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呀学语(I):引言+肢体表达训练
引言:
如果把儿童语言发育的进程比喻作一辆“小汽车”,那些没有“硬件障碍”却不会开口说话的孩子,就是一辆因电量不足尚未发动的“小汽车”。电量不足的原因包括了环境、行为和个体差异等等因素,从而导致其语言进程不能启动,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采取特殊的帮助来推动这辆小车前行。
家长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需要扮演“推动者”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采用适宜的方法,有效而持续地“激活”和优化孩子的语言发展。
在本系列的推送中,采用了美国发育行为儿科学领域常用的家庭语言训练方法,并进行了“本土化”的修改,供1~3岁儿童家庭使用。本系列总共5期,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等一下!
家长必须在专业医生排除了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落后、发音器官畸形等种种可能造成语言发育障碍的“硬件故障”之后,才能使用哦!
肢体表达训练阶段
——对于孩子愿望和需求要“难得糊涂”
12月龄以后的孩子,逐渐进入了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始运用除了哭闹、表情以外的其他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各种愿望和需求。
这时的家长在宝宝面前可不要表现得太过“聪明”和“善解人意”!
我们在门诊上经常遇到会“读心术”的家长,“低段位”的家长还需要宝宝“嗯嗯”两声才做出反应,“高段位”的只需宝宝一个小眼神,甚至都不用哼哼就能知道宝宝想干什么了。家长还特别苦恼地问:“孩子总是自顾自的,不开口怎么办呀?”我们只能无奈地回答:“您这样,他的确不需要开口啊!”
所以,家长们!!!
尤其是“爱意满满”的祖辈带养时,不能在孩子还没有任何“表示”前就猜想他们的各种需求:“是不是饿了”、“想不想玩了”,“要尿尿了吗”,这会使孩子形成不需要任何“表达”就能满足需求的固化模式,不仅推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还可能造成孩子的“大脾气”。
家长应在宝宝“开口”前要尽量培养他们学会通过“指点”、某一姿势或固定的咿咿呀呀的声音向家长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下面就举几个常用的训练方法,可以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步采用:
例1:
放一个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在一个他(她)够不着但能看得见的地方,引导她发现后通过肢体语言和简单发音要求大人拿给他(她)。
例2:
在宝宝习惯用勺进食后,进一步培养和家人“一起”进食的习惯,当坐下吃饭时可以让家庭其他成员手里都有筷子和勺子等进餐工具,而故意不给孩子勺子,让他(她)不得不通过肢体交流或简单的声音表达向家长索要。
例3:
给孩子穿上一只鞋,而另一只鞋故意放在他(她)看的到的地方,引导他(她)采用肢体交流或简单发音要求家长穿上另一只鞋。
咿呀学语(II):语言表达激发
婴幼儿语言发育进程:
0~4个月:无意识交流
4~9个月:有意识交流
9~18个月:单词阶段
18~24个月:词组阶段
24~36个月:早期造句阶段
儿童的语言发展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12月龄的宝宝应该能听从简单的指令,并能自发地说出3个词语(不是跟读和模仿哦),如果这些发育里程碑到了16-18月龄左右还没有出现,家长就应引起重视,是否宝宝的语言理解或表达能力出现了落后?
之前的科普中我们已经提到,如何在家庭生活中训练宝宝的肢体表达(戳我:咿呀学语(I):引言+肢体表达训练),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二阶段:
语言表达激发
——对于孩子的肢体语言要“反应迟钝”
在孩子习惯采用肢体语言表达后,家长对他们的肢体表达不要表现出过为积极的反应,比如孩子一指地上的玩具马上就捡起来给他(她),看见食物宝宝张下嘴巴、伸下舌头就马上送到嘴边,最好在孩子肢体语言表达后15-20秒后再做出正确的应答。
例1:
当孩子指着杯子想要喝水的时候,家长可以故意理解为孩子要的是其它和杯子放在同一地方的东西,比如说:“宝宝,你是想要这个勺子吗(停顿给孩子否定表达的时间),你想要吃小饼干呀(停顿给孩子否定表达的时间),最后家长可以说:“哦,原来你想要这个杯子喝水呀”。可以重复说一下“杯子”,但不强求孩子一定要会说出这个词。
例2:
当孩子抓着你的手 ,想让你抱他到门口(想要出去玩)的时候,你可以说:“你想要干什么?(停顿给孩子继续表达的时间),要进房间玩吗(停顿给孩子否定表达的时间),还是地板上坐一下(停顿给孩子否定表达的时间)。哦,原来你想到门口,想出去呀!” 可以重复说一下“想出去呀”,但不强求孩子一定要说出这句话。
注:我们的家庭干预是在排除了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落后、发音器官畸形等种种可能造成语言发育障碍的“硬件故障”之后,才能使用哦!如果家长认为宝宝的语言发育已经出现落后,我们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师。
咿呀学语(III):语言表达优化
门诊中经常有家长问我,别人家的孩子都会背唐诗了,怎么我家的娃还只会简单往外蹦单词呢?然而,往往评估结果显示,宝宝并不存在语言发育落后,有的家长仍然一脸不死心的样子。我们当然能理解爸爸妈妈希望孩子从小就是领头羊的心理,但其实,并非所有的儿童在同一年龄阶段中都具有相同的沟通技能。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只要ta的能力在语言发展里程碑的预期范围内,就没有理由过于担心。
以下是美国语言与听力协会给出的1~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里程碑:
1岁~2岁的宝宝应该会什么?
听和理解
说和表达
能够指出身体的几个部位完成一个简单的指令,如“踢球”或“亲亲妈妈”回答简单的问题,比如“他/她是谁?”或“你的鞋子在哪里?”能够听懂简单的故事、歌曲和儿歌根据口头问题指出书中的图片会有意识地使用词汇能够发出带p、b、m、h、w的词汇命名书中图片提出问题,比如“那是什么?”或“他/她是谁?”将两个单词一起说出口,比如“妈妈抱”或“没有书”2岁~3岁的宝宝应该会什么?
听和理解
说和表达
理解对立的含义,比如大和小,上和下完成一个两步骤的指令,如 “拿勺子放在桌子上”快速理解新的单词能够命名大多数日常物体可以说出房间中没有的东西能够发出带k、g、f、t、d、n的词汇使用介词,如“上面”“下面”“里面”使用两个或三个单词组成的词组主要照顾人可以完全听懂会问“为什么”简短交流语言表达优化
——让孩子跟着“大人”的方式说话
等宝宝开始会说简单的词汇和短语后,家长应该尽量增加和宝宝语言互动的机会,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认识大自然中和各种场景下的事物。在最初介绍事物(名词)和动作(动词)的时候尽量和成人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一致。每说一个事物的时候要等候1到2秒钟,给孩子一定时间回答的机会,但不要直接要求他(她)说或期待他(她)马上回答。
说话尽量放慢节奏,语言表达要清晰和简单,说话时尽量让孩子能够看到家长的口型。家长应尽量采用自己平时的说话方式,而不是跟着宝宝说所谓的“婴儿语”,比如宝宝想喝水时候喜欢说“水---水”,家长不要接着他(她)的话说“水---水,好的,喝水---水”而是应该用成人表达方式说:“水,是的,喝水”。
当孩子努力学说话,开始有一些清晰的表达的时候,一定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但是,当孩子说一些家长还听不懂的话的时候,家长可不要假装能听懂,然后靠猜和他(她)交流或者解释他所说的。你需要让孩子知道他(她)说的这些话大人还不能理解。比如你可以说“妈妈还不明白你所的话哦”,或者通过摇头和听不明白的表情显示你还不理解。
例1:
在散步时,家长指向并命名所看到的内容,说“我看到一只狗。那条狗在叫“汪汪汪”。这是一只大狗。这条狗是棕色的。
例2:
在洗澡时玩拟声游戏。家长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吹泡泡,发出“bo bo bo”的声音,然后再弹出气泡并发出“po po po ”声。
例3:
家长在宝宝说的内容上进行修辞添加,如果她说“汽车”,家长可以说“你是对的!那是一辆红色的汽车。”如果她说“漂亮的花朵”,你可以说,“是的,那是一朵美丽的花朵。花是鲜红色的。它闻起来也很香。你想闻闻吗?”
家长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非常耐心和细致,不应该觉得孩子在短期内没有进步而放弃。当然如果在较长时间内还没有效果的话,还是需要到儿保或儿科康复门诊接受专业的语言治疗师的指导。
美国儿科学会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宝宝的语言发展出现了问题,切勿“等等看”!言语和语言落后是高度可干预和治疗的,3岁前是儿童神经发育的黄金时期,尽早的诊断和干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咿呀学语(IV):益智玩具清单
婴幼儿主要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来学习和认识这个世界,尤其语言的获得,更需要与身边人互相沟通。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让儿童回归游戏,美国儿科学会也指出,最好的学习是互动,所以,游戏才是婴幼儿学习如何交流、社交的主要途径。
现在,让我们开始玩吧!
这是一份有助于宝宝语言发展的玩具清单,请查收:
1、传统玩具
积木、玩偶、乐器、汽车、火车、形状分类器和其他低科技玩具绝对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不二之选,它们可以促进家庭互动,相对于电子玩具更有助于建立婴幼儿的基础沟通技巧。
注:电子玩具可以偶尔使用,但由于有声的电子玩具会减少家人间的沟通频率,儿童与电子玩具间也没有互动,我们更建议家长亲自念儿歌、唱歌给宝宝听。
2、卡片和书
在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实体物品永远是最好的工具,但对于日常不太容易见到的物体、动物等,家长可以利用照片、卡片或书来增加词汇量,需要注意的是,内容必须是宝宝所感兴趣的,形式也不能是呆板地“你坐好我来念”,而是要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配合表情、肢体动作等进行互动,否则根本无法吸引ta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18月龄以下的婴幼儿尚不能很好地理解平面图片的意义,建议选择具有纹理触感的书或卡片,这样可以更好地结合视觉、触觉及家长的讲解。如果宝宝喜欢听故事和看书,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绘本,图片要大、颜色要鲜艳、画面内容要简单,只需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解释画面内容,并不一定要照着书中的文字来念。
注:如果在睡前讲故事,建议以舒缓的方式进行互动,睡前过于兴奋会导致婴幼儿出现睡眠问题。
3、扮家家类玩具
包括装扮道具、建筑玩具、烹饪玩具和其他日常生活玩具等等,这些玩具可以让宝宝充分享受有趣的室内活动,促进动手能力(精细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在扮家家过程中有机会组织对话、讲故事和唱歌,语言技能也会随着游戏得到促进。
4、绘画类用品
蜡笔、彩色铅笔、着色书和其他书写用品可以帮助宝宝建立精细动作技能,还可以帮助幼儿识别颜色,扩展词汇量。
5、户外玩具
运动技能和语言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家长不妨多陪陪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可以选择球、沙子玩具、跳绳等,鼓励儿童多跑多跳多运动,这将是非常愉快的亲子互动时间,也会是ta学习动词和粗大运动的好时机。
咿呀学语(V):日常交流内容与方式
经常有家长很苦恼——“我和宝宝没得聊”!
的确,家人间、朋友间可以谈天说地讲八卦聊垃圾分类,但面对一个尚不能进行对话的宝宝,一个只会咿咿呀呀的婴儿,育儿经验普遍不足的家长们只好和ta大眼瞪小眼。那么,除了讲故事和念儿歌,平时家长应该和孩子聊些什么呢?
自言自语式
当宝宝在你附近的时候,家长就要开启话匣子,用简单的语句大声、缓慢地说出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当你夸夸而谈的时候,并不一定需要宝宝能给出反应,只需要做一个背景声音在“播放”即可,甚至不需要ta关注你。或许一开始家长会感觉很挫败,宝宝只顾自己玩自己的,只会偶尔“赏”你一个小眼神,但其实这些单词都会对宝宝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ta的语言理解能力。
例1:
当家长正在洗碗,宝宝在厨房地板上玩耍,你就可以说“冷水-拿起碗-脏的碗-洗啊洗-洗啊洗-洗碗-碗干净了-拿起杯子-脏的......”
例2:
当家长正准备坐在沙发上看书或报纸,宝宝也在客厅里玩耍,你就可以说“坐下-坐在沙发上-拿书-看书-看书-翻一页-有图片-再翻一页......”
跟踪解说式
家长除了可以不停聊自己,还可以在宝宝身边用简单的语言描述ta正在经历的事物,就像体育比赛的解说员一样,将宝宝的所做、所见、所听、所闻、所感等都说一遍。同样的,不要求宝宝给出反应,也不需要ta看向你,只需要确保ta能听见即可。
例1:
当家长和宝宝在户外玩耍时,宝宝跑太快摔倒了,你就可以说“摔倒了-宝宝爬起来-对-爬起来-手脏了-跑慢点”
例2:
当宝宝在地板上玩玩具车时,家长可以在一旁说“小汽车-小汽车-放在地上-推车-小汽车开啦-滴滴-小汽车停下来了-推车......“
夸夸式
当宝宝开口发声,甚至只是有意愿说话时,家长要快速给予正面积极的反应,可以通过表情或动作来强化ta的行为,包括:微笑、拥抱、拍拍头/背、眼神交流、拍手等等。
更可以结合语言让宝宝感受到你的喜悦和赞赏:
例1:
当宝宝要求妈妈抱起自己的时候,张开双手并发出了“ba”这个音,家长就可以睁大眼睛、面带微笑,然后回应说“抱抱-妈妈抱抱-你好棒,妈妈喜欢听你说话”
例2:
当家长正在厨房做饭,宝宝站在你的身后,指着炉子上的锅说“tang”,你无法停止手上的操作,就可以转过身,眼睛和宝宝对视,然后回应说“烫!锅子烫-宝宝说的对-妈妈好开心”。
注意:当宝宝发出的要求家长并不希望ta做时,我们也可以给出正面的语言强化,比如宝宝要求在饭前吃饼干,发出了“bing”的音,家长可以抱起宝宝,拍拍ta的背或头,然后说“饼干-你想吃饼干嘛-我们先吃饭-然后吃饼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