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阿乐结婚不到四年,已经是俩娃的妈咪了。现在阿乐的俩儿子一个7岁,一个4岁,都开始上学了,大家都说阿乐到了该省心的时候了。可每次见到她时,都是唉声叹气的,一直后悔生了俩娃。
原来阿乐刚生下大宝东子时,一家人相处得还算开心。可随着二宝的到来,家里的种种“不和谐”就暴露出来了。全家人的焦点由东子转移到了二宝身上,随着家人对东子关注的减少,东子变得越来越“叛逆”。从来不知道让着弟弟,什么东西都要抢,打架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平均一周一次到校“被老师教育”……
面对这样的“境遇”,阿乐甚至都怀疑,是不是孩子的叛逆期提前了。因为平日走动比较多,所以阿乐的儿子对我很熟悉,我找了一个机会和孩子单独聊了下,才知道,东子出现问题的根源,全在家长这里!
东子:“无论是不是我的错,大人每次都说,你是哥哥,你得让着弟弟!弟弟做错了,该受到批评,为什么要我让着他呢?”
东子:“以前我做了什么事,全家人都会表扬,可现在,无论我做的多么好,爸妈、爷爷奶奶都不会多看一眼,在他们心里,只有弟弟才能得到这种表扬!”
阿乐家其实是犯了多数二宝家庭容易犯下的通病。
二宝家庭的2个通病:
1.大让小、男让女
“弟弟还小,你得知道让着她!”
“妹妹(姐姐)是女孩,你是男子汉,要懂得谦让!”
不论孩子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家人已经给这场“争斗”定义好了规则:
你大、你是男子汉,就得“吃亏”,就得懂得谦让!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娃,不分对错,只要“认怂”就行了。在很多父母意识里,想要培养大宝对二娃的感情,就要从懂得谦让开始。而这种“谦让”实际上是父母对“弱势”孩子的偏心。
实际上,孩子之间的战争,只要没有动手,父母不介入,让孩子自己处理反而是最好的处理。
被保护的二娃
孩子都是善于观察的,当发觉父母总是偏袒自己时,“弱势”一方也会逐渐变得“强势”。反正不管对错,哥哥(姐姐)都会让着我,最终都是我胜利。这样被保护的二娃长大后,反而会变得骄纵任性、不辨是非,而且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自己说了算”才行。
2.大宝被忽视
“妈妈,我数学考了A+!”“哦,不错,把弟弟的尿布递给我!”
“爸爸,陪我玩会游戏吧!”“别添乱了,没看到我正陪你妹妹读故事书吗?”
“爷爷,我想要那个玩具!”“你都这么大了,还玩这个?这个是给弟弟买的。”
……
家有俩娃时,最应该关注的,不是那个啥也不懂的小娃,而应该是那个大的、已经懂事的孩子。
因为他们知道家人对自己的态度,也知道父母有没有发自内心的想要关心自己。试问,一个被“忽略”掉的娃,怎样会有“爱心”去爱自己的弟妹呢?
被忽略的大宝
被忽视的次数多了,孩子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叛逆”,就像东子一样,做一些令家人、老师头疼的事情。这类孩子大了,不愿意服从管教,也缺少朋友,很容易因为走极端走向犯罪的道路;另一个是“自卑”,感觉自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所以总是想做一些讨好家人的事情,这样的娃,将来大了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感受,而忽视了自己。
实际上,一个家里有两个娃,是上天厚爱多送了一个礼物。父母要做的就是把爱平均的分给两个孩子,在大宝懂事的年龄,把更多的爱与关怀给大宝,让TA懂得爱与被爱,并把这份爱传递给弟弟妹妹,这样,才能减少家庭中因为父母无心的“偏心”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