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常说,小凯他们是真的听话懂事的,不乱来。桥头那棵大树,我再也没见到孩子们玩耍的身影了,这个村的孩子们都到哪儿去了?这里,可是我小时候玩耍的乐园。
一听到大伯的话,我就有点生气,就忍不住要反驳他。
“作为一个孩子,我宁愿他们不要那么听话,宁愿他能犯些小孩子本该犯的错误,能小调皮些,能小捣乱些,能自由地去试探任何有想法的事,能肆意哭,肆意笑,能放开双手,想干嘛,就去干嘛。”
大伯听我这样说,总是吹胡子瞪眼不理解,说那简直是胡闹,我就‘嘿嘿’笑。“我小时候这样咋不见你们说胡闹了。”“那时候不一样。”他解释的有点没底气。
想跟他讲明白道理,情与理的弯弯绕绕又太多,他就算听得进去,行动上也是跟不上的。他看不得的事,小心谨慎的事,根深蒂固。要改他老人家的毛病,估计比登天还难。
他那大嗓门一吼,小子们吓得连跑着都要立马减速,更别说蹦蹦跳跳到处蹿的事了,往往他们初生的一些念头,刚待跃跃欲试,就被老人们顽固地掐死在萌芽状态。
因此,我每次去,看到最多的,就是俩小子坐在沙发前的地上,安静地看电视了,活泼好动,自然就很难出现在他们身上了。
我是看不下去的,总要叫他们起来,好好坐着,或者赶他们出去,找邻家孩子玩去,他们懒洋洋地爬起来,或者也听我的话,出去溜达一圈,可没一刻钟就无精打采的回来了。
听闻小凯也去报了吉他班,我欲言又止。儿子说学吉他,并不要什么音乐天赋,是技术活,只要勤学苦练,都能学会。想想孩子们在乡下除了手机游戏,他们似乎再也找不到什么趣味来打发时间了,我也就只能多鼓励了。
堂弟兵离婚后,也指望用物质的满足来弥补孩子,这次,更是买了一把近两千元的吉他。
估计,他也兴奋的期待着,小凯能成为一个弹着吉他的阳光小子,似他自己小时一样,到哪都开心的像个小太阳。
小凯背着那琴,跑来跑去,也很像那回事儿。
兵那天在饭桌上和孩子交流学吉他的事,句句话都在戳小凯,只责怪他从来不在家练琴,学了那么久,还弹不出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他后去的都弹得好了,看来孩子的表现,离他当初的想象,有很大差距,他很是不满。
小孩子自尊心强,只把碗一放,转身独自躲角落里流起眼泪来,兵又更气了,又教训他回来把饭吃完。我叫他轻点声:“兴趣这东西不会撒谎,喜欢就算你不说,他也会沉迷着悄悄玩,不喜欢,所以才没动力去做。”
兵说,“我只想他能有一点点和别人不一样而已。”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似他一样,用这一个朴素的想法,去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大喜欢的东西。都说强扭的瓜不甜,徒劳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可是,在这帮闲散而无聊的乡村孩子身上,忙碌的父母,发掘力似乎显得很是苍白无力,只能盲目随了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让自己孩子去学什么,似乎就得了些自我慰藉,更能使孩子得多一点希望,我站他们的位置去想想,好像也找不出什么不对。
我去把哭泣的小凯拉到一边,试着跟他讲些道理;“是否真喜欢?不喜欢学就要大声说出来,不要为了取悦大人,而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的事,小孩子,该真诚的成长,听懂了吗?”
他点点头,似懂非懂,我把他拉到他爸面前,要他表达明白,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他看着他爸的怒火,不点头,也不敢摇头。
兵看着,很是气恼:“你不喜欢学,我就把吉他送给哥哥去,看你也只是懒而已,能做得了什么。”说完,他就直接气呼呼跑了。
心灵的孤舟,该去哪里寻得明亮的光?来指引前进的方向。他们只在自我的世界里,悄悄成长。每次去大伯家,孩子们就积极的倒茶搬凳子,有吃的,每人面前都问一遍,大人叫做什么事,他们会用最快的速度去,得到夸奖,他们就很是开心。但总是个个成绩很差,也都不愿意做作业,大人很是无奈,打骂也不能让他们很愿意拿起笔来,学习上的一种惰性,很是突出,这或许就是孩子消极对待吉他课的原因。
想玩,又看他们玩不出什么花样,只看到他就和弟弟打打闹闹,俩人一会儿打哭了,一会儿又夸张地笑,只为一句他们自认为好笑的话,我去问来,那笑话很是单调。
我注意到,邻家孩子偶尔也走过来,就似他俩兄弟走过去一样,很想一起玩,但似乎又很难插进这俩兄弟那没主题的游戏里;而小凯他们,也似乎很难进入到别的孩子游戏里去,偶尔玩一下子,也不见有多么快乐。
这个村的孩子,不是留守儿童,就是离异单亲,在这些隔代亲人相似的管教下,我只觉得他们似一个个孤岛。他们大多数时间只躲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这些奇怪的孩子们,使村子里总是很安静。
我问过邻家婶子,她说:“大一点就好了,”对此,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敏感了?是不是我想多了?
小凯妈在离开时,她只要小儿子小辉跟她走,五岁的小凯站在门边,紧紧拉着弟弟不撒手,满脸眼泪地望着妈妈,她把他的手强行掰开,面无表情地呵斥他,毫不犹豫带着小辉上车,我在旁边看的都出心理阴影了,但小凯倒是在以后的生活里依旧笑嘻嘻的,看似没什么要紧。
但我一直觉得,这就是他为什么那么懂事乖巧的原因。他被妈妈抛弃了,他害怕再被爸爸爷爷奶奶嫌弃。总觉得他的笑,他的眼神里,有一种很沉重的东西,压着我,致使我无法看到他眼睛里,那更多小孩本该有的天真。
事实上,我见到离婚对小小孩子的影响,在每个孩子身上所反应出来的都不同,因为个性本身也不同。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自卑懦弱、或直接叛逆,都有见过。
小凯所表现的一切,是比较特别的,他是那么温和,那么隐蔽,无声无息,全在他看似的乖巧懂事里,我一直觉得,我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小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