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的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小孩子在平时玩耍或者走路的过程中会突然摔倒了,基本我们父母都是快速的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也有一些父母是过去看一下孩子的情况,如果没摔到什么,没伤到的话就会鼓励孩子自己起来,那么到底孩子摔倒了要不要马上扶他起来,扶他起来,孩子当时是什么心理,对他又有什么影响,不扶他起来,孩子又是什么心理,对他又有什么影响。
之前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某个景区,一对中国夫妇和一对个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那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在旁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子都摔倒了,哭了起来。外国父母还在一旁边聊天,好像什么都没听到看到一样。中国父母急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了起来,并安慰起来。这对外国夫妇对中国父母的做法很不满的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他们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非常生气的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理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
扶:是我们想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不扶:是我们认孩子应该是勇敢坚强的。
那么扶与不扶孩子的心理需要又是什么呢,似乎这些孩子都决定不了,他们只能被动的接受父母的扶与不扶,他们的需求和情绪并没有被我们看见。我们执着的做着我们认为正确的父母应该做的事,却在不知不觉中与真实中的孩子脱节。正是因为发此,才会有人信誓旦旦地说:即使孩子摔倒大哭也不能扶,你可以在旁边耐心的等,和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这样说和这样做的父母初衷一定是好的,这个我相信。只是在孩子的心中,他感受到的是父母的耐心,温柔和爱,还是需要帮助而又无处获得的绝望呢?
还有一种情况。孩子一摔倒,父母就急忙扶起来,在加上一句,“臭石头,把我们的宝贝绊倒了,打你!烂地板,摔痛我们宝宝了,踩扁你”。这种情况,孩子不仅丧失了一次调整成长的机会,还学会了归罪于别人,为自己开脱,更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父母用“暴力”解决自己不满意的人和事的处理方法。
父母的过度保护,不仅给孩子在人际交往上误导方向,其实也是不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表现。你可曾看到孩子摔倒后自己从地上爬起来时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说实话,往往很多时候,还没等到我们做什么,他已经爬起来继续向前飞奔了。偶尔摔得厉害了,或者摔痛了,他会哼哼唧唧的伸手过来让我们抱,这时我们就要毫不犹豫的抱起他来,继而抚摸和安慰他。我想,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对于扶与不扶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唯一参考就是孩子当时的情绪和状态。
孩子摔倒后第一种需要:关心和爱
孩子摔倒后,必定会有疼痛感,这个时候他本能的就是找妈妈,想要妈妈按抚自己。如果妈妈看到了,马上抱他起来,给了他关心和爱。孩子内心会很满足,疼痛感仿佛没有那么强烈了。这个内心得到满足的孩子有了更多的力量继续探索世界,内心一直处在一种满足和快乐的心态。
反之,如果这时候妈妈不顾孩子的需求,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站起来,或者任由孩子哭泣。孩子的内心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怀疑父母是不是不爱他。当他们自己觉得缺爱后就会主动索爱,通过“哭泣。求抱”来赢得父母的关注。如果父母还是一副铁石心肠的模样呵诉或漠视他,不给矛他所需求的关心和爱,孩子下一步就会通过“不当行为”来试探父母,比如就地打滚,打人,丢东西等。这其实是孩子在告诉你,我需要安全感,需要爱。
孩子摔倒后第二种需要:自己的空间
很多时间孩子摔得并不严重,或者是即使很痛,但们的注意力却在别的事情上面,他根本就没把摔倒当回事。那么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就是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别人去关心他摔倒了这个事。对孩子放手,顺其自然,我知道,这对于每一个父母来说做起来都极不容易的。所以,有的妈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孩子摔倒后,不管孩子需不需要,首当其冲过去抱起,用无比悲伤的语气安慰孩子。一个妈妈看到自己3岁的孩子摔倒后又自己爬起来继续跑,就跑过去,一个劲的问,“宝宝,痛不痛?来,妈妈帮你揉揉,心痛死妈妈了,快来,妈妈抱抱。"孩子一心想要追泡泡,不耐烦的想要挣脱,而妈妈还沉浸在自导自演的悲情剧中不能自拔,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道枷锁。
可见,无论是出于关心和爱的需求,还是空间的需求。无论我们顺应他们的哪种需求,都不可能把孩子惯坏。事实上孩子不会因为父母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而被惯坏。那些被惯坏的孩子,都是长期被父母忽略了心理需求的孩子。父母因为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出于内疚,又通过物质产品和无原则的迁就来补偿。这样孩子长期处于心理饥渴中,学会了利用父母的内疚进行各种索取,这才有可能被惯坏。
对于孩子摔倒的问题上,因为担心孩子将来缺少独自面对伤害的机会。对其摔倒,一度使用”习惯性忽视“来应对。行为的背后,其实只是我们自己的恐惧在作崇。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独自面对伤害的时间很多。我们不怕孩子经历挫折,但是不需要刻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所以,面对孩子摔倒,父母正确的方式应该是:
只要你需要,我就在你的身边,不离不弃。
如果你不要,我就站在边上,选择放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