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早安收信人】原创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每天都能收到文章推送!
“望子成龙”大概是中国父母对于孩子一种很特别的期望。
人人都说,中国式父母很无私,为了培养孩子成才,没有什么是他们所不能做的。然而,有的父母因为溺爱被亲生儿子杀害,可即便到了生死关头,父母念在自己儿女的份上,依然会放他一马,拒绝别人报警,理由是“他是我的儿子”。
也有的母亲为了孩子能进好的幼儿园,不惜与校长发生不正当关系,还义正言辞表示“为了孩子牺牲值得”,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已经做的足够多了,甚至于过了道德底线。 在“望子成龙”这条“阳光大道”上,还有人费尽心思把孩子培养到了顶尖,进入清华求学,被很多资历平平的普通人羡慕,然而那些看起来圆满、快乐、幸福,举家欢庆的背后,其实真正快乐的只有父母。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像是握在手里的沙,越是握紧跑的越快。为人父母,不懂孩子的需求有多么可怕吗?
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乖巧、成绩好,性格开朗,是名副其实的“人中龙凤”,每回考试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考入清华不是问题。
然而就是这个从小被寄予厚望的“别人家的孩子”,却因为无法和母亲正常沟通,不被理解而得了抑郁症,崩溃到差点跳海。
宋倩有句话说的很对:孩子最终都会离开自己。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产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他们的梦想。
作为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去理解,去走进她的世界,而不是附加自己的意愿,逼迫孩子接受,成为你的傀儡。
“望子成龙”其实挺可怕的,因为通常情况下,这都是父母单方面的想法和期望,这种主观的思想反而让孩子感觉到压力,没法抗压的最终会选择伤害自己。对父母来说,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她真正想要什么,真的太重要了!
就如崩溃大哭的乔英子,她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自己的梦想,就为了变成大人眼中那个听话的“乖宝宝”,可是这样的她不快乐,她很压抑。
中国式父母的“呵护”有时候太过于细致,不管你到了多少岁,他们都会告诉你“饭要吃饱”“要穿暖和”“要怎么样”,他们关心很多表面的,或者说是适用于小孩子的需求,而忽略了像个成年人一样,和你的孩子交流,尤其当她有了自己的思想以后。
为什么说有出息的孩子,最后都离开了父母?其实说到底,能力越大的人,责任也越大。读书好的人,选择的机会更多,人生的可能性也更多,这样的人往往也好强,读书时拼命,工作后拼力,他们的一生都在努力中奋斗,因为越来越优秀,也会走的越来越远。
相反平凡的普通人,拥有朴实的满足,对工作对生活都没有太大的野心,这类人喜欢的生活大多安逸、相比在大城市的拼搏,小地方反而更适合他们。
还记得《都挺好》中的苏明哲,当年可是因为好成绩,去的美国读书,毕业后自然而然留在那里,找工作、成家。
要说他没出息吗?我觉得挺有出息的,毕竟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清华,还能够进入美国名校读书的人本身就凤毛麟角,当时全家人也是好好给他庆祝了一番,而妹妹苏明玉更是把大哥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有句话叫做“有失必有得”,对于父母而言,培育出优秀的孩子,就要接受他们越走越远的宿命。而同样,当一个孩子变成很多人的榜样后,他也需要更加努力,才能在这个位置上屹立不倒,不会被别人取代。
其实有时候,我还挺喜欢《小欢喜》中方一凡的个性,虽然读书成绩不好,但好歹很快乐,也很健康。是不是作为孩子而言,必须要成绩好才是真的优秀?其实我认为并不是,如果说一个人除了读书好,其他什么都不会,我个人反而觉得他是失败的。
因为生活很复杂,死读书除了会让你成为一个“书呆子”之外,不能为你解决任何问题,甚至于也有可能像剧中的丁一一样,找不到人生的乐趣,最终选择轻生来告别这个痛苦的世界。
有时候,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别总以成绩好坏来判断一个人,去发掘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也许这样,孩子才不会离你越来越远。人往往要到很久之后才会明白,我们竭尽所力把我们所能给的都给了孩子,可最后却发现,她反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这不仅仅只是空间的距离,还有心灵的距离。
"今日互动:你认为孩子必须要读书好才是有出息吗?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