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非常关键,教养孩子需要很多条件比如:需要温暖安定的家庭氛围,父母要成熟、情绪稳定,在此基础上,就是今天要讲的有效的家庭规则。在教育心理学里,家庭规则是所有行为培养的根基,是孩子内规则形成的保障。要孩子遵守校规、社会规则之前,先要实现外规则内化,我们的小孩才能在不同的环境下顺利的适应和发展。
家规,不仅是用来管教孩子,它要管教的是一个家庭,使得家庭成员在家规的约束治理下稳定平衡的发展。经家庭成员的讨论和修改后,一致通过,就等于说你同意遵守这个规定,如果有一天犯规就要接受上面写的惩罚,不能抵赖。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遵守,一部分人遵守一部分人不遵守就不是规则了。家庭规则也是这样,只有约束孩子的家规不是家规。
下面我们就家规的核心、原则、如何制定家规以及注意事项来说说“家规”
家规要围绕着三个核心来制定
第一条,尊重家规
中国人是最重视家庭的,长幼尊卑十分有序。伦理秩序是我们家庭无形的秩序,要求我们尊重长者,谦让幼小。
第二条,尊重校规、社会规则
这条实际上是水到渠成的,可是却不能缺少。这是要提醒孩子,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你要知道,不仅仅有家规,还有校规和国法。
第三条,在前两条的基础上,尽量生活的愉快
这条才是目的,所有的规则,都是为了内心的规则化。适应了外环境的规则,才能有基础去发展和实现自我。不是为了遵守规则才制定规则,我们做的一切都是有先后顺序的,顺序就是规律的一部分。
制定家规预防约束孩子不遵守行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1、让孩子感受到这是源于父母的爱
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源于童年时期。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将给其未来造成许多障碍。所以应该给孩子订家规,让他从小就明了是非曲直,以免误入歧途。但在订家规的时候,应该让他感受到这是缘于父母的爱心,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切忌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觉得父母不爱他了。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孩子爱抚,在他情绪不好时或者哭闹反抗时,父母千万别为了威严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原则2、父母以身作则守家规
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自由并不是无限的,他必须接受并遵守一些规则。但是,对孩子进行合理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他会失去自由,执行好了,会使父母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尺度。李园长提醒说,大部分家规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且爸爸妈妈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使用文明用语。尽量帮助孩子认识到为什么要守这些规则,使他真正理解原则的意义。
原则3、家规制定尽量简单
父母家规制定尽量简单,一段时间内三条左右比较合适,家规表述尽量多用正面语言。在决定给孩子奖励或惩罚时,尽量与他要遵守的规则结合起来,让孩子把规则记在心上。比如,你为孩子制定了“每天只能吃两颗巧克力”和“每天睡觉前都要把玩具整理好”的规则,如果孩子没有遵守,你可以对他说:“如果你不把玩具整理好,那么明天你一颗巧克力都不能吃。”
原则4、家规教育应该坚持长期不懈
父母对孩子进行家规教育,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办事,今天想起来了就对孩子教育,明天因为事务繁忙就不教育了,也不能因为情绪好了就教育,情绪不好就不教育,甚至父母还做起违背家规的事情。家规教育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它不同于父母给孩子讲一道数学题,讲完了,孩子听懂了就可以了。也不同于孩子做错了一件事,讲清道理就不用再讲了。家规教育的效果在于坚持。
如何制定“家规”
怎样制定家规才更加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呢?同时又让孩子更加顺利且愉快地执行“家规”?
首先,告诉孩子制定家规的目的和意义。家长要明确说明制定和执行规则的理由。不要只是无条件地命令孩子“你要这样做”,而是应该以温和平等的方式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有利于自己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适应社会的要求。
第二、正确处理遵守规则与发挥孩子自主性之间的关系。家长在制订规则时要给孩子充分选择的自由,以保护他的自主性。可以让孩子逐步参与制订规则的过程,充分表达孩子的想法,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同时孩子对规则的认可度比较高,执行起来也更加顺利。
第三、制定的家规必须合理,简明扼要,让孩子能够明白,也能够做到。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理解水平来制定相应的家规,让孩子充分明白怎样去执行规则。同时制定的规则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水平,要有可操作性。
第四、 根据孩子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定的家规一定不要过于严厉,但也要有一定的惩戒作用。对于乖顺听话的孩子,要采用一种启发式、鼓励式的方式让孩子从内心逐渐接受和认同制定的规则;对于任性、淘气、顽劣的孩子则要以限制性方式对其言行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但一定排除暴力方式。
第五、把持底线。家长必须学会面对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不愉快的哭泣。家长要明确孩子可接受的行为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的分界线,让你的孩子明白这条界线是什么,以及跨过界线后会发生的后果。
家长在制定“家规”时需要注意什么?
1、让孩子感受到这是源于父母的爱
大多数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源于童年时期。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将给其未来造成许多障碍。所以应该给孩子订家规,让他从小就明了是非曲直,以免误入歧途。但在订家规的时候,应该让他感受到这是缘于父母的爱心,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切忌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觉得父母不爱他了。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孩子爱抚,在他情绪不好时或者哭闹反抗时,父母千万别为了威严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2、父母以身作则守家规
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自由并不是无限的,他必须接受并遵守一些规则。但是,对孩子进行合理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他会失去自由,执行好了,会使父母更好地把握教育的尺度。李园长提醒说,大部分家规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且爸爸妈妈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使用文明用语。尽量帮助孩子认识到为什么要守这些规则,使他真正理解原则的意义。
3、家规制定尽量简单
父母家规制定尽量简单,一段时间内三条左右比较合适,家规表述尽量多用正面语言。在决定给孩子奖励或惩罚时,尽量与他要遵守的规则结合起来,让孩子把规则记在心上。比如,你为孩子制定了“每天只能吃两颗巧克力”和“每天睡觉前都要把玩具整理好”的规则,如果孩子没有遵守,你可以对他说:“如果你不把玩具整理好,那么明天你一颗巧克力都不能吃。”
4、家规教育应该坚持长期不懈
父母对孩子进行家规教育,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办事,今天想起来了就对孩子教育,明天因为事务繁忙就不教育了,也不能因为情绪好了就教育,情绪不好就不教育,甚至父母还做起违背家规的事情。家规教育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它不同于父母给孩子讲一道数学题,讲完了,孩子听懂了就可以了。也不同于孩子做错了一件事,讲清道理就不用再讲了。家规教育的效果在于坚持。
家规的目的并非是要约束孩子,而是教育引导孩子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有礼貌、明事理。家长可要记住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