督促指教。“懒妈妈”往往懂得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责任心。

闺蜜在有了二宝以后,大宝丫丫就成了妈妈的小助手,每天不用妈妈催促就会自己吃饭睡觉,有时妈妈去做饭,还会在一旁逗宝宝;妈妈洗完了尿片,丫丫会自己一个个把它们搭在架子上。这样的放手,使得丫丫会做的事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独立。但“放手”绝不是什么都不管,任由孩子自己来,而是进行适当的监督,当他们有困难进行求助时,随时都会施以援手。

3. 警惕“过度养育”,爱他就多给予一点信任

Jean Piaget曾提出现代心理学中的发展阶段学说,他认为:孩子要经历冲突,然后基于他们与之互动、辨别解决方案和超越冲突的能力,在“超越”冲突点之后,才能走向成熟。而“过度养育”不仅会让自己和孩子感到身心俱疲,充满压力,更会让孩子感觉不到信任的力量。

很多父母往往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事情,在孩子自己做时,家长总以过来人的姿态,不断地进行指点、监视,很容易就会让孩子产生这是为父母而做的情绪,从而心生厌倦,积极性越来越差,“直升机父母”见状又会更加频繁的督促指导,似乎离了父母,孩子真的啥事都做不了。想要避免这些“直升机行为”,首先就得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做,相信孩子自己会做好,给予孩子充分的行动自由,等孩子努力完成时,请对孩子投以赞许的目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无论是好是坏,都应该让孩子自己走一遭,而不是在“直升机父母”的庇护下,一路安枕无忧,有远见的父母不是把自己变成“直升机”,而是将孩子培养成“直升机”,拥有自己的“翅膀”,可以自由飞翔。

"

标签: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