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的爷爷奶奶从国内来探访,期间真是帮了我们不少生活中的忙,但因为他们不了解孩子的需要,反而会“越带越累”。当然,爷爷奶奶本来就没有带娃的责任,能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的困难我们已经是满怀感激,所以在这里绝不是吐槽,而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理解孩子,其实才是轻松带娃的第一步!
一.关于干净
在大多数爷爷奶奶看来,干净卫生是带娃最重要的事,所以每天把地板擦了又擦,衣服洗了又洗,生怕孩子有一点不卫生。当然,卫生是很重要,只是在我看来,讲卫生不能变相成让孩子“不许动”。
因为不卫生,就不让孩子坐在地上,也看不得孩子钻来钻去;
因为会弄脏,就不让孩子自己吃饭;
因为不干净,就不允许孩子玩泥巴,踩脏水……
爷爷奶奶带孩子
可是,孩子哪有不爱这些的?这就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法啊!如果这点不能理解与改观的话,孩子怎么会“乖乖”服气?结果还不是一个叫一个闹,谁都不愿意妥协对方,这样带娃当然是累的。
懂孩子的办法:买一套能玩水玩泥巴的“防护衣”,让孩子玩这个天性里该有的东西,只要不伤害自己和伤害环境的,都可以被允许或者是“有要求的允许”。无非就是多换洗几次衣服,多洗手而已,但你能换来的是一两小时的孩子自主游戏时光!
玩泥巴
二 .关于自由和界限
每个人生来就是追求自由的,孩子也不例外。
可每当:孩子想自己洗手,不给!因为弄湿了;
孩子想光脚跑,不让!因为怕冷了;
孩子想自己装奶粉,不行!因为怕撒了;
孩子想去户外玩,又拦着不让,因为怕摔了……
也许这些都对,可是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那孩子怎么会不反抗?与其每天叫声连天的,还不如和孩子谈好限度和规则。其实,你给了她能自主的权利与规定范围内的自由,她也会感激的予以你被满足后的知足和遵守约定。
大多数孩子,只是需要你给他一点信任和时间与自由的权利,他们得到了就会尊重我们给予的责任和要求。与其和孩子“较劲”不如和孩子商量好这个自由下的“度”:只要不违反原则,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不可以破坏环境的行为,都可以给予“适度”自由。
比如喜欢玩水,那么就给她放进浴缸,让她好好体验;喜欢泥巴,那就选一个下雨天穿上雨靴和防护服让她体验个痛快;喜欢爬高爬低,那就在一边做好保护;喜欢光脚,那就把家里弄暖和防止着凉……其实没有孩子想做的事解决不了的,只有你愿不愿意去“妥协”孩子。
泥巴
三、关于活动
孩子平均一天至少需要2小时保持在运动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利于他们肢体的灵活性和身心健康。很多时候家长抱怨孩子“调皮捣蛋”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运动量”,特别是对运动需求大的孩子,如果没有给够孩子足够的“活动”还要责怪孩子“太好动”,真是冤枉了孩子。
大多数的父母要不是因为自己没有时间陪孩子“活动”;要不就是“管束太多,生怕”出危险“而限制了孩子的活动。其实对于孩子的运动,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也不需要像成人一样的”运动项目”,如果理解了这一点,那么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孩子的“运动”。
像我们家的“放养”方式就是让她爬楼梯(当然是在有保护的情况下),每天爬上爬下个几次,运动量也是不小。现在大一点了,他自己会“创造”一些运动方式,比如自己把几张高低不同的椅子连在一排,然后自己从一个爬到另一个再爬回来,看着她乐此不疲的“捣蛋”我反而落得轻松。还比如我们会把家里的硬纸箱子结合毯子让她玩“地道”游戏,放音乐时跟着律动跳舞也是她最喜欢的运动方式。
阳光好的下午,去户外公园里可以快乐的打发一下午的时间,只要你给予孩子足够的保护,关于潜在危险的提醒和指导以及简化游戏的方式,其实孩子天生有着自我保护的能力的。随着孩子的运动需要越来越大,懂孩子的方式是给予他们尝试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的同时,给予他们自由运动和探索的需求。
公园
总结
如果你足够用心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真的不是难事,只要你愿意放下自己对孩子的成见和理解,相信孩子和支持孩子。要知道:衣服脏了可以换,手脏了可以洗,物品坏了还可以修补,但人被影响了就难以更改。习惯和思维是无法被替代的。
没有什么是不被允许的,踩水,玩泥,爬高,钻洞……这些都是应该赋予孩子的权利,懂孩子的需要,才能给孩子最大限度的保护,那些善后工作,也是我们不得不承担的一部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