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幼儿园的课堂可以不在教室,而在田园?你又是否想过孩子们可以用戏剧的形式记录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知体验?在成都市新都区第一幼儿园马家分园,这一切都可以轻松实现。
一颗苹果树种子经过发芽、形成干枝、长出新叶、绽放花蕊,最终结出果实……看似平常却又神奇的树木生长过程,可以成为孩子们创作和表演的剧本,在融合了自然田园特色的剧本里,充满童趣的孩子们不断释放想象,创意表达。
创办新园,开启田园教学新篇章
2012年,新都区第一幼儿园马家分园(以下简称马家分园)的领办,翻开了该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篇章。马家分园地处农村,四周是广阔的田园,到处都有可挖掘的教育资源。自开园以来,马家分园就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们走进田园。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农村的幼儿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情感和城里的孩子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幼儿的教学道路,利用农村幼儿熟知的事物来延伸课程,让他们在感受城市信息的同时不忘农村的美好。”新都区第一幼儿园园长赵敏表示。
经过探索,马家分园相继完成与农村幼儿田园教学有关的课题研究,对田园资源的课程化开发也正式启动。
田园项目中的戏剧社团作为田园课程的重要部分,经历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戏剧社的幼儿走近田园,把教师提供的剧本在田园中进行表演;第二阶段,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将农村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第三阶段,在表演项目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班级之间的互动,进行全园表演,并利用广阔的田园场地,强化社区在表演中的作用,开始进行有社区参与的表演活动。
田园戏剧,引导幼儿想象与表达
马家分园的田园项目社团现已形成田园戏剧社,种植社、野战社、沙池社四个社团,其中戏剧社团以完成剧本创编和表演为目标,整合舞台背景、表演道具,且将创编角色迁移到田园的情境中。
在老师的鼓励和建议下,幼儿在项目社团戏剧活动中学习分工、合作、学习自我规划,尝试为自己的问题而探究,在探究中争论,在操作中思索。
在田园戏剧活动中,幼儿不再依赖老师,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比如田园戏剧社开展的源于川西民谣和农耕生活的“天老爷要下雨”的剧目排演,从音乐的选择、动作的编排、服装道具的准备、制作邀请卡、展板等,每一个模块都要幼儿的参加,幼儿不是被动教学,而是主动参与。
田园戏剧项目不再把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一方面让幼儿感受故事里人物角色的真善美,从而进行幼儿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们鼓励和辅助幼儿搜寻和选择有关戏剧角色的媒介材料,再基于幼儿对角色的理解,鼓励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等活动。比如当扮演虫子的角色时,将虫子的绘画粘在绿色的衣服上……
成果突出,充实农村教育新资源
“当下,农村家长常常认为优质教育只存在于城市。因此,农村家长没有重视身边环境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对幼儿优质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合理的价值判断,而田园戏剧项目的介入,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偏颇认识。”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邀请家长和社区观看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看到幼儿在语言、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多元发展,能切身感受到农村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随着田园戏剧教学的发展,马家分园不断推广成果,输出理念,其田园项目戏剧活动在多次在国际、国家等各级会议上做交流,获得专家同行的认可。
去年6月,该园教师杨李娜、王莹莹所提交的研究论文均被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选中,受到第70届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年会的邀请,在大会上用全英文进行个人论文交流;10月,新都一幼马家分园的大班户外戏剧活动获成都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展评二等奖;12月,该园四川省级重点课题《后现代视野下学前教育田园文化课程的实践建构》顺利开题……
在田园戏剧教学的道路上,马家分园还在不断探索与创新,如何让幼儿在田园戏剧活动中自主展现他们的语言、想法、思考与表达方式是马家分园永恒探究的课题。
"-标签: