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的一个朋友,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十分的苦恼,在朋友家里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刚刚学会走路了,但是因为这个朋友要上班,就必须要把孩子交给婆婆来带,可是婆婆在一些教育方式的问题上,他是很不认同的。
比如说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由于摔跤了,这个时候婆婆就会假装很生气的敲打地板:"都是地板的错,奶奶打它,谁叫它把我的宝贝摔疼了。"当孩子碰到椅子上时弄疼了,婆婆又开始摔椅子。虽然十分能够理解奶奶对于孩子的这种爱,可是在教育方式上就会产生一定的问题,这就是在变相的让孩子们学会推卸责任。
这种担心是很正常的,它发生在很多家庭中,一些长辈带孩子往往都会存在这样的概念,尤其是本来因为自己犯错了,却还要把问题推卸在一些物品上,这就是充分的利用了孩子的"泛灵心理"。
何为泛灵心理?在瑞典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就认为:幼儿时期的孩子,尤其是3~4岁左右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特有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这是指孩子在这个时期都会把所有的物品视为有生命的,同时认为物品也是有意识的。如果大家细心的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还是会经常和一些玩具聊天,无论是布娃娃或者是机器人,因为在这个时期的宝宝们都会统一认为,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思想活动的。
小编家的孩子也是从小就喜欢抱着布娃娃睡觉,每次睡觉时还会和他说晚安,有一段时间为了能够让她戒掉这个毛病,就把洗干净了的布娃娃,故意放在了衣柜里,晚上睡觉的时候找不到了就开始哭,非要和布娃娃一起睡觉。
他们在心理上认为,是我不喜欢布娃娃,所以把他赶跑了,而本来这个物品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她显然就已经把这个布娃娃当成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
尤其是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假装一些游戏,或者是小孩子们在玩过家家的时候,对于人物的分工是很明确的,有的会扮演妈妈或者是有的来扮演护士。就会通过各种道具来完成他们对生命的想象,这种游戏无非是为了让孩子来提升自己的认知,以及情绪的发展。
泛灵心里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具有极强的想象力,他们会用自己的认知去理解这个世界,都会以自我为中心,试图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来赋予物品的思想。当他们在动物园看到一些小动物时,就会询问在身边的父母,小动物是不是也会和自己一样,每天都要上幼儿园,或者是有没有自己的小伙伴,他们之间会不会闹矛盾等等一系列的疑问。
这个时候也是父母们最好的教育和引导机会,通过模拟人物化的方式来给孩子们科普一些,他们并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在加油站给汽车加油时,还是会想知道为什么汽车要加油,我会告诉他,这个汽车就像是一个小孩一样,每天都要吃饭喝水来补充能量,如果不加油,它的肚子就会饿,也就不能够带我们回家。
如果大人用成年人的思维来给孩子们去解释一些问题的话,他们往往特别难以理解,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就要利用实施的心理特点来给他们讲解生活的各种问题,这也算是一种引导式的科普,并且也让他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容易很多。
环境越黑暗,越是容易引起泛灵心理我们家的孩子在5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分房睡了,在开始几天的新鲜劲过了之后,慢慢的在房间里就会感到害怕,晚上睡觉时也不敢关灯,必须陪着她睡着之后才能离开。后来我也有意的去问了他,为什么会感到害怕?"我感觉窗外有怪兽在后,总觉得自己的床底下像有什么东西,并且看到天花板上像是有一个人影,更害怕小偷从窗户里爬进来,把我抱走了。"
这些情绪都是因为泛灵心理的因素,而很多的父母也就会开始之前的去安慰他们,并且告诉他们家里很安全,根本就不会发生像想象中的那样事情,可能后来就会不耐烦的去给他们做解释:"有什么好怕的,根本就没有你们所说的怪兽,更加不会有小偷来家里把你抱住。"通常这样的解释只会让孩子们的恐惧再一次加深,所以说要学会巧妙的利用他们的心理来,缓解这种焦虑和恐惧。
当孩子有一定的恐惧情绪时,如果父母们毫不犹豫的去否定,只会间接的将这种恐惧的情绪再一次加深,所以说就会产生更为害怕的情绪,尤其是他们在睡觉时,如果看不到爸妈更为严重,所以,最开始之前要一定程度去肯定他们,去缓解这种害怕的感觉。
如何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来引导?在生活中千万不要盲目的利用泛灵事物来管小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用一些这样的话来吓唬孩子:"你再不听话,大灰狼晚上就会把你叼走。"孩子们现在仍然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尤其是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任何东西都可能会对他们造成十足的威胁,更别说是一些动物画片里面经常提到的恶人代表大灰狼了。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会更愿意去相信怪兽或者是一些仙女。认为他们有着很强的超能力,有一些神秘力量来帮助他们解释一些搞不懂的事情。所以经常利用这样的心理来教育孩子,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对孩子们心理上会造成巨大的压力,以及让他们产生恐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的去接触自己害怕的东西,当能够接受这些东西之后,他们的恐惧感会慢慢的消退,最后不再害怕,比如前一段时间,朋友送给我的一条小狗,可是孩子却感到非常的害怕,看到她就躲得远远的,后来我通过在网上,找到了有趣的小狗照片,还有一些互动的视频来给他看。
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一些父辈们往往非常善于利用孩子的泛灵心里,还是再次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选择推卸或者是逃避,不妨通过有效的指引,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比如当孩子不珍惜自己的玩具时,可以告诉他,如果这个变形金刚的胳膊受伤了,他就不能给别人送喜爱的糖果吃。
在翁格玛利效应上就这样说过,这是心理上是默认了某种心理暗示,他们会不断的往这种形象上去靠拢。也就是说孩子们对泛灵对象产生的同理心,这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要去保护这个对象,同样的道理,当孩子们对泛灵事物产生了害怕,家长千万不要去强化这种恐惧心理,让孩子们有一个更为负面的情绪。
但孩子还在处于幼儿成长期,一定要学会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不要让他们感到恐惧,或者是尽量减少在家中,讲一些恐怖的故事或者是看一些比较负面的电影,孩子们在说自己感到害怕时,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力量,只有在充满爱和陪伴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对这种恐惧才会慢慢的战胜,在今后也会有自信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上的各种困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