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看见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作者: 日期:2020/9/30 人气:2
"

文/格格斗

周末去朋友家做客,她家有个3岁的小男孩,开朗又大方。玩了一会儿,我拿出故事书准备给他讲,他一脸认真地跟我说:“阿姨,我现在在吃棒棒糖,不能听你讲故事”,于是孩子拿着糖跑开了。过了一会儿,小家伙跑过来,认真地告诉我:“阿姨,现在我可以听你讲故事了。”

我挺喜欢小男孩这样的个性,虽然我被“拒绝”了,但是我并没有觉得尴尬,反而是朋友和她老公,在面对孩子这样的表现时,总觉得难以接受和尴尬。

我挺困惑的,为什么好多父母对孩子这样的拒绝都难以接受呢?直到无意中看到了一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我才了解到这其中的原因:原来这一切并非孩子的问题,而是父母。

父母无法接受孩子对他们类似的拒绝,根本原因是因为:父母潜意识里把孩子当做了“物品”,没有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视孩子看为自己意志的延伸,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物”化了。

一件“物品”,当然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了,所以在面对孩子的主张和感受时,父母会表现得难以接受。就好比一个手机,你拿起它要打电话,可是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一会儿再打“,这时你第一反应肯定是把它送进修理厂去修理,你难以接受也根本不会在意这个手机的感受和想法。

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可还是在不知觉中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感受,《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是看见。看见孩子本身的存在。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童年遭遇,深度剖析了家长无意识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以及如何通过亲密的母婴关系来看见和疗愈这些伤害,使它不再殃及我们的下一代。

本书作者李雪,从事心理研究近10年,她的文字深刻、温暖而尖锐。她善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感性地表达出来,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称赞她:”李雪是少有的人才……当那么多所谓的学者,专家打着心理学的招牌胡说八道时,有李雪这样的人存在,真是一件令人安慰的事。”

做了母亲后,愈发觉得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必要性,而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我的孩子。正如李雪老师在书中所言:“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故事多一分理解,对孩子就会少一分评价和要求,多一分看见和疗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对我影响最深刻的3个点。育儿也是育自己,望养育的路上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看见”孩子:从倾听孩子的需求开始

作者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有一个很有钱的亲戚,亲戚总是给自己的女儿买很多漂亮衣服,其中不乏上千的童装,这些衣服塞满了柜子,穿都穿不完,但是这个亲戚却不舍得给孩子买2块钱一张的贴纸,面对孩子想要买贴纸的请求时,她总是说:“你已经有很多贴纸了,别买了”。

其实这个妈妈就是典型的“看不见”孩子的妈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这个妈妈小的时候,几乎得不到任何新衣服,父母常对她说:“女孩子不要打扮攀比,要专心学习”。

长大后她只好把对漂亮衣服的向往投射到女儿身上,通过给女儿买好多好多衣服,来弥补她童年里对漂亮衣服的匮乏和遗憾。于是她看不见女儿的真正需求,那些衣服都是给“童年的自己”买的,并不是女儿的真正需要,她女儿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张贴纸。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在日记里对妈妈写道:“我喜欢香蕉,可是你给了我一车的苹果,然后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对着全世界大喊:你倾其所有给我买了一车苹果,可我却没有一点感动,我真是铁石心肠不懂感恩!可是妈妈,我只是喜欢香蕉而已啊……“

所以,“如果你给予的,是你想要给孩子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那么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没有用。”

真正的爱是看见孩子,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和自己意志的延申,倾听孩子心声和欲求,如果我们总是站在“父母视角“缺乏平等和真挚的态度和他们相处,那我们就不会真正的”看见“孩子,“看不见”孩子,又谈何爱孩子?

所以,从倾听孩子的需求开始,去“看见”孩子吧,让爱流动起来。

父母可以不完美,但需要诚实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以下场景:

孩子:“妈妈,我想要买这个玩具车!”

妈妈:“你这孩子,家里有那么多车还买?多浪费钱啊!“

从超市购完物,回来的路上。

孩子:妈妈,我不想走路,有点累。

妈妈:你看我满手的东西,怎么抱你?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妈妈!

有太多的父母,不能直面自己的内心,当孩子提出需求时,企图通过批判孩子的要求来使自己“不买玩具,不抱孩子,”的拒绝行为合理化。这个时候父母通常会讲一大堆“你不能提这个要求!这个要求太过分!”

其实这样的父母就不够诚实,妈妈不给孩子买玩具车,或者不抱孩子,可以直接对孩子说:“我不想给你买,舍不得钱”或者直接告诉孩子“我看到了你的需求,但是妈妈很累需要休息”。父母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并诚实地对待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不诚实面对孩子,总是找各种借口批评孩子的需求不合理,孩子心理就会造成创伤,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从而会压抑、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面对外界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有可能成为什么都不敢表达、讨好、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老好人;另一方面可能会成为一个满腹怨气的人,认为周围的人都不愿意配合或者满足自己的人。

真相永远不会伤害任何人,如果父母是诚实的,孩子顶多会有些遗憾,但不会形成心理创伤。正如李雪老师在书中所言:“父母不需要完美,能力上不能满足孩子或心理不愿满足孩子,这都很正常,但需要诚实。”

不再做“痛苦式陪伴”的家长

作者在书中指出,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不停地挑剔、指挥孩子:比如:

孩子玩水,嫌浪费水;

孩子玩土,嫌弄脏衣服;

孩子自己吃饭,嫌吃的太慢;

孩子想吃肉,指挥孩子多吃青菜;

孩子开心地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让孩子先去洗手。

在这种“陪伴”下,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真正的陪伴孩子,不仅仅是和他在一起,更是要看见他的需要,倾听他的想法,关注他的成长,而不是一味想要去改变对方。正如作者李雪所言:“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那么怎么做到高品质的走心陪伴

1、 觉知头脑中的妄想。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妄想中是看不到真实的对方的。而当我们带着对“正确”的执着,和对别人的评判时,我们头脑中就已经是在“妄想”。所以当我们想要去改变、教育对方时,不妨问一下自己,“到底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捍卫我自认为的正确?”“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我这一刻有没有评判?”通过提问,来觉知头脑中的妄想。比如李雪老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她的课堂上,一位男生总是抢着发言,而且说话拖沓,挤压了其他同学的发言时间。她很想提醒这位男生,但是没过一会儿,她觉察到:自己已经对对方有了评判:这个家伙不考虑别人。这个评判就是“妄想”,放下妄想才是共情的开始。

2、试着站在对方角度,真正的共情

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试着感受对方现在的感受。比如孩子很喜欢的一只小猫死了,那孩子一定很悲伤,这时我们如果想真正陪伴孩子度过这个伤心时刻,就要把自己想象成对方,如果是我特别爱的一只猫死了,我会不会悲伤,孩子与猫朝夕相处,他一定会非常难过,这样就和孩子产生情感连接,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了孩子的悲伤,真正实现了共情。

3、 和对方交谈。 李雪老师特意强调:交谈的核心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以上面孩子失去猫那件事为例,告诉孩子:妈妈能理解并感受你的伤心,可爱的小猫没了,妈妈也很伤心。你如果特别难过就哭出来吧,妈妈陪着你。

《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正如青年作家刘娜说:“真正的爱,不是溺爱和骄纵,不是裹挟和控制,而是深爱自己而深爱孩子,看见孩子而看见自己。”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共勉~

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

标签:

上一篇: 家庭教育有法

经销商朋友:

您是否苦苦寻找好的药品?

作为一个医药产品经销商,当你为药品的同质化数量越来越严重,竞争

越来越激烈,市场越来越饱和而头痛时。

清阳多动宁胶囊作为一个几乎无同类产品竞争,市场空间巨大的药品,是不是您苦苦寻找的产品?

害怕投入不一定收获?

没关系,清阳多动宁胶囊严格受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纯中药胶囊制剂。


: 0371-63293388,

扫描二维码
: 184330264

河南灵佑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郑州市黄河路126号江山大厦

邮  编:450008

电  话:0371-63293388

传  真:0371-63718833

邮  箱:duodong123@163.com

多动症自测40题 儿童多动症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症状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菲尔普斯 多动症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孩子多动症特征 多动症改善 冲动型多动症治疗 多动症训练 多动症的危害 好动症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教育 多动症饮食 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不集中测试 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 小孩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 小孩子多动症表现 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多动症表现 小孩多动症怎么办 小孩多动症 好动症 小孩多动症的表现 什么是多动症 造成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儿童 多动症症状 孩子多动症 多动症一般在几岁 多动症检查项目有哪些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多动症的自我疗法 孩子多动症有哪些症状 多动症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得多动症 多动症家庭训练 孩子多动症的表现 小孩有点多动症 多动症是病吗 小孩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 5岁小儿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吧 多动症孩子 小孩子多动症 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多动症多少钱 多动症早期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几岁开始 多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如何判断多动症 孩子多动症症状 多动症孩子的特征 多动症几岁能确诊 多动症儿童的表现 多动症表现有哪些 多动症的药 孩子多动治疗 治疗孩子多动 多动如何治疗 多动治疗 儿童多动症的表现 多动症的症状 好动 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多动 小儿多动病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多动症如何治疗 儿童多动症怎样治疗 少儿多动症 儿童多动是怎么回事 孩子好动是多动症吗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好动症的小孩怎么治疗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表现 儿童多动障碍 幼儿多动 儿童多动训练 多动症自测40题 多动症医院 小孩好动 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治疗多动症 怎样判断孩子多动症 孩子厌食怎么办 小孩调皮好动 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状表现 多动孩子 孩子好动教育 小孩多动 孩子多动教育 小孩有多动症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